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需要在于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相互比照中加以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无论是在哲学理论形态的建构还是在哲学研究范式的更新上,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中国化"的理解方式,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独特经验,辨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西方哲学中国化的异同,从而为西方哲学中国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直是我国哲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领域之一。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微观个案研究,因为通过微观研究可以总结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具体内在机制和规律,从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明诗博士的专著《冯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较大成绩的  相似文献   

3.
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探讨建构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它主要表现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前提性问题是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应着眼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总体性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立场,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凸现民族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在建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中,应当认真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准确地捕捉时代性问题并给出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条主义是执迷于自我的主观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根本对立.历史经验表明,奉行教条主义,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必须旗帜鲜明地与教条主义进行划界,坚定不移地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时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排除洋教条迷信和文本崇拜这两种倾向的干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为中心,如此才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何以可能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命题是否成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如何实现则决定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基本精神是否会流失,是否会教条化、简单化和庸俗化.前者更为根本,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延伸,两者相互联系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问题.一切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争论、怀疑、困惑、误解和错误结论都因此一问题所引发,一切相关的研究也只有在这一问题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之基础上才可以顺利进行.本文对这一基本问题的界定是否合理及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均给出了初步的答案;在所提的历史、比较、个案和解释学四种研究方法中,认为解释学似更为恰切.  相似文献   

6.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关联概念群的初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过程产生了复杂的分化现象,这一现象表现为在深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实质的进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相互关联的概念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三组相关联概念都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的概念表述或表达方式表明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和目标,不能混淆,更不能替代。对相互关联概念的辨析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备了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内部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对这些概念进行严格分类和界定,有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域和方法论视野。  相似文献   

7.
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迫切需要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民生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科学揭示民生的含义、内容、实质和实现途径的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置于民生的架构内来加以审视,清晰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中国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向互动逻辑。只有深入研究民生问题,才能建构起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等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事关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什么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是我们受限必须弄明白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理清这两个问题,以更好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中国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目前重要的一个学术研究方向。但是,现在流行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解成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具体实践的提法,只是一种实践化和工具化,因而只是一种外化和表面化,而问题的实质却在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根本不可能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正确解读和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并在理论研究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思维方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思维方式,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钥匙,可以为我们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南,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丰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传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将为后工业时代全球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哲学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西方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所面对的哲学困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哲学悖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维度缺失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客体间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代性问题。基于对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进行梳理,同时对其偏颇之处进行了评析,以期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出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首创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完满典范.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并进一步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文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都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人们在讨论过程中却往往将两者混淆起来,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诸多困惑。文章从学科分类、命题意蕴、学术旨趣、侧重内容、研究范式和有无基本问题等六个方面对两者区分的必要性及两者的区别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析。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17.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实现这一基本原则,关键在于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实际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探索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永葆这一活力源泉,关键在于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强固这一根本保证,关键在于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创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坚持、发展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解决了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实践存在论”是近年出现在美学、文艺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本体观。这种本体观曲解和泛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并将其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等同,由此组合成“实践存在论”。“实践存在论美学”建立在“实践本体论”或“主体性实践哲学”基础上,与西方“实践派”理论和国内“实践美学”有着内在关联,其本质在于以西方存在主义存在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及其历史观。以此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具体成果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突破,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探索,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