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化是民族在对应生境中的创造物,美国黑人在经历了三百年的族际演化后,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民族,其民族文化必然是基于现代生存环境和其黑人性与美国性的一种特定的、全新的文化.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通过描写梅肯·戴德一家三代人所追求的不同生存方式,展示了美国黑人寻找其民族文化的艰难历程.在对白人文化的完全摒弃和接纳都无助于美国黑人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时,莫里森意识到了在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中必然会导致美国黑人文化的创造性地转化.  相似文献   

2.
一、从"女真"到"满洲" "女真"一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汉文写作诸申、朱先、朱里真、主儿扯惕等,都是同音异写.元明清时期文献多写作"女直",源于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真"为"直".女真是其称满洲之前的族称,因族称而成为国称.满文文献中,女真(Jusen)作为族称,与尼堪(Nikan汉人)、蒙古(Monggo)相对应地使用.女真各部可自称女真国(Jusen gurun),又可互称为女真国,还可作为女真各部的统称.这表明女真族在其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区别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某些共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杨莉 《社科纵横》2012,(9):136-137
新时期多民族融合环境下西北民族地区具有民族性、多元性、地域性、脆弱性的文化特点,图书馆是民族融合地区文献信息中心,是加强各民族间文化交融、交流,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部门。图书馆拥有较高素质的文献信息专业管理队伍,能有效地搜集、整理和利用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只有民族融合地区图书馆达成协作体,建立文献保障体系和合作机制才能达到引领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鄂伦春族族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伦春族虽然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只有四千多人,但鄂伦春族族源问题,则是个涉及面广而又复杂的、至今仍悬而未决的问题。不理清鄂伦春族的族源,必然对鄂伦春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本文将对鄂伦春族的族源问题,提出探讨性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达斡尔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富有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过程中,达斡尔族形成了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品格.在开垦和发扬北疆文明的历史中,在清代以来的反抗外敌入侵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革命斗争中,在有关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转折时刻的历史选择中,其认真对待历史足迹、珍视历史传统、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达斡尔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促进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对促进北方各民族间感情的融合与增强,对促进达斡尔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虹 《学术交流》2001,(1):127-129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达斡尔族文化作为黑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民族性还是在地域性上,两者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黑土文化蕴涵着达斡尔民族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达斡尔族文化为黑土文化铺垫了浓重的精神底蕴.黑土文化对达斡尔族文化的整合与再造,就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和风格的基础上,挖掘黑土文化精髓,构建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达斡尔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不同民族之间的族际交往是一种道德生活实践,是民族伦理关系产生的基础,族际交往伦理是民族间伦理文化互动的真实反映.《哈尼阿培聪坡坡》是一部叙述哈尼族漫长迁徙和发展历程的史诗,记载了哈尼族与彝族、傣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相遇”时所发生的交往生活状态,展示了哈尼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所遵循的族际伦理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哈尼人知恩感恩、委曲求全、宽容忍让、自保避害、责己周人、诚实正直、团结协作等族际交往伦理观构成了哈尼族道德文化的主要内涵.族际交往伦理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研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伦理,应当采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生产力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促进民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西北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文化生产力。东乡族具有深厚的羊文化传统积淀,传承创新羊文化,发展羊文化产业,是东乡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渤海国,即我国唐朝勃海(忽汗州)都督府管辖区,它作为地方政权对境内各族来说,不单体现为通常的军事政治联合体,而且在其统治的二百余年中确实形成了以靺鞨人为主体而又不同于固有鞣鞨族的新的族的共同体,即我国历史上的渤海族(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概念应为“部族”,我国学术界也习惯于称之为民族,但均指前资本主义民族而言)。笔者认为渤海国与渤海族两个范畴不尽相同,本文即着重阐述其相异之点,力图科学论证我国中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颂词作为蒙古族的民间文化多元的展现了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生活,是蒙古族文化的结晶。青海海北蒙古族颂词具有特殊性,因为海北环湖地区及湟水源头蒙古族长期与藏族、汉族等兄弟民族连片而居,有些民族习俗已吸收藏文化和汉文化等多文化元素,海北蒙古族颂词在基本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同时,融入了不少藏文化特征,与海西蒙古族的颂词既有共同性,又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主要论述海北蒙古族颂词在蒙古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影响、颂词的发展现状及今后颂词的传承、保存提出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1.
民族可以划分为“古代民族”与“近代民族”两种类型,古代华夏民族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从“自在民族”到“自觉民族”两个发展阶段。夏、商、西周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在民族”,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民族属于“自觉民族”。作为“自在民族”的华夏族之所以能够在夏商时期出现,是因为夏商王朝具有多元一体的复合制国家结构,王朝国家框架内能够容纳众多部族。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则属于华夏民族的滥觞期,这一时期经过族邦联盟,众多的部族国家最后走向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2.
北朝的舞乐,与南朝截然不同之点,即混杂着我国的匈奴族、鲜卑族,西藏族等北部与西部的民族好尚,自呈面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疆域广大,把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艺术,融合为一,在南北朝隋唐时,进行着勇敢的革新与创造,其间吸收了不少新传来的东西。如北朝的拔头舞,即其中的一例。  相似文献   

13.
陈其斌  周鸿锵 《社科纵横》2007,22(6):123-124
少数民族发展应以文化发展为基础。东乡族是甘肃特有民族,东乡族生活的地区自然条件极为艰苦,农民生活较为困难。东乡族羊文化传统深厚,经济发展和民族发展应立基于传统羊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鲜卑人与日本的历史渊源鲜卑人与日本发生因缘,要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江户时代的私家史书《东日流外三郡志》(作者秋田孝季、和田长三郎,宽政年间成书)上便谈到一万多年前,日本北部有渡来民族,号称津保化族,读作tuboke族,显然就是拓拔族,该族与土著民族——阿曾部族结成氏族同盟,由于阿曾族的太祖号称宇曾利(usori乌苏里,满语天王)可知其为肃慎族。考之明治年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图册》,由上古迄于秦汉时代,西伯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国民族关系的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戎 《社会》2008,28(1):1-1
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一国内部各种族、族群之间在文化传统、与中央政府的历史联系各不相同,在社会经济水平和能力方面发展不均衡,各族成员在获得资源和个体发展条件机会方面存在差距,族群间的这些重要差异不应忽视。因此各国政府需要根据实事求是的精神,尊重历史与现实国情,为本国不同群体设计不同的政策。中国历代王朝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民族政策的许多方面采取“一刀切”的思路与做法,强调国情但忽视了族情。这些政策已执行了半个多世纪,其实践效果需要检验。本文回顾了民族史研究文献对民族的分类,讨论了中国各族群之间的差异,通过人口变量、族际通婚、文化变量、与中央政权关系、境外同族是否建立独立国家这5个因素对中国的55个族群进行初步分类,对各类群体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希望以此推动我国民族理论和有关政策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学问》2010,(4)
一个民族族源神话文化内涵、文化形态及其文化渊源是认识这个民族文化特质、判断其民族归属的重要原则与根据。高句丽族源神话与中华文化有内在渊源。李奎报的《东明王篇》存在着篡改高句丽始祖出生神话文化性质、美化王氏高丽先世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7.
文化变迁是物质特征弱化和精神特征强化并存,民族文化处于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阶段.本文探讨了哈萨克族在定居后的宗教、经济、生活等方面发展与变迁.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新疆哈萨克族的内在需要和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丁淑琴 《社科纵横》2003,18(6):88-88
图瓦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包括突厥、吉尔吉斯、蒙古等诸多民族的多方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最近,日本《北京周报之友会》事务局长、日中友好活动家村上秀信先生致函本刊,提出日本的少数民族阿伊努族与中国赫哲族同属一个民族。他首先引证了日本民族学、遗传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等有关专家的论述,提出,阿伊努族是最早由古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加快,族际间的互动正变得十分频繁。作为宁夏的工业开发区,宁东地区的族群关系有其突出的特点。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宁东镇的回汉关系为个案,对族群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该地族际互动下的族群关系。从民族社会学角度看,研究族际互动下的族群关系,就不得不提到族际通婚、族际迁移、族际冲突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