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自1990年至2002年,通过股市共融资6,217亿元,但历年用于R&D的投入比例不高,整体水平在7%~9%,创新研究投入总量明显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第一,存在一种创新投入的障碍,从而阻止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第二,存在一种无需创新就可获利的机制,从而诱使上市公司失去对创新投入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合理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来研究我国农业R8D投入和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合理比例,研究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投入的合理比例。研究揭示,我国农业R8D活动投入结构比较合理,农业R8D投入与农业技术推广投入日趋合理,同时也指出这种资金配置的合理性,是建立在低水平投入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山西省R&D人力资源,在投入规模、投入结构与投入总量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与全国整体发展水平及东、中、西三个地区对比过程中,又会发现山西省R&D人力资源存在着总量不足、素质不高、投入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加速R&D人力总量增长、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管理、提高R&D经费投入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中的比例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翔 《人文杂志》2004,(6):177-183
本文在国内相关研究普遍使用的水平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增加并强化了速度分析 ,对 1 990年至 2 0 0 2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及 1 995年至 2 0 0 2年全国R&D经费投入的数据进行了描述与归纳 ;通过建立回归方程预测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及全国R&D经费投入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揭示我国财政科技投入与R&D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创新体系中,上市公司应当最具创新动力和优势,但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研究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也不尽合理.本文运用一些经济学的简单模型,对上市公司融资资本创新研究投入时R&D投入总量、投向偏好等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鼓励上市公司融资资本参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七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天津传统产业及科技投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科技投入对天津传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应确定相应目标,制定相关原则,选择具体行业和企业有重点地进行科技投入,并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并加强天津传统产业的科技活动,尤其是R&D活动,以最终达到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科技投入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深入分析广东省九十年代以来科技投入中的总量、资金来源与投入结构方面状况与成绩 ,及在多个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并根据分析与广东省的实际状况 ,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新型科技投入体制和创新机制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外科技政策发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许多国家的科技政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政策与工业政策相结合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加强世界市场竞争地位的重要国策。科技政策的这种发展变化,集中反映在各国科技政策、科研与开发(R&D)、资助状况、资助对象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如税收、贷款)等方面的变化上。发达国家在创新体系的健全和发展、政府科技政策与民间企业的科技发展相结合等方面,主要着眼于保持下世纪科技实力持续的领先地位;而发展中国家迫于国际竞争的激烈,也都不同程度地重视科技的发展,走向新的科技发展道路。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推动我国高科技事业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智永 《理论界》2009,(6):53-5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不仅仅是提升一个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反之,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投入的不断加大,综合国力得到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各种技的发展.科技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矛盾性仍然存在,本文仅仅围绕科技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矛盾,简要分析在未来我国发展中,如何曼有效的解决科技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矛盾性,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丁云祥 《人文杂志》2007,(3):179-181
按照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功能,构建陕西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新模式极为必要。这里包括:加强财政科技投入预算的科学管理,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的支出结构和范围,对财政科技投入实行绩效管理和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支持科技投入的金融政策及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投入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国家财政一直充当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科技投入的主体。这种投入体制弊大利小,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在技术创新中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不行的,必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投入体制,鼓励、引导全社会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加科技投入。科技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不但要全面了解我国的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而且要正确把握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演进趋势,这是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固定资产投资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具体工作和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从投资过程中不同阶段财务管理的重点入手,对投资过程中的规范、工程、财务脱节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措施,是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高校理财必须坚持相关原则,并通过构建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引入金融机制,加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和理财队伍建设等措施,以适应新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军工企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很快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军工企业所有制改革.俄罗斯在振兴国防科技方面实施了"市场机制与国家刺激相结合的投资政策"的重要举措.俄罗斯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为俄罗斯军工企业私有化的推进和获得投资创造了重要条件;创建工业导向的金融体制,使俄罗斯的银行业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 实施多元化融资战略,促进高技术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5.
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研究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管理,能够规范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管理应根据不同的科技活动,设立不同的绩效目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绩效评价.财政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对象或被评价组织在绩效周期内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和成果,是绩效管理的出发点.绩效目标的制定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财政科技支出绩效目标的制定必须充分反映科研活动规律、体现公共财政制度的要求,以及适应中国的国情.财政科技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基本要素,其构架要遵循相关性、经济性、重要性和客观性等四项原则,财政科技取出绩效评价则是根据已确定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财政科技支出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分析,形成绩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姜玉洪  陈霞 《北方论丛》2002,2(3):47-51
印度独立以来,为解决快速发展问题,实现赶越,曾选择了动员体制的现代化路线,但因种种矛盾,近年来又开始向自由市场经济转轨.但印度社会的深层结构并未从根本上发生变革,其现代化诉求无法与传统社会关系隔断联系,因此其科技进步模式的建构仍然打上了动员体制的深刻烙印.尽管印度的科技进步成绩斐然,但这种科技政策的实施显示出科技进步与社会改革的不同步性和脱节性,这种战略性的错位将有可能引发全面的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7.
论金融监管--契约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忽视了20世纪30年代之前金融监管思想与实践的漫长演进过程,从而可能割裂了金融监管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研究视角拓展到金融监管的初级阶段,则可发现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监管实际上是由国家介入的金融交易履约机制,是履约机制外化的一种方式和分工细化的结果。作为金融交易履约机制,金融监管应包括国家、行会类组织、金融交易契约自身三个不同层面,而不仅是一般所理解的由国家主观制定的金融监管。而国家在履约机制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金融行业的特点,使国家介入的金融监管成为最主要的金融交易履约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贵  王好 《河北学刊》2002,22(2):9-12
探究科技风险投资的特殊规律 ,阐明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和风险投资的特点 ,找出影响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运行的因素 ,提出适合我国且符合国际规则的风险投资模式 ;研究系统中各类组织机构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对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进行相应的系统分析 ,从而提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创业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蕴涵着价值的社会事业.科学技术的正面价值包括物质文明价值、精神文明价值、政治文明价值、生态文明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等;科学技术负面价值既表现在对物质文明的损害,又表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危害.实现对科学技术价值的合理利用,应树立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大协调发展观,建立科学技术运用的社会控制机制,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人、自然和社会的综合协调.  相似文献   

20.
朱双庆  黄志斌 《江淮论坛》2010,(4):11-14,59
公司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技术入股型公司绿色化,旨在实现节能减排。在技术入股型公司绿色化的进程中,首先应该消化吸收绿色入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最终建立技术入股型公司绿色技术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