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贞元 《社科纵横》2010,25(5):53-55
社会主义中国六十年,初步建成"小康社会",成功渡过"制度效用期",是一个伟大成功。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时间上看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国家,因为六十年仅是中国历史上9个古代王朝延续时间的1/6弱,是当今世界4个列强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建国后延续时间的1/4强;从经济地位上看,现在还不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辩证看待"六十年"。  相似文献   

2.
邵乐韵 《东西南北》2011,(16):14-15
"英拉·西那瓦"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字,维基百科上也没有相应的条目,稍微了解点的人顶多说,"哦,他信的妹妹"。7月3日,泰国大选落幕,英拉率领的反对党为泰党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为泰党囊括了国会500个议席中的265席,执政民主党仅获160席——人们才恍然,这个泰国前总理的美女小妹就要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了!  相似文献   

3.
陈永庆 《唐都学刊》2011,27(5):97-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运动式"反腐、法制反腐、惩治和预防并举三个历史阶段,使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就,留下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反腐败斗争轨迹。研究探析既往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国反腐败斗争在未来新的阶段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刘丽 《社科纵横》2011,(11):15-16
胡锦涛"七一讲话"讲述了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三件大事,赞颂了三代领导集体的丰功伟绩,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理论是历史的魂,历史是理论的根,创造历史的是人,胡总书记的讲话,从历史、理论、任务三个方面,立体地、全面地、深刻地总结了我党9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渠作为人工开凿的水道,一直是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然而,近千年来,在"水到渠成"的理解与释义上一直存在误读或歧解,相应地也波及了对于"渠"义的正确理解。"水到渠成"的正确诠释应为"在人工开凿渠槽的基础上,成功地引入外部水源,形成水流场面。比喻条件具备之后,事情顺利成功。""水到渠成"所涉各类中外文辞书在释义上亟待明确或纠正。  相似文献   

6.
李绿江 《创新》2009,(7):20-20
南宁有1680多年的历史,人文积淀十分丰厚。但如今的南宁人,只要一谈起南宁的历史文化,就会多少有点生涩,似乎在这方面缺少谈资。现在,这个遗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弥补———由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撰的《南宁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近日已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的出版,从多重角度全面地诠释了南宁的"前世今生",  相似文献   

7.
李跃忠  许小主 《创新》2010,4(1):120-122
在影戏起源、形成的问题上,不少学者都持"一源论",即认为影戏是发源于"一地",是由某一种艺术形式发展演变而来的。事实上,通过考察中国影戏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影响影戏形成的艺术源头不是单一的,而是有很多种艺术形式,是多种艺术形式"合力"作用的结果;其发源地也不只"一点",而有多个地方。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总是与马克思主义观紧密相连;从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研究的意义至少表现在学术、理论和实践三个层面。"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应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现实与文本相联系、个别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民政部:着力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相似文献   

10.
刘咏清 《社科纵横》2012,(10):119-120
人类"轴心时代"的楚文化是人类文化史的宝贵遗产,长期以来其灿烂光辉一直被历史尘沙所掩盖。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个个惊人的考古发现,揭开了千百年来一直被传统史学视为"荒蛮服地"的南方楚国的神秘面纱。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楚文化考古和楚学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进行梳理,从"道"、"器"两个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衍柱 《阅江学刊》2010,(4):135-142
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最大的革新是精神理念上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文明史观与创作理念的颠覆性和挑战性;二,文史哲交融的大文学观,将议论、历史考评文字作为小说构成要素;三,立足于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形成和确立了"历史发展是文明形态的演进"的审美判断,形象地呈现了民族文明形态演进的轨迹。作者对议论思辨、考证文字的运用,成为《大秦帝国》这一充满生命气息的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有些繁多的考证文字和图示,容易冲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给予读者的审美意味;最后的"祭秦论"部分,在与整部作品的情感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性、人物事件的连贯性与加深、提高、升华作品的历史哲学意味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因而,只能作为一篇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存在于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历史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证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强新时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有效性,须把党的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和成功经验与现实历史条件结合起来,实现六个"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刚性制度的保证作用;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13.
“人天价值观”的历史进路和现实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生岐  董华 《唐都学刊》2011,27(5):43-46
"人天价值观念"是现当代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方式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主流性价值观念。这一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经过了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三个历史过程。而当代被人们看好的"天人合一"式的人天价值观念,就是历史上形成的人天价值观念发展的最新形态。在科学发展观成为主导性话语的现阶段,在以人为本价值诉求成为主导性诉求的当下,弘扬陕西省人民"DNA管理文化"中所蕴涵的"性命天道价值观念",对于目前的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和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建构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权绘锦 《社科纵横》2012,(1):97-99,106
晚清历史小说观念的新变始于"小说界革命"。尽管梁启超等人对历史小说颇多责难,但觚庵、黄人等却能在客观冷静地正视历史演义传统弊病的同时,体现出对历史小说文体特征的反思和探索。尤其是吴趼人的历史小说观及其创作实践,既受到维新改良运动的影响,也具有晚清时期处于萌芽状态的现代性因素,因而体现出鲜明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东孟加拉语言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加拉国人民极其珍惜自己的光荣历史传统,把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语言运动看作是为建立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而斗争的第一次发难。诚然,这一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在孟加拉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里所说的语言运动,简而言之,是指东孟加拉人民为争取本民族语言——孟加拉语获得应有的法律地位,即使这一语言成为当时巴基斯坦国语之一和本地区行政、教育媒介而开展的群众性运动。  相似文献   

16.
衣凤翱 《阅江学刊》2012,4(2):135-139
海派文化历史地成为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缘起。在中国电影上海影像中,海派文化的商业性、开放性、个性化特质贯穿其间。纵观中国电影史,上海影像与海派文化的特质遥相呼应,形成了一幅曼妙的海派文化"影像志"。上海影像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中的嬗变与海派文化随社会历史的变迁,不断实现着有机的审美"耦合"。  相似文献   

17.
尚晓援 《社会福利》2010,(12):28-29
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对加强孤儿保障工作提出了系统的意见(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孤儿——这一几乎没有政治声音、中国最弱小的社会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提到中国政府的最高议事日程,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反映出政府对民生,特别是对儿童福利的高度重视,以及在社会福利制度拓展方面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中国"认同是中国国家认同的最高形式。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生效的今天,这一认同依然面临着台湾与大陆一百多年的政治困境和历史包袱。只有真正对两岸历史进行纵向分析,走出"一个中国"认同面临的政治困境,卸下并解开历史包袱,才能对当前"一个中国"认同在台湾地区的增进有所助益,为更加实事求是的对台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同世界各国比较起来,有更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经验传统。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两千年来就存在着不同程度地依附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广大小农经济,随着封建剥削方式的变化,这种小农经济的比重愈来愈大,而且愈来愈多样化。广大农民长期以来具有个体经营土地并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习惯和传统。对于这样一个处于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对象,我们过去也很少认真地周密地研究过。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波浪式地、非常曲折地向前发展的。自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农业已经经历了四次改革的浪潮:第一次是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运动;第三次是公社化运动;第四次就是从1978年开始的集体农业自身的改革,在集体经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陵的营建,主要体现了两个观念:第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从目前考古发掘资料看,秦始皇陵墓区或陵园的设计与规划、墓外设施的设置和内容等对事死如事生思想均有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秦始皇生前的生活状态。第二,体现了秦汉时期法天象地的营建观。秦始皇陵的营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秦始皇心目中的天下蓝图;同时与咸阳、咸阳宫的营建也有密切关系。因为其修建时间长,其间设计者的更替,政治、经济因素的转换,也对秦始皇陵的营建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