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圣经旧约》的高级批评,是通过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方法,对《圣经》文本、写作日期、资料来源等进行界定,以辨别其客观历史价值.此项研究成果由德国学者朱利亚·韦尔豪森总其大成.他极大地挑战了《圣经·旧约》的权威性并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他对以色列古代史研究的影响直到今天不能消除.其所拥有的过人的学术洞察力和伟大的学术创见对于我国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圣经·旧约》的再次解读,提出三个问题,然后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寻找人生此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艳清  张燕楠 《理论界》2006,(4):184-185
本文在与“圣经”原型的对照中,作者从另一个视角分析了托马斯·哈代《卡斯特桥市长》中的主人公边克·亨察尔悲剧:人束缚于来自自我的弱点——嫉妒和野心。《圣经》作为西方文化遗产对西方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卡斯特桥市长》可视为圣经文化产物之一。对《旧约·撒母耳记》中扫罗与大卫的故事和《卡斯特桥市长》中亨察尔与伐尔伏雷故事比较研究,使我们不难看出人与自我的冲突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圣经·旧约》的再次解读,提出三个问题,然后从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寻找人生此在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君·吏·士-解读《史记·酷吏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酷吏列传》在整部《史记》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从表面上看,《酷吏列传》仅仅是关于十个酷吏的白描式的传记,而实际上它却是西汉鼎盛时期重要的政治思想史料。司马迁写作《酷吏列传》,不单是为了揭露酷吏们罄竹难书的罪行,更是在探究政治权力的制衡和约束。后人评论说:“一篇之中,感慨悲愤,汉廷用人之非与酷吏得报之惨,具见于此。此太史公悲世之书,所以致 ? ?垂诫之意,不独为十人立传也。”①《酷吏列传》反映了汉代君王、胥吏和士人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同时在对现实的激烈批判中寄托了司马迁对一种理想的政治体制的向往。   …  相似文献   

6.
张承平  万伟珊 《船山学刊》2002,(3):134-136,141
马丁·路德(MartinLuthet,1483--1546年)是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著名领袖、翻译家,他所翻译的《圣经》被誉为“第一部民众的《圣经》”,是西方翻译史上对民族语言的发展产生巨大而直接影响的第一部翻译作品。马丁·路德在翻译理论方面的观点主要有三,即:翻译必须采用民众的语言;翻译必须注重语法和意思的联系;翻译必须遵循七原则。其中,翻译的七原则指的是与翻译技巧有关的七条细则。玄奘(约600-664年),通称“三藏法师”,是中国唐代著名高僧、佛教学者和旅行家,也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四…  相似文献   

7.
佩里.安德森在《后现代性的起源》一书中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追溯,向读者展示了后现代主义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通过观念史与文化史的结合,安德森在《后现代性的起源》中展现了后现代主义观念下的社会基础。安德森是在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后现代主义研究的,他对詹姆逊的研究是高度推崇的。  相似文献   

8.
马丁·路德·金遇难地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当天举行大规模集会。孟菲斯市当天大雨如注,几百人冒雨游行,走完约1英里(1.609公里)路程,纪念这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据《珠江晚报》2008年4月6日报道)。4月6日新华网也以《呼唤平等与公正》为题点评了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最年轻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丁·路德·金遇刺40周年纪念日活动:“马丁·路德·金谈及梦想,朴实而真实:马丁·路德·金诉求平等和公正,普适而普世。”“他属于钧年前,也属于现在。”“他属于美国,也理应属于全世界。”“呼唤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富国与穷国之间平等和公正.当属延伸马丁·路德·金生前之梦想。”  相似文献   

9.
《诗经·大雅·韩奕》“北国”地理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经·大雅·韩奕》中的“梁山”应即《山海经》所说的“梁渠之山” ,即为朝鲜半岛的太白山脉。《诗经》中的“北国”所辖朝贡方国有北方的肃慎、秽人、良夷等。其中良夷可能即是朝鲜半岛的土著。《诗经》时代的韩国也并非只有一个 ,东北之韩即为位于朝鲜半岛的“箕子朝鲜” ,册封于成王时。《诗经·大雅·韩奕》记载了周宣王对韩侯结姻亲之好、行重封之礼、委方伯之任的重要史实 ,这对我们研究和理解宣王中兴与北土开拓的历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阿兰.霍灵赫斯特凭借其长篇同性恋小说《美丽线条》荣获2004年英国最高文学奖项曼布克小说奖。霍灵赫斯特和他的《美丽线条》是否当之无愧?我们通过简述《美丽线条》的故事梗概、霍灵赫斯特的背景以及英国、美国主要媒体的述评,可以对该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1.
向:先谈谈你2004年出的这两本书吧。我记得,《创世记》里的故事在《万象》杂志连载时,好像题为《尘土亚当》?  相似文献   

12.
张资平的小说创作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一方面对教会及教徒的阴暗面竭力揭露针砭,另一方面他又在其作品中努力弘扬着救赎、忏悔、宽恕等基督教思想,这似乎构成了张资平小说中的一种矛盾。张资平的小说创作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还表现在他在创作中对《圣经》教义的引用、对《圣经》典故的借用、受《圣经》构思的启迪等方面。张资平的小说创作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在文学创作中给后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詹艳 《理论界》2006,(6):157-158
自中世纪以来,《圣经》的影响在西方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西方文明的精神支柱,而且《圣经》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本文从《圣经》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及在世界文化发展中对西方哲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自1814年到1949年间,英国、美国、苏格兰三家圣经公会和中华圣经公会在中国销售各种《圣经》约三亿册,其中大部分是单行本。其阅读者既有基督徒,也有非基督徒。近代中国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人是如何理解《圣经》的呢?过去对这一问题研究甚少。笔者认为,按照对待《圣经》的态度可分为三类人群,即信奉者、虽不信奉但也不排斥者、坚决排斥者。除了基督徒将《圣经》视作信仰的准则外,非基督徒的一般民众对《圣经》的理解可分为四类,即将《圣经》视作异端邪说;将《圣经》的教训作为革命指南;将《圣经》作为丰富中国语言文学的范本;将《圣经》作为汲取人道主义的源泉。本文主要从非宗教信仰的角度探讨中国人对《圣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程建功 《船山学刊》2007,63(1):94-96
《易·大象》在《易传》中被公认为典型的儒家作品,其内容丰富而深刻,尤其是它所蕴含的伦理价值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以故我们从人生追求、自我修养、为政思想、明慎用刑等几个方面,对《易·大象》的伦理价值作一简要分析,同时兼及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新疆维吾尔古典文学和十二木卡姆学会主办,喀什地区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等10家单位协办的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诞辰100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于10月4-6日在丝路名城喀什隆重召开。来自新疆、北京、西安等地的各民族学者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提交论文162篇。本次研讨会得到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重视,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亲自主持开幕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在开幕式上讲话,他充分肯定了《突厥语大辞典》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回顾了党和政府对挖掘和整理我国少数民族遗产,包括对《突厥语大辞典》、《福乐智慧》等所做的大量工作,充分肯定了为此项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各位专家和学者的成绩,着重论述了《突厥语大辞典》研究工作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解读鲁迅《阿Q正传》、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和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指出三位作家创作三位愚者形象背后不同的理念、心态,剖析了鲁迅的启蒙意识、余华的人道意识和辛格的信仰意识,并在不同价值体系间进行比较和相互阐发,对原作有了进一步理解和洞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韦伯一生的学术都和他对国家的政治关怀结下不解之缘。他虽不是一名真正的政治家,但在政治方面有出色的贡献。本文着重以韦伯的《政治作为一种志业》的演讲为切入点集中诠释和论述其对青年的政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9.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4,25(1):11-17
《光明日报》的《理论周刊》,近年来在发挥原来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创新,形成了新的优势和特色,那就是理论前沿性,学术探索性。同时,在对于研究的研究和开展科学的学术批评等方面,也作出了切实而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米歇尔·韦维卡是法国中生代社会学家中代表人物之一,以研究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少数族群以及后共产主义等现象闻名,近来则从事多元文化、社会暴力等方面的研究。他主办《论争世界》(Le Monde de Débat)和《国际社会学集刊》(Cahiers Internationaux de Sociologi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