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小芳 《唐都学刊》2003,19(2):101-104
“中的哲学”思想是阎锡山统治山西的根本指导思想 ,它有四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一、自存自固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二、不偏不倚 ,保持中立 ,见风使舵 ,从中渔利 ;三、制造矛盾 ,利用矛盾 ,巩固统治 ;四、追附形势 ,标新立异 ,独立特群 ,彰显个性。这些特点在山西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尤其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东方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提出“东方现代化”这问题,是因为在过去若干个世纪中,现代化几乎与“东方社会”无缘。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在很多人看来,“东方现代化”是否可能,是一个只能“悬置”的问题。起初“东方”还只是一个地理和文化的概念,而“西方”社会是从古希腊、罗马文明发展而来。在中世纪时代,地中海曾被看做世界的“西方”,中世纪以后,  相似文献   

3.
回到历史     
自80年代以来,史学界不时见到“回到乾嘉时代”、“回到马克思”等之类的说法。所谓“回到乾嘉时代”主要是指一种做法、态度、精神、功夫;所谓“回到马克思”主要是指一种观点、立场、方法。我们不能说这些口号不好,而只能说它们无意义。因为它们都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我们在新时期所遇到的各种史学问题。历史学要想摆脱困境,关键不是如何回到过去的某种“做法”,或以前的某种“观点”,而是回到历史本身。历史本身就是现实。只有回到历史,历史学才能去思考现实。历史作为现实,永远是一种有待实现的生活境遇。所以,回到历史也就是走向历史。但走向历史并不意味着历史就在未来,这正像回到历史并不意味着历史就在过去。走向历史,实际上就是更深地返回现实,就是回到现实的更深处,就是从现实的这一种可能走向现实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作为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当前工人阶级中新的有机组成部分(谢建社,2005),虽然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出现“市民化”以及“常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殷启翠  翟志  许琳 《学术交流》2012,(7):203-206
中国共产党与晋系阎锡山的抗日统战关系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统战工作的一个成功典型。本文从抗战时期中共与晋系统战工作特别是中共实施正确的统战方针、政策以及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入手,深入分析了这一统战关系的时代背景、突出特点和历史意义,认为从对立走向合作,在合作中存在斗争,是中共与晋系统战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共与晋系统战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双方的合作对支援华北抗战乃至夺取全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黄禹康 《东西南北》2014,(10):76-77
伯父黄秀善离家60多年杳无音信,家里人都以为他老人家早不在人世了。可没想到年已80多岁高龄的伯父于2005年9月竟奇迹般地从台湾回到了老家。伯父17岁被抓丁到了国民党部队,转战南北,许多人血染沙场,九死一生,伯父却因做得一手好饭菜,被阎锡山某部选做伙夫,后被阎锡山看上留做厨师。在伯父的叙说中,我了解了一些关于阎锡山败走台湾后的轶事.  相似文献   

7.
清伟 《东西南北》2009,(11):55-55
大家可能认为“城管”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新兴事物,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城管这类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8.
当代哲学意识中的价值问题赖金良价值思考的历史与人类意识的历史一样长久。但以往的思想家由于未能把各种具体的、特殊的价值现象归属于一个共同的“族类”,即未能形成具有普遍概括性的哲学价值范畴或一般价值概念,他们还不可能对价值问题作出总体的、一般的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牛李党争”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著名的事件。多少年来,学术界对于“牛李党争”的研究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或认识,其中不乏存在对立或分岐,从扬李抑牛,到扬牛抑李,所谓聚讼千古,莫衷一是。无论人们对“牛李党争”持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10.
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在北京,从远古“北京人”、“山顶洞人”的采集、捕猎及熟食开始,直至现代北京人复杂多样的饮食习惯,北京饮食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北京人的主食“主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史前无所谓主、副食之...  相似文献   

11.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这是潘润涵、林承节新著的《世界近代史》中提出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应该说是一个传统的说法,但它所挑起的问题,再次引起我们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世界通史的构架这类世界历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话题的思考。由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20世纪60、70年代通行于全国的《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中称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衰亡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哲学史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即一些最古老的哲学概念与问题往往具有永久的魅力。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就是这样一个讨论既久而常新的问题。在以往的哲学家那里,自然和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而各有其特征的世界。“自然”是必然王国,“历史”是自由王国,自然观和历史观之...  相似文献   

13.
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人们通常从中国国家历史的角度来评价戊戌维新的重要意义,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城市历史的角度”来看,戊戌维新也有其重要的地方历史意义。由于维新运动的起源和主要过程与北京城紧密相联,而且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会馆组织是...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近现代史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四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现代史中传统与现代化的四重关系乔清举把“传统”和“现代化”还原到历史过程就会发现,所谓“传统”,是近代以前的历史过程;而所谓现代化,其实是近代化,二者在英文里本来是一个词(modernization)。“传统”与“现代化”在西欧和东方有不同的关...  相似文献   

15.
放眼世界,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新判断复旦大学博士生汪俊昌周成名(上海200433)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从来就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突发奇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6.
论尼采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尼采对历史研究轻蔑评判的表层语辞下,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哲学观念。这一切是以他对兰克学派浓烈的怀疑情绪为起点的。尼采历史哲学的思路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对“上帝已死”和人的选择力、创造力的论述,阐明历史活动的非决定性倾向;第二,探讨并确认历史过程的相对性和历史认识的相对性;第三,强调社会的进化过程是非机械的“变化”与进化目的的“同一”。尼采富有诗性的历史哲学话语,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它是历史观念从19世纪走向20世纪的一个重要转折。  相似文献   

17.
在本世纪历史科学的发展中,法国年鉴学派占有重要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代历史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向。20世纪作为一个科技革命的时代,现代科学的空前发展对古老的人文科学——历史学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前苏联历史学家巴尔格所说:“现代科学不是孤立地而是在科学体系中发展的,这就是说,体系之中的某个环节发生的认识大变动,在其余的所有环节上是不可能不留丝毫痕迹的。”①因此,对于在科技革命的时代,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演进作以分析和研究,对认识和解决我国历史学转型时期所遇到的观念、理论以及方法的现代化问题,必然…  相似文献   

18.
《罗斯法典》既是古罗斯的一部法律文献,又是它的一座历史丰碑。俄国杰出的历史学家瓦·奥·克柳切夫斯基曾把《罗斯法典》比作“一面好的但是碎了的镜子呗。无论它“破碎”与否,都是当时社会的反映。当然,这种反映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也可能不够完整,不够全面,但如果能加以深入分析,是不难窥出当时社会的基本梗概。为此研究《罗斯法典》产生的社会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关于《罗斯法典》的版本,是研究《罗斯法典》首先必须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典财产生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所以版本问题也很复杂。《罗斯法典》最初并不…  相似文献   

19.
一、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马克思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生产实践为基础,从对劳动分析中,解开了历史之谜。阐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社会历史的物质根源和普遍规律,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理论基础。l、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规律是社会现象或社会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联系。”①毛泽东也指出:社会规律“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任何力量都是扭转不过来的。”(罗显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相似文献   

20.
何休历史哲学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历史哲学理论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主导形态。何休作为东汉时期最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他关于历史发展的特征、规律之认识同样系统而深刻,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在于将《公羊》“张三世”说与“通三统”观点加以新的整合与融会,首次提出了以“衰乱——升平——太平”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发展模式,强调“大一统”“夷夏一体”、“天下远近小大若一”为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从而使儒家的历史哲学理论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