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网夺亚之后,李娜的知名度达到了顶峰,众多的国内媒体都将其视为了继姚明和刘翔之后“中国体育新代言人”。面对媒体的追捧,李娜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这都是媒体的看法,媒体觉得要拔高就拔高吧,我不会去解释,我也不会因为这个而感受到压力。”  相似文献   

2.
“王者归来”、“翔飞人复出”……9月21日的各大报纸网站头条,多被这些夺目的字眼占据。刘翔复出,并且取得不菲的成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翔说到要感谢父母、教练,但他最想感谢的是“大哥”——姚明。刘翔与姚明结识是在雅典奥运会,在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一飞冲天。  相似文献   

3.
李俊 《东西南北》2013,(5):55-57
陈道明是国内顶级男演员中一个大异数。如果仅用“另类”形容.都委屈了他那一身特色和毛病。 采访时,陈道明要求与记者保持距离,“这样说话才能思考”。这是他的原则之一——他与外界始终划定距离。冯小川曾说过:“陈道明是只有在戏里才会放下清高、才会低头的那种人。”  相似文献   

4.
“活着不是应该,需要你的选择,无聊但我不空虚,这是我个人的决定。我快乐,因为我没有主义;我快乐,因为我什么都放弃。”他唱着陈底里的《我快乐死了》,心越来越迷惘,什么是快乐?哪儿才有幸福?如果他像陈底里那样什么都放弃,能站在幸福的门前吗?他把疑问装进背包,决定寻找他的“幸福伊甸园”。  相似文献   

5.
早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都是为了革命和培养建国人材而来的,他们的作为使上海大学名噪一时。这虽是70年前的事了,但那些名师风采依旧时常闪现在我的眼前。这儿仅介绍几位。李大钊教授由于同学们久仰其名,他来校讲课时,同学们都在教室内静候。他步入教室时,同学们一致起立,鼓掌欢迎。他走上讲台后,也向同学点头拍掌,带着微笑而又严肃的神情,对同学们说:他担任的课程是“社会主义释疑”和“历史学”。讲前,他在黑板上写了今天讲授的单元,他以宏亮的嗓子对同学们说:“今天讲社会主义课程似乎早了一些,必领先要你们了解当前…  相似文献   

6.
洪潇 《东西南北》2014,(21):47-49
马世民这样描述他与李嘉诚的相处:“我们一同做很多事情,他对我说,听着世民,你不想做的,我们不做;我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做;只有当我们俩都想做一件事时,我们才去做。开车的人是我,而他坐在后座,告诉我应该去哪儿。”  相似文献   

7.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刊文,题目是《每跨越一栏,刘翔承受的压力都在增加》。文章说,在北京奥运会上,没有一位世界冠军得到的宣传和承受的期望能与刘翔相比。在这个第一次充当奥运会东道主、把此次奥运会的成功当做自己的民族骄傲的国家,他是惟一的个人项目超级体育明星。  相似文献   

8.
孟荣  赵峰 《半岛新生活》2004,(14):48-49
提到猎物,也许你会想到猎手、枪、猎狗和种种不人道的场景,如果你恰好是动物保护主义者,一定还会义愤填膺。但在这里,却是另一种情景:“猎物”被给予更好的待遇.更广阔更能驰骋的天地和更深厚的成就感。而这猎手,便是“猎头”,这猎物,被称作“候选人”,一般为职业经理人等高级人才及部分中级人才.猫头这一名称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许多人仍然当它是陌生名词,因为没有亲身的经历,想当然地想:猎头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当然,一定还有人想:我做梦都想遇上猎头,他可以助我?跳一个完美的槽,但通过什么途径结识传说中的猎头呢?  相似文献   

9.
邹玲 《东西南北》2014,(23):50-51
这听起来很像一部励志电影:一个电影行业的门外汉,白手起家,在这个失败率极高的行业,每次出手都能像快投手一样准确命中高票房,每一部作品都大卖,短短几年就声名鹊起。更加富有传奇色彩的是,他创立的公司最近以15亿元的价格被上市公司收购,而这一年他年仅32岁。今年夏天的《老男孩》大电影中,《小苹果》一夜之间成为如空气一般无法避开的“洗脑渖p曲”,而在很多人高唱着“你是我的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时.也有人默默地把钱给挣了。  相似文献   

10.
喻欢 《社会工作》2009,(1):49-49
当我第一次见到阿诚时,他对我笑、拍手、跺脚,还握住我的手拍手。他妈妈说他一直是这个样子,不会说话,就是不停的在拍手、跺脚。我说,这也是阿诚的一种表达方式呢。我笑着对阿诚说:“你是在说你喜欢姐姐对不对。”  相似文献   

11.
某次见到一学界大牛,向他深鞠了一躬。待我直起身形时,此公语带感慨地说:“XX,你们这代人压力可真不小啊,看你小小年纪,这头顶……”,然后不忍卒言。自那以后,每当外出旅游,我都会拼命照相,狠命地抓住“花季”残年的尾巴,赶紧留下点“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2.
国外有位老师讲评“画苹果”的作业时,发现一位学生把苹果画成方的,便询问:“苹果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那位学生说:“我在家看到爸爸把苹果放到桌子上,一不小心,苹果掉到地上摔烂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的,就不会掉下来了。”老师听了,非但没有责备,还鼓励他说:“祝你早日发明出方苹果。”  相似文献   

13.
大师传道     
佚名 《东西南北》2009,(1):37-37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陆宗达拜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次见面时,黄侃翻了翻那本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说完便将书扔到书堆上。  相似文献   

14.
甘成广 《东西南北》2010,(12):26-26
和我共事的SIEMES小姐对我说:“在我们德国,看一个男人是否成功,就是看他一生能不能做成三件事——盖一间房,种一棵树,写一本书。” 我想了老半天,觉得这三件事好像还真的是男人要去做的。  相似文献   

15.
一“民以食为天”,人不能不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是千真万确的。陆文夫有一篇非常独特的小说,叫《美食家》。内中有一位非常独特的人物,叫朱自冶。这位老先生以“吃”闻名,从上海吃到苏州,从旧中国吃到新中国,又从解放初吃到新时期,吃了大半个世纪,苏州的名菜佳肴都让他吃遍了,而今已经年逾古稀,不知近来身体状况如何。我想只要他还健在,恐怕还要这样一直吃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如果朱老先生仅仅为了饱腹而“一目三餐”地随便吃点,倒也算不得什么独特和稀奇。  相似文献   

16.
“歧机”在日语中叫“差别”。而在今天日本,越来越多外国人纷纷抱怨受到了“差别”。即便是美国人,有此感觉的也大有人在,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出生的“大相扑”小井。他早在1984年升任二级大力士时就发牢骚说,“如果不是美国人,他早升上了一级大力士。”此话一度震动了美国传媒,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关注。不过后来小井负了伤,战绩每况念下,日本人于是对他的批评不屑一顾。最近,这名优秀的异国相朴手在退休时,又一次谴责:日本在最近10多年来并未作出多少努力来改变对外国人的态度,“差别”现象有增无减。至于来自亚洲邻近国…  相似文献   

17.
红黄蓝网络社区百姓“解渴”同学中年得子,喜不自禁,连连急呼到他家庆贺贵子满月。当我急匆匆赶至他那位于本市东城区建国门外交部宿舍大门时,看见他与妈妈正朝大门方向走来。心想宴请同学少不了要买些烟酒饮料、蔬菜肉食、瓜子零食之类,再一看表,四点半刚过,时间尚早,何不陪他母子逛街采购一番。老同学见我站在大门口忙打招呼:“你来得可真巧,我正愁拿不了呢,老妈都得上阵了”。我莫名其妙“你还没买呢就愁拿,真是喝凉水使筷子”。“你怎么知道我没买,跟我来你就明白了”老同学眨着眼卖起了关子。他妈妈见我一脸茫然,拉起我的…  相似文献   

18.
至死都怀抱没有实现的梦想也并不是悲剧,至少一生有梦。 高材生李贽对官场轻蔑地说:我混饭来了。这决定了他做官一是傲慢,二是清贫。李贽怎么傲慢的?第一,他中举之后坚决不再考进士。所以只能在八九品小官的基层公务员岗位上接受锻炼,禄俸微薄。第二,他耻于官场暗流,鄙视自己为五斗米而折腰,履行完公务就“闭门自若”。第三,一个12岁就敢把矛头指向孔子的人,天才般燃烧的自由思想,在处理公务时处处与上级唱反调,是个典型的“刺头”。  相似文献   

19.
亦桑 《东西南北》2009,(8):35-35
比岁月更可怕的,是对希望的放弃。一个成功的化妆品制造商在65岁时退休了,他周围的人很想知道他成功的秘诀,于是千方百计哄他高兴,想让他透露出那神秘的配方,但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在他70岁生日那天,朋友们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会,酒酣耳热之际,大家又提出了他们的恳求。满面红光的制造商说:"我是加了独门秘方,你们这么好奇我就告诉你们吧。  相似文献   

20.
陈彤 《东西南北》2009,(5):24-25
如果有一天,你的未婚夫对你说:“我已经征得以前女友的同意,她说可以接受我和你结婚,但是你必须同意我和她继续来往,并且每年有一个固定假期和她一起度过。你愿意吗?”你会怎么样?也许你会说,我会给他一记耳光。慢一点,假如这个男人是比尔·盖茨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爱安·温布莱德,但是因为母亲反对,他不得不放弃娶她的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