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传佛教噶举派形成於公元十一世纪,最初只有两大传承。一个是以克珠琼波奈觉巴开始的香巴噶举。另一个是玛尔巴之再传弟子塔布拉杰所创始的塔布噶举。这两派传承虽然同原於印度的噶举派,但是到十五世纪时香巴噶举已经衰落,而塔布噶举则发展成四大八小的庞杂支系。其中噶玛噶举,蔡巴噶举、帕主噶举、跋绒噶举四派是塔布拉杰直接师传的,故称四大支、而其中的帕主噶举在1354年开始取代萨迦派掌握西藏地方政权达两个多世纪,成为西藏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大教派。其创始人帕木主巴多吉杰布  相似文献   

2.
香巴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教派之一,由凯珠·琼布乃觉创建.尼古玛、苏喀斯迪二人在该教派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派因其根本道场雄雄寺在"香"地,其教法以口耳方式相传,故称香巴噶举派.在该派的发展早期,曾出现过"七宝法统"的传承;其后,分裂成以香敦大师修建的甲寺、凯尊·循努珠修建的桑顶寺为标志的甲巴、桑顶两大世系.再之后,该教派又出现了以汤东杰布和觉囊·多罗那他为代表的两个较为重要的世系.香巴噶举派由于其始终未能掌握地方政权,也未能与地方势力之间建立适当的关系,其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衍生出诸多支系,再加之自身组织涣散,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实用的传承体系,因此,随着岁月的流逝,香巴噶举派走向了没落.  相似文献   

3.
正如后藏贵族昆氏家族 (’khon)的发达与藏传佛教教派萨迦派 (Sa -skyaschool)的崛起同步一样 ,西藏东部噶斯家族 (Ga -zi)是伴随着达隆派 (sTag -lungschool)的发展而兴起的。长期以来 ,噶斯家族和达隆派一直是卫藏地方和西藏东部的一支强大势力。在这篇短文中 ,我将主要探讨藏东噶斯家族的历史。达隆派属于噶举派大家庭中的一员。支派林立是噶举派的一大特点。虽然它们在其教法上基本一致 ,但这些支派之间不仅彼此独立 ,而且互相间时有冲突。塔波噶举派 (Dvags -pobKa’ -brgyud -pa…  相似文献   

4.
藏传佛教教派(三)噶举派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传承最为繁杂的支派之一。早期,噶举派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塔布噶举”系统,一是“香巴噶举”系统,后一系统(即香巴噶举系统)由琼波南交巴创立。该派在香地方广建寺院,招收门徒,积极宏扬密法,后一度得到很大发...  相似文献   

5.
噶举派是公元11—12世纪藏传佛教后弘时期发展起来的,属于新译密咒派。开始创立者先后有两人:一是穹布朗觉巴(公元990—1140),一是玛尔巴译师(1012—1197)。他们俩曾多次到过尼婆罗和印度等地,依止了很多名师,学习  相似文献   

6.
萨迦派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形成的一个重要教派.与西藏佛教的其它教派相比,它有许多独具的特点,其它暂且不论,仅在所重教义上它也有独到之处。宁玛派的教义重在“大圆满法”(vdsog chen);噶举派的教义重在“大手印法”(phyag rgya chen po,梵文为Mahamudra);格鲁派的教义重在“缘起自性空”;而萨迦派的教义则重在修明空无执生死涅槃无别之“道果”(lam vbras)见。对于其它各派的教法,国内外学者多有  相似文献   

7.
景颇族共分为五个支系,即景颇支系(又名大山支系)、载佤支系(又名小山支系)、勒期支系(又名茶山支系)、浪速支系(又名勒浪支系)、博洛支系(又名博拉支系)。这五个支系中的姓氏和名字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景颇支系和载佤支系属于同一类型,即有若干姓氏,有固定排行的名字。浪速、勒期、博洛三个支系属于另一类型,即实行父子连名制。  相似文献   

8.
噶举派是藏传佛教四大派别之一。“噶举”系藏语“”的译音,“噶()”为佛语之意,“举()”为传承之意,“噶举”即为传承佛语之意,是故称为噶举派。噶举派这个名称,清楚地揭示了该派的修习真谛,突出地表明了该派的传承特点,这就是该派特别着重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法的修习,而密法的修习又全靠师长口授、僧徒耳闻这种师徒口耳机传的方式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9.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支系繁多、分布广泛,多散居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区的丛山峻岭之中。其服饰特点鲜明辨识度高,既是识别族群的符号,又传承着悠久的历史和习俗。苗族各支系的服饰衣裳有百种之多,形成了支系间的区别差异。本文从苗族所处地域、氏族图腾、宗教巫术、民族迁徙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导致支系间服饰产生差异的缘由和因素;从先民思维、习俗礼仪、同化改革三个方面揭示出维系着苗族支系间服饰同根同源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0.
沙鲁(zha lu)位于日喀则东南,即古之所谓娘思兑(nyang stod)、娘思麻(nyang smad)地区,今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县夏鲁公社。元代,蒙古皇帝诏封乌思藏十三万户,沙鲁是其中之一,而且又与萨斯迦派世代结秦晋之好,成为后藏地区举足轻重的一个地方势力。元代西藏最著名的大学者布思端(Bu ston,今译布敦)大师曾为沙鲁寺住持,创立了一个独立于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斯迦派之外的新教派  相似文献   

11.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活佛“转世”,最早是由噶举派(白教)的噶玛噶举创始的。噶玛噶举的宗教领袖噶玛巴喜(公元1204—1283年)于1253年在绒域色堆地方见过元世祖忽必烈。1256年,他又在喀喇和林见到了元宪宗蒙哥皇帝。蒙哥赐他金边黑帽一顶,后世称为噶玛黑帽派。噶玛巴喜后来回到西藏,于1283年(元世祖至正二十年)死于楚布寺。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巴喜死后,于1284年“转世”,名昂迥多吉(公元1284—1339年),成为噶玛派(黑帽派)的第三  相似文献   

12.
还格吉 《民族学刊》2012,3(5):84-87,96
本文通过爬梳帝师日巴及其门徒的主要事迹,阐述了在囊谦王室的大力支持下,巴隆噶举派在玉树境内一度成为诸派之尊,并由此传播于世.但是,白利王的焚寺事件,使该派在玉树乃至其它藏区的发展势头渐显缓慢,从此在囊谦王室的政教关系层面,开始了与珠巴噶举派轮回更替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3.
由玛尔巴和米拉日巴等创立的藏传佛教噶举派,特别注重口耳相传的密法修习,且形成了众多的支派,影响很大,在元代就已经引起中央的注目。噶举派中最重要的支派之一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度,其子系的一支黑帽系的活佛转世制度影响深远,二世活佛噶玛拔希就曾受忽必烈与蒙哥的先后召见,虽然因与元帝忽必烈发生矛盾而遭放逐,但该派势力并未因此受影响,反而在明代达到极盛,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哈立麻入京受封大宝法王就是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直贡噶举派和直贡万户在西藏中世纪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萨迦派虽然依靠八思巴与忽必烈的特殊关系,在元朝的支持下,建立了萨迦派领导的西藏地方政权,但是,萨迦派的宗教影响及政治控制,并没有能够遍及全藏。元初在卫藏建立十三万户,萨迦实际能控制者仅为夏鲁、曲弥、拉堆洛、拉堆绛四个万户,即今年楚河流域到昂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安多藏区寺院林立,现存藏传佛教寺院以清代寺院为主,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觉囊派等.寺院类型也较为复杂,有一般性寺院,也有形成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寺院.形成过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信众通常结成牢固的供施关系,在“供”与“施”的交换模式中将社会生活编制在一张无形的权力文化网络中,对所在地区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传统民族服饰往往是识别民族的直观的重要的外部标志,被称作“族徽”。由于许多少数民族内部支系繁多,服饰各异,所以全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从总体上看,约有数百种之多。为了便于把握,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南、北两大类:北方包括蒙古、满、朝鲜、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裕固、东乡、保  相似文献   

17.
噶举派在本体论上坚持万法缘起、空无自性的佛学思想,主张众生具有清净的如来法身,夸大心识之作用。明宝双融、身心不二是本门派最有特色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风格有简、有繁、有俏丽、有古朴。然而居住南岭地区湘粤桂三省(区)的瑶族,其传统服饰却很难简单地用简约或繁复、俏丽或古朴来概括。  南岭地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体气候和复杂地貌,以及瑶民散居各处的生活特点,造成了瑶族支系复杂和服饰风格的繁多,甚至,同一支系各地村寨的服饰也有所不同。  湖南江永、江华,广西富川、恭城等瑶族妇女的服饰,多用蓝靛染成的藏青色或宝蓝色土布制成,俗称“家织布衣”。上穿钉布扣右衽开襟或对襟衣衫,下着…  相似文献   

19.
《百苗图》——苗族的历史画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是古老的,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百”是概数,含多之意,并不是指有百幅苗族画图,也不是指有百支苗族。《百苗图》形象再现了苗族支系繁多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由于历史的原因,苗族在古代受压深重,迁徙频繁,分布面广,支系繁杂,发展极不  相似文献   

20.
始建于1464年的贡嘎寺不仅是西藏著名教派萨迦派晚期密教支系贡嘎派的中心,殿内的壁画也是西藏绘画三大流派之一的钦孜画派唯一现存的真迹。该寺因此在西藏的宗教史和艺术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术界虽然对该寺多有研究,但对集会大殿回廊两套《如意藤》壁画作品的成因及其分布、内容、年代和风格等语焉不详。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文献,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基本梳理出这一成因的大致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