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3,(5):52-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西部乡土小说创作中,作家更多关注乡村社会中邻里关系的书写:和睦互助和友爱谦让的传统邻里情怀;当代社会发展中邻里风情日趋淡化现象;乡邻间矛盾的激化,相互欺侮、因思想狭隘而产生嫉妒,导致人异化的仇富心理。作家从乡村社会生活的积淀中发掘人的伦理道德美,体现出西部作家文学创作的道德使命感,努力建构互尊相助、互敬互让的现代邻里伦理观。  相似文献   

2.
个体独立意识的增强、社区居住环境的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社区资源与利益的交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邻里关系,邻里间呈现出邻里关注窄化、邻里互动不畅、邻里交往次级、邻里纠纷频发的交往困境,新邻里关系亟需建立。文章援引社会工作中的有益成分,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建议通过弘扬传统睦邻文化、盘活社区活力资源地、搭建邻里圈社区信息平台、参与第三方社区矛盾调解、挖掘并培育社区居民的方式为社区加温,以期改善社区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3.
贡朝毅 《社区》2012,(21):33
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传统认知基于亲密的邻里关系,过去街坊邻居声息相闻,互相熟悉,但在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可不容易。如何让邻里之间增进信任、互帮互助?其实办法有很多——针对困难群体发挥志愿机制的作用怎样使社区内的困难群体生活在温馨的环境中,是完善邻里沟通机制和做好社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社区可以把工作重点定位在面向高龄老人、残疾人、困难户的关照与服务上,号召居民串邻里门、帮邻里忙,努力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  相似文献   

4.
周一海 《社区》2014,(9):32-33
楼上住户将阳台封闭起来养乌龟,因水龙头接头漏水导致楼下的房间成了“水帘洞”,让原本礼尚往来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空调外机滴水影响楼下住户休息,物业管家苦劝并贴出通告呼吁大家相互理解,搞好邻里关系…一最近,发生在广西南宁市半山雅居小区一些楼上楼下邻里之间的不喻快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六朝邻里关系中鼓励进取、促人向善的社会价值观普遍左右着人们的思维。乡邻重视社会舆论对士人的评价,才学之士受到尊重,有的人因此进入政坛。邻里对贪财之人都很鄙夷,有才而无德的人受到乡邻的轻视。因倡导以孝治天下,有孝行的人受到邻里和官府的广泛关注。邻里之间以和睦相处为主流,体现为邻里之间相互帮扶,共渡难关。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邻里中有号召力的人,能够率领乡邻抗敌自卫。官府也为强化邻里关系起了重要的作用。邻里之间的不和谐表现为欺压良善、相互仇杀等。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居住格局随着经济的发展被打破,现代住区取而代之成为城市人聚居的主要场所。邻里来往是一种人际交往,也是一种情感交换。在现代住区里,邻里关系越来越冷漠,不仅影响了个人生活质量,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障碍。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分析现代住区邻里关系冷漠的原因、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重构和谐邻里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朱历平 《社区》2004,(14):18-19
不知从何时起,现代都市的邻里关系日益冷漠,高楼大厦的商品房也成为现代人“老死不相往来”的蜗居。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举办了加强居民沟通、融洽邻里关系的“邻里节”。街道通过在各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睦邻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到“邻里节”活动中来,营造了一个温馨、美好的社区生活氛围。让邻里走到一起来 朝晖苑8幢3单元的12户居民本来互不相识,大伙进进出出,形同陌路人。“邻里节”期间,罗北社区积极组织该单元住户开展了一次“邻里节亲情茶话  相似文献   

8.
汉代统治阶级对于邻里关系重视有加。其表现方式既有邻里间的相互帮助、相互理解,还有在危难之时的慷慨解囊、扶危济困。邻里之间亦有相互侮辱、彼此争斗甚而兵刃相见的现象,更有一些人因种种原因而不愿意与邻居往来。邻里关系较多地反映了传统的小农意识。  相似文献   

9.
北魏中央政府规范邻里关系的政策为三长制,“三长”在邻里关系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邻里之间既有和睦相处、彼此照应的关系,也有仗势欺人的现象,而品德高尚的人对社会基层的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北魏特殊的社会风俗,使邻里之间在丧葬、婚姻等方面也呈现出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的睦邻和家伦理思想主要有"家和则福自生";睦邻济贫,家运必盛等内容.针对现代淡化而松散的邻里关系,曾国藩的邻里观对现代人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大庆 《社区》2014,(22):53-53
退休后社区工作者找上门,请我担任楼长,为居民义务做些工作,我自然义不容辞。当楼长后,我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办“楼道文化”。现在的小区虽然居住条件改善了,但邻里关系却退步了。以前大家住一条巷道或几家居住在一个大杂院,天天串门,互相照应,非常融洽。而现在,一进家,防盗门一关,邻里之间没有交往,即便碰在一起也未必认识。邻里关系的冷淡直接影响到邻里的和谐。但是打破邻里之间冷淡的坚冰,消除邻里之间因缺乏交流而产生的矛盾,未尝不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  相似文献   

12.
邻里关系是一种相当重要的地缘关系。一群来自四川的外来移民在迁居至油岗村后,努力的适应当地生活,试图同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因征地补偿而起的“转折事件”发生后,这些四川外来移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进而在全村范围内,一种超越各个自然湾的“超邻里”的邻里关系得以发生和建构。  相似文献   

13.
如今,在我们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里,邻里之间真成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陌路人。不往来倒罢了,邻里之间常因堵塞管道、房屋滴水等小事发生纠纷,一些人动辄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我们常常收到一些老同志来信诉说苦衷。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本期特将《如何与邻里相处》一稿奉献给老年读者,希望对大家处理邻里关系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在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有一则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创立推广‘邻里节’”的提案,引起了社会(社区)的广泛关注。人大代表王全杰认为,人是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邻里关系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5.
佚名 《社区》2009,(12)
邻里关系,居民自己相处是关键,社区要是能够参与进来撮合撮合,有时候也能达到好的效果。以下是本刊节选的几个社区睦邻小做法:邻里赛厨艺:4月初,北京市海淀区举办社区厨艺大赛,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都市的不断扩展,中国新城建设也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新城住区中邻里交往淡化的问题也开始凸显。文章以中国大都市郊区新城这一特殊城市地域的居民为主要对象,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研究新城住区邻里交往的状况和影响因素,并探讨改善新城社区邻里关系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新城居民的邻里交往水平和他们的收入水平、在新城的居住时间以及对于新城居住环境状况显著相关;增加居民对新城空间的认知、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和交往空间可以很好地促进新城住区居民的邻里交往。  相似文献   

17.
贡朝毅 《社区》2012,(31):33-33
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传统认知基于亲密的邻里关系,过去街坊邻居声息相闻,互相熟悉,但在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可不容易。如何让邻里之间增进信任、互帮互助?其实办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邻里之间以礼相待,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当代城市,钢筋水泥墙、防盗门却疏远了邻里间的距离,邻居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冷淡,相邻多年不相识、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十分普遍。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医治城市邻里间的“冷漠症”,构建和睦温馨、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值得关注。本期“找回失落的邻里温情”试图在这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楼上楼下     
余毛毛 《社区》2011,(16):49-50
在邻里中,联系最紧密、关系最微妙的是楼上楼下邻居。如果你正冥思苦想写策划方案,楼上的地板却咚咚作响,每一声就仿佛踩在你的心上,你怎么办?如果你正欢声笑语在阳台上招呼亲朋好友,楼上却滴下豆大的"雨水",抬头一看,头顶是一个黑乎乎的拖把,你怎么办?同样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有些人处理得不好,邻里关系冷如霜,而有些人处理得当,邻里关系如至亲。其实,邻里关系只要用心跟对方沟通,就没有什么矛盾了。楼上楼下之间的情谊正是在一点一滴的琐事中凝聚而成。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怀,是处理好邻里关系的法宝。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案例,体会如何处理好楼上楼下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住惯了平房或者“筒子楼”的人,在搬进新的高档住宅以后往往有一种“失落感”,因为他们再也感受不到大杂院的那种浓浓的、温馨的邻里亲情。商品楼的生活,基本可以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来形容,“不起冲突不往来”也是常见的现象之一。但在广州一些较大的楼盘里,一种以网络为纽带,以楼盘论坛为基地的新邻里关系,有力地驳斥了“商品楼缺乏邻里温情”的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