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维之死,曾被称为“中国文化史世纪之谜”,解读者众,以至有人还专门编了一本《王国维之死》的专著,但迄今也没有一个以足够的证据和雄辩的推理做支撑、让所有关心与讨论这一事件的人都心悦诚服的看法。不过,在20、21世纪的转换年头,蔡仲德先生连续写作了四篇文章,论定王国维  相似文献   

2.
郭春牛 《理论界》2010,(2):118-119
一代国学大师于1927年自投于颐和园昆明湖,关于王国维的死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公案",学界亦对其死因进行了诸多猜测与推断,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前人所提出的各种关于王国维死因的各种学说进行剖析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对王国维的自杀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兹篇文字,为陈寅恪悼王国维词作注。随诗注一一指出:寅恪此诗并序,实仿效唐代白居易与陈鸿共撰之《长恨歌》及《传》,而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1924年,即所谓"中元甲子",为关键之一年;此前清室中人暨遗老遗少,尚寄望于复辟;此后则知为"坐守寒灰"。而王国维自沉,与此心境之转变有关。就其时之时势而论,观堂自沉,实为代宣统皇帝溥仪"受戈",欲令北伐军"引甲而退七十里",甚至"引甲而归",以求能保全"吾君"溥仪。而寅恪之立场,与王国维相近,故能于王国维之政治立场有同情之理解。  相似文献   

4.
刘开云 《江汉论坛》2007,(10):92-95
130年前(1877年12月3日),王国维降生于浙江海宁.80年前的端午节前夕(1927年农历5月初3),身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的王国维先生纵身投入颐和园昆明湖,追随屈原而去,一颗璀璨耀眼的学术巨星就这样陨落了.两年后(1929年),学术巨擘陈寅恪先生撰写祭奠碑文,盛赞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言而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乃是那个时代王国维、陈寅恪、蔡元培、胡适、鲁迅等先生所崇尚和践履的学术精神,亦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5.
戚真赫 《文史哲》2007,3(6):95-113
王国维美学以及学术研究的主体和根本目的是探究生存的本质内涵,其探究所注重的是终极、永恒、本体的问题,所谓"探其本"、"第一义"、"世界人生之根本"、"宇宙人生之真理"、"人人所有之问题,而人人未解决之大问题",这一层面为王国维学术与美学研究的根本所在,是其本原与始基层面。王国维学术与美学的研究即是基于对存在本质的深层悟解与认知。这一存在之本在王国维不同美学板块、理念和学说中又有不同的延展和阐释。探讨王国维美学的现代性也必须从其美学之本进入,王国维美学的现代性转型正在于其美学之本的转换,即王国维美学与现代性的关联是立足于根本处、"第一义"处,是在本原与始基层面上的关联。王国维美学现代性转型的意义不仅在于美学、文学等学科方面的意义,更在于其突破传统道德伦理的视界与理路而进入生存本体层面的探究和立论,在于其立论基础的转化。这才是王国维美学现代性转型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在1903年至1907年间发表了五篇与美育有关的重要文章,使得具有本土特色的美育概念已初具框架,但民国年间他在这方面的影响寥寥。佛雏先生对王国维的著述做了大量的辑佚和辨正的工作,肯定了王国维对美育的首倡之功。但在这些美育佚文是因"失名"还是"失收"而导致其散佚的问题上仍有必要进一步确认。对于既有材料的新发现,既可以对王国维首倡美育之功一度遭到冷落的原因予以申明,又肯定了王国维最早做出的学术贡献已足以为中国美育开一代之风气,引世纪之新潮。  相似文献   

7.
坚实的建构需要深刻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对于中国来说,有数千年的历史.学术史研究.前人大体沿循两条路径:一是"因书求学",侧重于从文献的传衍揭示学术的脉络,如章学诚<校雠通义>;二是"因人求学",重视个案研究,强调学术在学人之间的传承,如黄宗羲<明儒学案>.黄宗羲首创"学案体",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给予了很高评价,说"中国之有'学术史'自此始也."黄宗羲之后,学术史作为显学在清末民初勃兴,出现了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王国维、罗振玉、夏曾佑、廖平、皮锡瑞等一批学术大家.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5,(10):84-92
在王国维"境界"说的界定中,出现过"世界说"、"形象说"、"理念说"、"精神层次说"、"感受说"与"内美说",尽管各说体现了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受"意境"界定的影响,使得"境界"与"意境"不分,导致不明"境界"说的生命论特征。同时,诸定义只能部分解释王国维的"境界"用法,未能达到通释目的,显见定义不当。其实,王国维的"境界"可释为"生命之敞亮",建构了一个"以生命为本"的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诗学崇尚感悟的特点,该著提出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大都与感悟有关:"赤子之心",探讨感悟主体的心胸问题;"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探讨感悟过程"悟入"与"悟出"两端;"三种之境界",探讨感悟过程中由渐悟到顿悟的三个阶段;"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探讨感悟凝聚的两种艺术形态。王国维以直觉论为理论基础,以境界营造为理论指归,从感悟主体、感悟过程、感悟形态等几个维度,初步搭建起了充满现代意义的感悟诗学的理论间架。  相似文献   

10.
"第三代诗人"的文化认同与诗歌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代际称谓,"第三代诗人"以叛逆的姿态颠覆了朦胧诗人的诗坛主体地位,实现了诗歌观念从精英到平民的位移,同时,也把自己绑赴"刑场",宣告了诗人之死.比起诗歌观念的叛逆来说,诗人之死的震动性和影响力更大、更持久.它几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命名.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对死亡的解释可谓多矣,但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却能在众多的死亡哲学中独树一帜,原因就在于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领会死亡的.存在论上的死亡不是一个事件,而是此在从存在之日起就开始承担起来的存在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在的生存既可以说是"去存在",也可以说是"去死",但是"去死"并不意味着去实现死这种可能性,而是在对死的领会中,领会此在自身,进而让死亡之光亮烛照生存之道路.  相似文献   

12.
古往今来对死亡的解释可谓多矣,但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却能在众多的死亡哲学中独树一帜,原因就在于海德格尔是从存在论的角度来领会死亡的.存在论上的死亡不是一个事件,而是此在从存在之日起就开始承担起来的存在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在的生存既可以说是"去存在",也可以说是"去死",但是"去死"并不意味着去实现死这种可能性,而是在对死的领会中,领会此在自身,进而让死亡之光亮烛照生存之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之死与叔本华哲学单世联1927年6月2日,在学问事业上正如日中天的王国维先生,以51岁的盛年在北京昆明湖自沉身死。没有令山河变色,没有使历史改观,却仿佛是一石投湖,在近代知识分子本已不宁静的心灵上又增加了几许波纹,叹惜、哀挽,迢思……即使今天,...  相似文献   

14.
彭玉平 《文史哲》2012,(3):37-45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20世纪文论学术史的热点话题,在中西学术传统中追源溯流,在古今流变中考量其内涵,成为学术史的核心内容。而王国维本身在早期译著中所使用的"境界"一词及其内涵的变化,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形成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则素不受重视。王国维在早年翻译的数部日人著作中,"境界"既可以指称地理之边境边界,也可以指称知识的范围,也有作为等级、状态来使用的情况。王国维自己也在文章或著述中,以等级、状态、范围作为"境界"的基本内涵。"境界"说的最终形成,不能脱离王国维自身使用"境界"一词的语源及其发展。"境界"说的内涵及其与传统诗学的关系也只有在《人间词话》的具体语境中,才能得到切实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死所"这个概念,不仅指人死时的空间处所,也包括人死时的时间选择,更涵括赴死的原则与精神信仰在内.李贽所追求的"死所",关键在凸显自我主体的意志,即便生死大事,亦要自我来掌控.李贽的生死现主要是"无生死"之佛说:而李贽自杀的根本原因则是求"烈烈之名".  相似文献   

16.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不仅在哲学、美学、词曲、史学、考古学等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在教育学方面亦有不凡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探究和借鉴.王国维教育思想的三大精髓为: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完全之人物";知识教育提高到"皆有裨于人类之生存福祉"的高度;大学是自由研究学术之场所.王国维对"四育"相互关系的阐述以及他关于知识教育的论述表现出超越时代的先进性,为中国近现代基础教育的兴起做了理论奠基.当代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思想亦吸取了他教育理念的精华.  相似文献   

17.
李伟 《河北学刊》2005,25(4):120-125
由康德哲学所开示的"经验"与"超验"的"二向度"致思理路是个重大的哲学问题,也是中西思想文化、学术命意相对待的关捩所在.以此反观诸如王元化对黑格尔、卢梭的反思,张世英"新哲学"的"本体僭越",王国维"哲学之困"的致思根源等都会给人以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贯中西的近代学者王国维从思想和方法论两个层面,揭开了20世纪中国美育思想现代性探索的序幕.王国维的"无用之用"说、"古雅"说以及他融贯中西古今、讲求现实关怀的美育研究方法,是当下美育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而且,王国维自始至终将美育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注重美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对当世的有效性,这使其美育思想有着很强的现代性价值和当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王国维"文艺是天才游戏之事业"命题的本来面目作出的一种解读.本文的看法是:王国维的文艺游戏说乃是针对我国传统文艺的实用功利观念而发.文艺是游戏,其实质是势力之欲的发表;文艺是天才游戏,其性质是可爱玩而不可利用.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诗学的先驱.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现代之交诗学转型的重要历史时刻,如何在中国传统诗学与西方诗学的碰撞与融合之中再造中国现代诗学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学的一个核心主题.19世纪中后叶的文学革命已经开启了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诗学转型,而深厚的中西学术素养,毕生以学术为己任的执着追求,使王国维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近现代之交包括诗学在内的现代学术转型的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