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焦点集中表现是农民收入增长滞缓。1989年到1991年三年间,扣除物价增长因素,农民年均增长收入只有0.7%,处于停滞状态。1992年农民收入增长虽然超过5%,但紧接下来的1993年全国农民收入增长3.2%,增长幅度明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早已成为共识 ,然而农民收入滞缓问题无疑对农业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 ,本文分析了造成农民收入滞缓的原因 ,并着重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四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1988-200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金融信贷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紧密,并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即金融信贷规模的扩大推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但金融机构在将农村存款转化为贷款进而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效率较低,并未发挥出农村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基于山东省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农村金融的角度,就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支持、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具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民收入增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农民文化素质低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长效性障碍.提高农民受教育程度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手段,对农民增收起着巨大的作用.发展农村教育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直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并且能够通过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从事非农生产经营活动而间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1-2015年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和农民内部收入增长的分化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与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及农民内部收入增长分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等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农民;城镇化有助于壮大农村的中等收入群体,但会加剧农民内部收入增长的分化。在此基础上,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强对职业农民培训、不断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增长分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力度等视角,提出实现农民收入协同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民增收:改善环境和扩大选择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民收入已成为一个影响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比较复杂 ,从影响农民收入的直接因素中发现农民收入“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民增收的根源。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农业、农村、农民等问题的外部环境入手 ,为农民经济活动构建一个宽松环境 ,特别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增加农民选择机会和扩大农民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导向: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体现在农民如何增收上。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当前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新的问题,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其困局的显现,关键就在于农村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当农民在面对现代文明、面对现代化机会时,如果缺乏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机制作为保障时,就不可能获得公正的发展机会,农民贫困问题将会继续代际传递。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机制,以多元化为导向实现农民持续增收,这对未来农民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更是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准收益率是厂商投资所要求的回报率,是衡量投资项目在财务上是否达到要求的一个主要标准。在不存在制度性障碍和充分的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根据均衡市场的思想,从理论上导出了基准收益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为基准收益率与经济增长的依附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民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让农民变市民、免除农业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创收能力、增加农业投入及对农业实行必要的扶持和保护措施等办法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关于提高农民收入路径的观点有很多,其中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来实现农民增收的观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基于河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增长的情况,运用变量自回归模型(VAR)对二者的关系开展定量研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分析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结果认为,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向交互响应作用,而且其长期的响应作用程度更显著,应采用长期政策以提高城市化水平来拉动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农民的劳动价值及其贫困根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农民贫困的制度性障碍是他们付出的许多劳动没有价值补偿,长期造成农民无偿地为国家工业化做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工人的劳动价值即使有补偿,其标准也是极其低廉的。这使我们意识到,我国9亿农民的劳动价值既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的制约。新时期的农民最大悲哀就在于,他们长年劳动却始终摆脱不掉贫困的厄运。因此必须重新确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理论指导地位,赋予农民享有平等就业和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并享有获得合法劳动报酬和国民待遇的一切权利。这是《宪法》和《劳动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平等的权利,也是解决新时期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通过对制度绩效进行分析,说明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强烈地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减。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取消农业税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取消农业税后,相关政策并未及时调整,引发了新的问题,为此文章提出必须对我国的现行政策进行调整以解决这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收入的增长速度趋缓,且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农民收入的不平衡性也在连年加剧。以晋城市农民收入增长状况为例,详尽分析了农民收入构成变化、不同县域间农民收入差别以及农民收入增长趋势,力求从中探索出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内在规律。从调整优化农村社会经济结构、推行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减负节本、科教兴农等方面寻求农民增收的实质性突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当前农民增收困难产生和解决都和政治有着不解之缘:城乡壁垒二元结构,乡镇机构臃肿而工作效率低下,乡村政治文明建设滞后,农民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某些领导干部未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等是农民增收困难的真实原因。为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对以上造成当前农民增收困难的几方面进行改革,打造农民增收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然而当前农村居民消费并不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有时甚至呈下降趋势。这显然与经济学基本原理相悖。根据弗里德曼模型和农村居民生活实际的分析可知 ,当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民的持久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产品的价格长期偏低 ,以及农民的消费行为日益理性化 ,风险预期增强  相似文献   

17.
退田还湖对鄱阳湖区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实施退田还湖工程的基础上,利用湖区(10个县市)的资料,通过因退田还湖工程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还湖工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并探讨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原因和实现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政策。从近期来看,退田还湖在一定程度上对湖区农民收入造成影响,但长期来看,它已成为湖区防止洪涝和可持续发展最经济和可行的手段,也是促进湖区城乡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针对湖区农民收入的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探索综合开发利用湖区湿地资源新模式,加快湖区产业结构调整,非农就业的增加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工程最大的特点是参与主体为广大农民群众,因此,对工程实施前后农民经济收入变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该文分别选取了贵州省3个地区的3个村镇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描述统计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根据退耕前农民对土地依赖程度的不同,对比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不同农民的收入变化情况。描述统计结果与计量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即退耕还林工程对不同农民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已经显现出正效应,农民的收入结构有所变化,虽然种植业收入有所减少,但总收入是增加的。但由于时间太短,这种正效应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陷入持续低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滞后。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创新,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载体。不过,目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来推进其发展,以促进中国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