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社会进步视野中的“两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型社会"与社会进步是辩证统一的.从社会进步视角考究"两型社会",它是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追求目标和保障机制."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进步具有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如何把"两型"社会理念落实到特定的城市空间上,是目前构建"两型"社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建设中心示范区,是探索建设"两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与实现机制.中心示范区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一体化建设两大设计理念,初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保障体系,待取得一定实效后再全面展开,并将经验加以提炼推广,可为全国的改革提供示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两型社会”的文化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会是人生存的家园,文化生态是人在融合了生态智慧的自我构建和社会构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存状态.文化生态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社会的转型,而"两型社会"建设是社会转型的体现,对"两型社会"进行文化生态学思考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关注的课题."两型社会"建设实际上就是文化生态建设,文化生态与"两型社会"是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良好的文化生态为"两型社会"的构建提供着丰富的资源给养,"两型社会"建设促进了文化生态的繁荣与发展,文化生态的繁荣与发展使"两型社会"得以实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仅仅依靠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四川能源开发利用面临诸多问题,寻其突破点,着眼四川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对策分析:从可持续发展观的高度认识"两型社会"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为"两型社会"建设中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攻克关键技术,实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我国整体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讨论"两型社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两型社会"和文化创意产业都是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时代大课题中的应有之意,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内生型产业和"无烟工业".构成了"两型社会"理念在技术操作层面的实现和延展.同时,"两型社会"建设理念的完善又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综合性社会平台.  相似文献   

6.
"两型社会"下湖南新农村的景观规划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乡村景观规划是未来我国乡村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景观设计学的理论指导"两型社会"下新农村建设的景观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地方特色,传承历史文化,维护草根信仰体系,推进新农村村庄景观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法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制度安排和保障,是所有制度中最为重要、稳定且权威的制度.法制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法制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应有之义.针对湖南当前所面临的立法供应不足、行政执法乏力、司法保护软弱以及法制文化落后等主要法制问题,文章明确了法制创新的基本路径,即:以现代法治理念为思想武装,发挥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和完善政府行政执法职能,加大司法改革力度,以期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最终实现法制创新对"两型社会"的切实保障和积极促进.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两型校园"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高校"两型校园"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时刻影响着"两型校园"建设的进度和成效.对高校"两型校园"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和整体内在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校"两型校园"建设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利用、环境建设、校园文化三大部分,其中资源利用是基础、环境建设是关键、校园文化是保障.  相似文献   

9.
两型社会建设与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株潭地区的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建立起以"两型产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通过实施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优化城市群间产业布局等措施实现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并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两型"社会与发展低碳经济都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中的系统工程,我们应促进他们并轨发展。通过分析它们在终极目标、内在要求、实施手段上的协同一致性,探索了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了建设"两型"社会和低碳经济并轨发展的实现途径,并考究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蓬勃发展的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丛然选择,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城市的持续发展;用三大定位构建"两型"社会的战略框架;创新经济增长模式,实现新型工业化;创新管理方式,用绿色技术和法规促进"两型"社会建设.建设生态城市,构建"两型"社会,是长株潭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和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起步阶段的巨大成就集中体现在城区,发展"两型"农村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城乡一体化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突破口。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探索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工作重心和保障措施,并总结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典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绿色经济发展的长株潭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形式和形象概括,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试点地区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最前沿,其产业结构的提升与绿色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和长株潭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长株潭绿色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式,明确产业重点、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以下简称"长珠潭")两型社会建设面临高耗能产业和规模企业所占比重很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生态环境面临压力巨大、城市化水平偏低、典型和顽固的"行政区经济"等问题.文章分析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狭隘目标指向、现行的社会构成形式、建设主体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提出应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构建其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建设的三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度挖掘两型社会建设的价值与内涵,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伦理角度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价值原则是代际公正,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两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内在统一的。从理论上来看,两者的内涵、本质是统一的。建设"两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从实践上来看,4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探索过程,为实现并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现实基础。随着"十二五"时期的深入推进,我们要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工程中出现的资源短缺与生态失衡等问题,湖南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最大限度上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共同所存在的矛盾加以缓解,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两型社会"建设过程的主体因素主要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湖南"两型社会"的建设主要是对城市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推进“两型社会”试验区法治进境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需要正确认识"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与法治的关系,积极探索推进"两型社会"试验区法治的进境,并在法治进境中要注重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以利发挥法治的规范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立法之完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设两型社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现实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法制建设是两型社会成功的保证,而立法是法制建设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重新审视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现状,并对环境法中有悖于两型社会的地方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重视和加强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是适应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高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两型社会"背景下高职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可从加强创业意识培养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创业能力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相结合,创业教育氛围营造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相结合,创业教育师资培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等四个方面来加强高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提高高职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