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搞活企业必须遵循的一项根本原则。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真正交给企业,理顺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使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既能够克服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弊端,又不会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相反,只会增加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使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证明,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围绕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一中心进行的,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和很大成就。今后,还要继续围绕这个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经济领域不仅存在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及中外合资、中外合营、外资经营制形式,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财产权利载体上也存在国家所有权、企业经营权。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租赁、承包、各种经照责任制的出现和发展,又产生第三种以自然人为主体支配全民企业财产权利——代理经营权。全民企业财产权利载体呈现出“所有权——经营权”“经营权——代理经营权”三种支配财产的物权形态,形成两个层次的物权关系。理论上正确认识全民企业财产权利载体上的三种物权形态.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审时度势地将这种经济关系上升为法律关系。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各种经营责任制的健康发展,而  相似文献   

3.
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开,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决定的,是必然的。这一点已经被大家所认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理论研究的深入,还有必要对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开的含义和界限,  相似文献   

4.
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原则处理国家与企业的财产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两权基本分离的具体模式如何建立,企业自主权如何扩大,国家所有权如何运用等问题,都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一、两权分离及其模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的实质,是指在处理国家与企业的法律关系时,既要保证国家对国营企业所具有而对集体所有制企业所没有的某些“特权”,又要使企业富有生命力和具有充分的自主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特别是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关系,方法就是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  相似文献   

5.
企业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通过改革,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使企业真正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的法人.经过几年改革,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先前的适当分离发展到目前的完全分离,实现这种分离的较好形式是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从1987年上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普遍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和一个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论国有企业经营权转让与合并李永贵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以提高资源(包括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近年来企业改革争论始终聚集于如何有效实现所有权主体和经营权主体的分离,所有权对经...  相似文献   

7.
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否能最终达到增强企业的活力,使全民所有制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所必须认真思考的理论课题。我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第  相似文献   

8.
当着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时候,人们都兴奋地感到,我们终于找到了企业改革的金钥匙,然而,在经过几年满怀期望的实践,在真正把“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时,人们对“经营权”这个当初十分亲热的字眼却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说不清“经营权”为何物了.在企业两权分离改革的现实中,“经营权”就象一只气球,可膨可缩,弹性极大.政府想给企业的,就是经营权;不想给企业的,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突破,解开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长期存在的束缚。这个重要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更是体制改革实践发展的结果。 我们过去对企业所以集中管理过多,从理论问题上看,根本的是由于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不承认国营企业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商品生产者,从直接原因看,就是不能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加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近几年来,围绕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不少探索、试验,实行企业租赁经营就是其中之一。实践证明,企业租赁经营是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解决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增强活力的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它利用租赁的形式,把法律手段引入经济活动,强化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成为搞活中小企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目前实行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自中央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应当分离已成为一条不容置疑的定理广为运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今天站在全民所有制企业继续深化改革的角度看问题,“两权分离”理论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一些企业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了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不少企业试行了责任会计。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关系深化,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客观需要,是符合我国的国情、强化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这个论断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对于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对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种既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能切实加强国有企业活力的社会主义产权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设立国家所有权主体的代表机构,完善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形式,界定承包、租赁、股份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经济体制改革是搞活企业的强大动力。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等一些有效的经营方式给企业改革带来了生机,并不断健全了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使那些束缚企业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少,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宽松,企业经营机制得到极大的改善。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更需加强企业管理,这是搞活企业,促进企业自身良性循环的需要,也是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消费基金膨胀、国家财政状况紧张、材料价格“双轨运行”、工资改革开始起步的情况下,企业能否承受住外部冲击、能否在变化的市场经济中保证经济运行,就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要想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16.
国有财产国营化模式已过时,寻找新的国家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已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要发展现代商品经济,就必须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活动主体。本文试图对企业经营权问题进行一些系统的分析、研究,并进而回答与新型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什么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扭转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解决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加快发展生产力,已成为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近几年,从理论上到实践中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对搞活大中型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提出了“股份说”。许多理论工作者认为股份制是解决大中型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与适当结合;政企分离与转变企业运行机制;调动企业经济积极性,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和唯一出路。应当承认,股份制对于搞活企…  相似文献   

18.
代理制与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张伟,史高雷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进行了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期间随着各项经营权陆续下放给企业,国家管理国有资产和企业收入的旧体制逐渐瓦解,而新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还远未建立起来。可以说,在过去...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特许经营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 ,在经济活动中日益受到重视 ,由此通晓其有关财务处理知识对于企业管理者及财会人员更是意义重大。介绍了特许经营权相对于其他无形资产的特性 ,分析了特许经营权的确认与计量 ,同时从出让人、受让人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特许经营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实现方式王兰萍经济体制改革十余年,我国已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权改革也由国家完全控制所有权转变到国家拥有所有权,企业拥有经营权(两权分离)。然而,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仍落后于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