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讨论见危不救罪的文章,在增设此罪的必要性上已达成高度共识,但在若干具体问题上却见解不一。本文试图就见危不救罪的罪名和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求该罪理论的成熟和日臻完善。 一、罪名的确立 罪名是法律规定的某种犯罪的名称,是对该罪本质属性的高度概括。各国刑法典对我们讨论的犯罪行为的罪名称谓不一。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均称为疏忽救助罪,西德称怠于救助罪,而苏俄刑法则称见危不救罪。笔者赞同后者,理由如下: 首先,见危不救罪反映和概括了该罪最本质特征。从认识因素上看,“见”指看见、看到,就是外界客观存在的“危”反…  相似文献   

2.
论“见危不救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国内某杂志刊文称: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一个犯“见死不救罪”的人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后因该消息不实,发布者受到了批评。然而,该“新闻”刊出后,许多人信以为真而拍手称快,这反映出社会对见危不救现象的憎恨。对此,笔者不妨谈些浅见。 刑法应增设“见危不救罪” 在日常生活中,见危不救现象屡见不鲜,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其主要表现有三: (一)败坏社会风气。见义勇为、互助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以来被讴歌和提倡。相反,见危不救则完全违背社会公德。若任其泛滥下去,必然败坏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3.
张人骏是晚清时期较为重要的地方督抚之一,以善治外交而闻名,但其内政方面亦有不俗成绩,尤其是在灾害救赈方面。1908年广东水灾是张人骏处理的最为重大的水灾之一。张人骏在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下,以传统荒政制度和救赈经历为基础,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新社会环境背景下广泛运用各种救赈资源,为安置灾民、减少灾民生命财产损失、恢复灾民生产生活做出诸多努力,体现出其独特的救赈理念。虽然囿于时代、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张人骏的救赈有其局限性,但其救赈实践、成效与救赈理念仍值得研究和肯定。  相似文献   

4.
政府对处于危机中的金融机构实施救助必将产生道德风险.然而,当金融机构面临重大危机并会由此产生真实的经济风险时,政府不能出于潜在道德风险的考虑而放弃救助.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救或不救,而在于危机救助中如何有效地通过法律措施防范道德风险.加强风险责任的承担、建立有效的声誉机制、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和完善政府监管体制是预防危机救助中发生道德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唐骏 《东西南北》2010,(3):36-36
有一次,苏格拉底趟水过河,脚一滑,落水了。他拼命地挣扎着,大喊救命。旁边不远处有个钓鱼者,他不仅不帮助苏格拉底,反而转身就走。最后是他的学生救了他。后来,那个钓鱼者趟水过河,也落水了,他拼命地挣扎,大喊救命,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正巧在河边散步,便用竹竿把他救了上来。  相似文献   

6.
“男女授受不亲”,这是儒家“礼”的内容之一。然而,当有人问到孟子,发现嫂子落水以后是不是应该“援之以手”时,忠实地恪守儒家之“礼”的孟子,却毫不犹豫地主张这时应该对“礼”采取变通的办法,亲手将落水女子救上来。他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见死而不救,无异于豺狼一般。可见儒家是很主张救死扶溺的。先秦时另一大学派墨家尽管在学术上和儒家大有分歧,可是在救死  相似文献   

7.
春节即将来临,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在全县开展"福彩送温暖"救助活动。从福彩公益金中出资18万元,对900户城乡特困低保家庭(主要是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家庭)实施救助,为每户救助对象发放价值不低于200元的面粉、大米和食用油等过节食品。统一组织采购救助物品,统一组织"福彩送温暖"救助活动,按照分配的救助户数进行救助,践行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  相似文献   

8.
加强规划 科学发展 【关键】制定好"十二五"规划,推动福利彩票事业科学发展恪守"四个坚持",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前提总结"十一五"的发展经验,可归纳为"四个坚持":第一,坚持了福利彩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  相似文献   

9.
莫纯轼 《社会福利》2009,(11):62-62
在民政部领导关怀和部有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于2009年11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它以改善民生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根本宗旨,促进社会福利法治化、专业化、标准化和社会化,汇集社会力量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主要业务范围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社会福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相应工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有序发展:开展社会福利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面孔     
正蒂埃里·多尔他要告法国政府"见危不救"2015年12月28日,曾在"基地"组织北非分支做过1139天人质的蒂埃里·多尔宣布,将以"危及他人性命"和"见危不救"的罪名,起诉法国政府及其雇主法国核能巨头阿海珐。这名在恐怖组织度过了3年暗无天日人质生活的法国人声称,希望弄清自己遭绑架和获救背后的真相,并获得更加合理的经济补偿。当切断恐怖组织资金来源和保证人质生命安全难以两全时,西方发达国家是否应向绑匪支付巨额赎金,再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08,(7):19-19
如果没有这场大地震的话,这时候的四川应该是风景最美丽的时候,一位医生和他的亲人一起来四川旅游,一场地震夺取了他9个亲人的生命。亲人永远地留了下来,他也留了下来,因为他知道灾区最缺的是医生。当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3天3夜没有休息了,"北川待了两天两夜,这里呆了一天一夜,只要我能救,我就会尽量多救一个。"记者问:"你现在救了多少伤员出来?"他说:"我大概救了27个吧。"  相似文献   

12.
作为近代苏南宗族生活的权力中心,义庄不仅救恤宗族成员,而且担当教化、管理族众的职责,起到了社会整合的作用。义庄宣扬忠孝节义等纲常伦理,用一纸庄籍牢牢地将族众凝聚在宗族聚居的区域内,并通过种种庄禁,让其各安其职,不越礼法,既整肃了人心风俗,又从根本上维护了封建基层社会的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13.
赵婕 《社会福利》2014,(4):53-56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在助残,救孤,济困等社会福祉中发挥的功能越来越大,但面对儿童福利机构中残疾儿童日益增多且单一的服务不能满足他们需求的现状,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模式显得尤为必要。重庆市儿童爱心庄园结合自身实际与经验,秉承“一切为了儿童”的服务理念,积极探索教、康、保三位一体整合服务模式的背景,必要性,通过四种举措将救,康,保三位一体整合服务模式的发展推向深化,满足了孤残儿童的个别化需求服务,大大提升了孤残儿童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04,(8):22-23
建立慈善救助服务队伍 上海市的慈善服务社成员主要由专职社工和来自共青团妇联、残联、青保办等社会团体及社会志愿者组成,同时,上海市慈善服务社还向社会公开招聘"4050"(再就业)人员充实慈善救助队伍。如浦东新区阳光慈善救  相似文献   

15.
“作为儿童福利院院长,保护孤残儿童是天职,就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像人们所说的还折腾啥呀!既然领导把自己放在这个位置上。自己也热爱这项工作,那能够多救一个孩子就要多救一个,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使然。” ——河北石家庄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院长韩金红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论学术风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兰 《浙江学刊》2001,(2):151-154
鉴于考证学风靡于世,章学诚冷静地认识到风气流行后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伪学的出现与学问的难求.因此他呼吁学者决不可依附风气,以在学术上成一家言,同时为了经世,必须持世而救偏.他以亲身实践去倡导这一主张,充分肯定考据的重要,但更强调其无补于经世明道之用.他认为必须将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结合,才能求得大道.他还提出要做到不徇风气,持世而救偏,必须屏弃好名之心.章学诚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因而一生穷困潦倒,但他针砭学风流弊并施以挽救的举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北大汉简 《周驯》 和 《吕氏春秋》 《说苑》 《左传》 《公羊传》 《史记》 都记载了"桑下饿人"报恩的故事.这一故事在产生初期就存在两个版本,根据异同可将其分为甲、 乙两类.在故事叙述上,甲类文献以桑下饿人受恩、 报恩为主线,乙类文献则以赵盾宫中遇险被救为主线,并出现了新人物、新情节——提弥明杀獒救盾.在故事流传中,汉代画像石等图像资料及敦煌遗书 《古类书语对》、 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 等表明流传的诸版本杂糅了甲、 乙文献的多种元素,但以 《左传》 为代表的乙类文献明显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刘咸炘诗学文献非常丰富,涉及多种选本、诗话等。他以钟嵘《诗品》的《风》《小雅》《楚辞》三系为据,突破门户观念,重新建构了古典诗歌史。他执着于对诗本质的探求,在对古典诗论系统的梳理和阐说基础之上,将源于《诗》教传统的"主文而谲谏"作为诗之特质。针对后世比兴衰而赋存、风衰而骚盛的现实,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以风救骚""风骨"等救弊理论,并以系列选本和自己的创作去践行。其诗学观念受到"御变执两"的道家循环观、章学诚文史校雠之说和清代重整诗学史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细化民政优救工作,南漳县财政局根据省、市财政部门的指示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积极与县民政等部门协商,结合本地实际,大胆改革财政管理方式,从2001年9月起,对全县4600多名民政优抚救济对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济宁市近年来通过建立以“五位”一体为特征、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使全市各个层面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和救助。不仅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必保,而且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体采用不同的救助方式,做到了应救必救、应助尽助,初步建立起一个完备的社会大救助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