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海市民生活中有不少难题。看病难,便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难题。半小时+半小时+半小时大凡到医院来看病都希望早一点得到诊治。可是医院首先迎接病人的是排队和等待。我走过好几家医院,高峰时间几乎家家医院的挂号窗口前都排起了“长龙”,窄窄的过道里挤满了病人,咳嗽声、谈话声、呻吟声、哭闹声混成一片,不管年老年少、病重病轻,还是拖小孩、拄拐杖的,都要站着排队。在一家中心医院,我问了问一位排队的老人,要排多长时间才能挂到号?回答说:  相似文献   

2.
檀钊 《创新》2013,(6):90-94
共同遗嘱是多个遗嘱人共同订立的遗嘱,具有主体复数性、一定的契约性、变更与撤销受限性、处分对象特定性以及生效的特殊性等特点。共同遗嘱一直存在立与弃的对立观点与做法。我国在共同遗嘱方面具有一定的法律、道德和伦理基础,建议从遗嘱行为形式、遗嘱主体、遗嘱内容以及遗嘱的变更与撤销方面予以必要的限制,以建立与完善我国的共同遗嘱制度。  相似文献   

3.
《东西南北》2010,(1):79-79
63岁的百万富翁奥列加最近要娶一位年轻的妻子,并对他的儿子们说,他要为这位新妻子修改遗嘱。然而,就在准备修改遗嘱的前一天,他在一次家宴上死于氰化物中毒。在家庭成员3个儿子、3个儿媳中,只有经营珠宝店的珍妮夫妇经常接触这种剧毒品。因为氰化物是珠宝业经营者常用的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4.
近日,孝南区出台《孝南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实施方案》,标志着本区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开始启动,并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实施对象明确界定为户籍、居住均在孝南辖区的60周岁以上的老人,重点保障“三无”老人、低保老人、高龄老人,主要目标有五项:  相似文献   

5.
乐耆项目组主要负责敬老院。2006年8月份项目组14名社工进入敬老院。刚开始受到很多阻力,很多是院方的不认同。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经过和院方的磨合,并向老人、护理员介绍专业后,他们逐步接受。社工开展的大型活动、小组活动.得到院方和老人的认可,有老人说:“这是你们社工来了,我们最开心最满意的一次活动。”当前又到年底签合同的时候了,原来院方都很拒绝,现在所有的院长都愿意和我们签合同。  相似文献   

6.
近日,天津市第一老年公寓为河西区马场街凤凰城社区老人提供虚拟养老服务试运行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7.
陈国华 《社会福利》2009,(6):F0002-F0002
2009年5月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隆重举行高龄老人津贴发放启动仪式,在全区建立了覆盖城乡、按月发放的高龄老人基本生活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标志着宁夏80岁以上高龄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由以往低标准、临时性、不确定性的救济方式变成了一种规范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8.
孙毅 《求是学刊》2012,39(4):75-83
为了确保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近世各国立法均保留了发端于罗马法的遗嘱方式强制的传统.但严格的遗嘱方式强制却与遗嘱自由原则存在矛盾冲突.我国修改《继承法》,应当摒弃严格的遗嘱方式强制立场,而采取缓和主义.理念上应从注重遗嘱形式完整性转向注重意思表示真实性.缓和主义的进路是增加遗嘱类型的规定;废除公证遗嘱效力最高的不合理规则.对遗嘱形式要式主义的缓和方法是区分遗嘱形式中的本体要素和证据要素,降低形式瑕疵对遗嘱效力的影响.修改后的《继承法》应当对遗嘱形式欠缺的相对无效事项作出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9.
郭明瑞 《求是学刊》2013,40(2):86-92
法律规定遗嘱形式旨在确保遗嘱为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遗嘱形式符合法律规定为遗嘱有效的前提。形式有瑕疵的遗嘱是否有效,应依其瑕疵是否能影响判定遗嘱为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而定。法律对不同形式遗嘱的要求不同,形式瑕疵的表现不同,形式瑕疵对遗嘱效力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锐词     
《东西南北》2011,(11):6-7
网络遗嘱(Oigital_Will,又译为“数字遗嘱”),是用户可以将不方便告知或未及时告知的遗嘱、遗愿、隐私、财务信息以及其它重要信息放在经过加密的网络保管箱内,当用户因意外事件去世后,网络保管箱内的数据将在公证机构的全程公证监督下传递给用户设置的指定联系人、这项终身托管为一次性收费业务,目前仪需29元。  相似文献   

11.
王金 《社会工作》2011,(9):35-35
83岁的邹菊莲老人逢人就说,原来以为福利院是孤寡老人,或是被子女遗弃老人的救济场所。没想到,如今不同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福利院真是他们老年人安老、养老的生活乐园。这是江西省铜鼓县福利院老年人养老时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12,(2):58-59
2012年1月18日,在龙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善行凉山,温暖孤儿”行动在布拖县启动。四川省布拖县组织了全县5个片区30个乡镇1166名孤儿中的550名代表来到了现场。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社会福利》2005,(12):52-52
2005年11月16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与美国浩德国际儿童服务中心项目合作签字仪式在山西运城举行,标志着艾滋孤儿救助项目的正式启动;2005年11月26-27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张明亮司长对温州市红景天老人公寓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4.
尹鸣 《东西南北》2009,(1):22-22
房间里,烛光摇曳,哀乐悠扬,布满鲜花的祭坛前,卜相珠宣读自己的遗嘱,哽咽不已,“真不敢相信今天是我活着的最后一天。”“老公,今天是我们相聚的最后一天,我想对你说,对不起,我常常只想到自己,也不是个体贴的妻子。爸爸妈妈,想到你们,我只想哭,我爱你们。”说到这儿,她已泣不成声,哭倒在地。接着,她被扶进棺材躺下,等着“下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始于国外,继而国内,听到一种“老人社会”的说法,持该观点的人认为,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6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世界正面临“老龄化问题”与“银发浪潮的冲击”,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已经或即将进入“老人社会”,必须迅速行动,制定相应对策,…··“老人社会”真的来临了吗?“老人社会”的提法妥当吗?回答是否定的。担心“老人社会”的到来,是把人忧天。持该观点的人以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僵化的思维方式界定老人,认为0岁以上的人就是老人,而老人又意味着问题、困难甚至负担人们常说老弱病残,把年老与弱小疾病残废连…  相似文献   

16.
必留分是指遗嘱人用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时,必须为“双缺乏”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它是我国继承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对遗嘱自由的必要限制,是确认遗嘱是否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 一、必留分制度的意义 必留分在国外被称之为特留分、保留分、遗留分或应继分。它起源于罗马法,当初罗马人怀着良好愿望把遗嘱当做保护亲权的一种手段,认为遗嘱是家长把财产遗留给近亲属的一种最好的形式。只是后来,由于家长们滥用遗嘱权利的事情不断发生,在罗马法上才规定了特留分制度。自罗马法确定这项制度以来,为后世所仿效,大多数实行遗嘱制度的国家也同时…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8日,四川省首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化运作,以助老帮困、双向救助为宗旨的彩霞助老公益行动,在成华区正式启动,首批110名散居五保老人、贫困“空巢老人”有了自己的“免费钟点工”。  相似文献   

18.
时讯快递     
正安徽省宣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启动政府购买近日,安徽省宣城市正式启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项目启动后,对安徽省宣城市本行政区域内,69周岁以下(含69周岁)城乡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三无"对象和农村散居五保对象;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城乡"三无"对象、农村散居五保对象、享受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且子女生活困难的老人以及在本行政区内无子女照顾的低收入空巢老人,均  相似文献   

19.
《东西南北》2009,(5):20-20
老人还告诉我,老一辈华侨华人漂洋过海来到这里时,大多以开餐馆、洗衣店、摆地摊起家,他们以炎黄子孙共有的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美德.全身心投入事业,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如今基本上都变成了“当地的”富人。尤其是当今,马来西亚的经济脉搏掌管在华人手中。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相似文献   

20.
原声带     
《东西南北》2011,(24):6-6
采访麦家时谈起他父亲的去世,虽然老人患老年痴呆早已认不出儿子,当麦家俯身床前按摩他前胸时,老人竟安静下来,不久离去。回忆撕开了伤口。看到麦家潸然泪下,我真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时很残酷。唯有自我安慰说也许悲伤需要释放,也许坐在电视机前的一些人能被触动,决定在父母健在时多陪陪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