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实践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智慧以观念的形式内在于人并作用于实践过程,其中既凝结着体现价值取向的德性,又包含关于世界与人自身的知识经验,二者同时又渗入人的现实能力。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实践智慧融合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体现了说明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在制约和作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实践智慧既渗入了"应当做什么"的价值关切,也包含"应当如何做"的理性判断,既涉及"是什么",也关乎"怎样做"。基于"度"的观念,实践智慧一方面注重度量分界,另一方面又审时度势,由此沟通普遍的理论引导与具体的情境分析,从而展示了独特的方法论趋向。作为德性与能力的统一,实践智慧以实践主体的存在为本体论前提,内在于人并与人同在。可以看到,在实践智慧中,价值取向、知识经验、行动方式、存在规定彼此交融,形成为统一的观念性形态并凝结于实践主体,它在赋予智慧以实践品格的同时,又使实践获得了智慧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唐子江  王坤庆 《学术论坛》2012,35(5):182-18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世纪之交,我国出现一股以"新"作为标识和价值取向的教育改革浪潮,这是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也是世界力量中心转移、中国崛起在教育上的体现。为了应对这样的时代要求和挑战,我们有必要发起一场中国的"新教育运动"。为数众多的新教育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强对话交流和学习借鉴,中国的"新教育运动"出现是可以期待的。我们呼唤中国的"新教育运动"出现就是要致力于追求教育意义上的"中国世纪"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教育研究者是教育研究的主要构成要素,是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者和教育研究活动的推动力量,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扮演着理解文本的“读者”角色,阐释作为“读者”的教育研究者角色、内涵和素养对深入理解教育研究者群体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研究活动中,教育研究者的角色表现为突出主体创造的传统面向和走向关系思维的“读者”形象。解释学视域下教育研究者是教育研究活动的参与者,是教育文本的读者,是思考和解释的学习者。教育研究者的“读者”素养可以通过心理移情、语言表达、批判反思和视域融合等方式来提升。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43-248
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针对当时艺术素质教育的空白,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项目——"零点计划"。研究者们运用各种哲学和教育理论进行了大量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对艺术和人文科学等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发展至今天,艺术教育与其他自然科学并驾齐驱,音乐学科也成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学科。以研究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为主线,可以阐明美国"零点计划"艺术研究项目的教育理念与内容,进而分析其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自近代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以来,数代中国哲学家就共有一个理想,即创造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理论,并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进而产生重大的世界影响。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来说,现在需要做的更真实的工作是如何去寻求、建构、凝练当代哲学的中国元素,找到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为此,无论是对中国哲学史自身的研究还是要实现某种"创造性的转化",首先要有对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的主体自觉,更要有对研究者自身的主体自觉,而基于中国哲学自身特质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者来说也必然要求一种心灵的修养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吴刚  杨芳 《南京社会科学》2022,(4):135-142+160
近来,“元宇宙”相关理论和实践给教育的技术应用带来了新的希望,本研究梳理了四种元宇宙技术类型在教育中的运用,认为元宇宙借助物理和数字所创设的虚拟环境,对教育而言仍是一个基于工具性思维的传播应用模式,其根本缺陷在于只是强化了学习中信息输入的感知,无法获得整体的具身实践体验。而教育的主旨在于通过具身参与学会与世界共存,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教育与技术及物质环境的关系。本研究旨在倡导重视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物质转向”,强调关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身体实践,关注日常感官经验、关注使用工具的参与性活动,关注学校物质空间的构造意义。这些恰是教育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教育研究者当以研究为使命。而研究什么样的学术问题 ,以哪种价值取向为基础 ,则体现出教育研究者的责任感和人格的力量。选择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这不仅反映出学者独特的、敏锐的视角 ,更透露出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因为 ,作为有着强烈的现实使命感的学者 ,他是不会置轰轰烈烈上演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而不顾 ,而躲在与世隔绝的“金字塔”中研究一个个悬而未决的概念、命题。关注教育实践 ,并且以自身的理论创新 ,切实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 ,这贯穿于吴紫彦等主编的《教育蓝图———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渗透在每章…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是教育研究中一直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寻求两者之间沟通与融合的路径是多维的,其中,叙事研究可以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性中介。这主要缘于叙事研究具有把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功能,叙事研究也是中小学教师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切研究方法。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叙事研究时,应注意从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关注真实的生活体验,强化反思性,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转化与循环等方面努力,以达成构建起教育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知识生产与文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在大学里念书或教书,深知大学这种体制、这种组织形式,对于知识生产和文学教育的意义.近年来,作为一个文学教授,我花了好多时间关注教育问题.因为,在我看来,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制度建设,还是一个专门学科、一种思想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文本系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即便你只是想了解"什么是文学"或"怎么做文学",你也必须介入到关于教育的讨论里来.  相似文献   

10.
归纳、演绎和心理的逻辑是科学方法论原则所表征的科学理论生成的基本逻辑,它们以经验为核心,归纳、演绎证实或证伪科学理论,基于科学史对科学发展状况作出判断的模式,表征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具体科学方法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科学理论形成过程的"经验—分析"和综合演绎内在逻辑,是保证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教育科学工作者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各环节中应该遵循的思考问题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