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原住/传统民族利用土地及资源的文化实践存在关联。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文化如何与景观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如何以有助于生态系统持续更新的方式塑造景观。本文考察了传统知识和传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意义。我们首先介绍了一种至关重要的传统生态实践:自然演替管理,尤其是利用火而实施的自然演替管理。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加拿大北部地区的泰加林生态系统中原住居民——主要是安大略西北部的奥吉布瓦人——利用火进行自然演替管理的例子。他们的传统实践与文化景观,促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生物多样性,并提供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机制的范例。向传统管理制度学习,这对拓宽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非常重要;这些目标能帮助当地人获得可持续的谋生手段。在保护传统价值和支撑当地人维生需要的诸多景观中,文化景观这种透镜,为理解何以在可持续的森林管理中多重目标(木材生产、非木材林产品、保护区和旅游)最为重要,提供了一种机制。使用更为宽泛、包容更广的保护定义和设定多重性、综合性的目标,有助于协调当地人维生需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期所辑多为 2 0 0 2年 5月 2 7、2 8两日在巴黎教科文总部举行的研讨会上首次提交的论文。那次会议是由“自然的占用和社会化”课题组召集 ,并得到法国科研中心、联合国“地方和原住民知识体系”项目的支持。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生态学家济济一堂 ,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探讨原住民知识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自从当地和原住民的传统生态知识在《生物多样性公约》2 1款中得到首肯 ,他们在管理其自然资源方面的角色已取得国际上的承认。不过 ,让不在权力中心的人到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发言 ,跟让舞台自己去讲述它们的故事、把握它…  相似文献   

3.
濒危语言 濒危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0年代 ,全世界濒危语言和语言多样性丧失的问题 ,成为突出问题 ,由此引发了语言学界记录和复兴濒于灭绝的语言的兴趣。同时 ,语言多样性的危机明显是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更大危机的一部分。研究表明 ,生命多样性的各种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相互交叉 ,相互联系 ,相互支持 ,在不同层面上丧失多样性的因果关系也是相互关联的。传统生态学知识就认为语言和环境密切相联。许多组织和活动都起来保护世界语言 ,促进以“生物文化多样性”的方式维持生命多样性。 2 1世纪之初 ,我们应该回顾过去在研究和政策方面的成绩 ,探察语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应对语言濒危问题的特点 ;也要考虑促使科学与包括艺术在内的其他交流方式的结合 ,以便广泛传播这一信息。  相似文献   

4.
当前文化研究若干前沿问题论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建宁 《河北学刊》2006,26(3):148-153
在当前的文化讨论中,关于文化多样性、和谐文化和振兴国学三个问题尤为令人瞩目。其中,文化多样性关涉到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选择问题,和谐文化涉及到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问题,振兴国学关涉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问题。本文对这三个当前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分别展开论述,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聚居地既是一个自然地域又是一个文化属地,实际涵盖着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与自然之间持续的相互关系。该区域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特征,以及在此特征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生态文化决定了当地维持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自然资源的管理一直是保护区的工作重点,它涉及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问题。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都反映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对于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二者协同保护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只是专家需要考虑的问题吗?实际从事保护工作的人,他们的实践知识是否有助于我们所要实现的转变?如果是这样,如何做到这一点?本文对马拉沁种群的保护进行了个案研究。马拉沁种群是生活在法国大西洋沿岸湿地的一种母牛,现存数量已经很少。我们所采用的分析视角是:这一种群是融合多种知识形式的生物体,即各种相关人士学习的媒介。它充当这一角色是因为这些相关人士在保护这一种群时所进行的对话,因为他们作为饲养者身处其境,从而使他们改变了对这种“有益动物”的看法。这一强壮耐劳、适应了粗放饲养的种群已逐渐使饲养者改变了以前集约饲养的观念,使他们重新思考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湿地地区和自然保护的关系问题。它使饲养者重新建立了彼此之间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在这一意义上,马拉沁种群是湿地地区的饲养者重新建立个人和集体归属感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延伸,各国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来看,现有涉及文化多样性定量测度的实证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大多基于特定文化产业的分析,少有探讨一国整体的文化多样性研究;二是现有研究只考虑了种类数或均衡度两个方面,很少涉及差异性的度量;三是研究的重点多是分析市场竞争、行业集中度、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等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很少实证研究贸易自由化、文化产品贸易、信息技术发展等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利用一国所有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综合测度各国的文化多样性程度,进一步探讨一国整体文化多样性演变,对比分析各国文化多样性程度的变化等问题将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唐代士人的流迁与北方文化南传之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在唐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聚集了大批的北方士人,他们在当地发展生产、移风易俗,传播了儒家文化,改变了当地民风;他们在当地教书授徒、著书立说,传播了北方文化,影响了南方文风;他们与当地士人的交往,促进了北方文化的渗透,增进了南方人士对北方文化的认同;他们还通过入幕为佐的方式,加强了南北文化的交流,拓展了北方文化南传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侗族人民在长期利用当地生物资源过程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而这些传统文化和知识又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侗族糯禾文化、民族医药、饮食文化习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文化等传统知识对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对糯稻遗传多样性有保护作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可以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促进传统知识的利用和惠益共享。  相似文献   

10.
作为现代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是公民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注重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平等分享文化发展成果一直是法国国家文化管理和服务的中心内容。在长期的文化实践中,法国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政策,积累了丰富的保障公民平等分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际层面进行的、关于地理标志(GI)保护的争论与磋商,直接影响到被称为“乡土特产”的地方农产品和食品。除了地理标志保护体系的基本原则即保护此类产品的冠名权,以及该体系所包含的法律和经济因素之外,关于此类产品的新问题被提了出来,这些问题牵涉到农业生产的多样化与可持续发展。在一个有利的环境中,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和这些产品联系在一起的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此种争论关系到这些乡土资源在我们社会中的地位与未来,以及地理标志是否有助于保持这种多样性。通过地理标志体系保护地方和传统产品,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帮助保持生物多样性,即国内动物种类、植物品种、微生物生态系统和景观。既然共有的知识与实践支持着那些受保护的资源,这也是保持共有的知识与实践的一种正规方式。对这些因素的注意,提供了一个以不同角度思考农业问题的机会,并引导我们提出创造性处理地方产品问题的方式。采自法国的一些例子有助于说明,在地理标志保护、文化生物多样性和地方性知识之间,能够以何种方式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12.
聂安祥 《兰州学刊》2006,(7):115-118
本文主要是从非制度的角度讨论了关于治理、全球治理与公民社会的互动关系,其中主要对全球公民和全球治理展开论述。讨论了全球公民社会背景下的全球治理的文化认同的可能性的通道。最后提出了全球治理前景中一些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的马罗沃泻湖方圆约700平方公里,四周环绕着两道堡礁和新乔治亚群岛高耸的火山岛,地形独特。1980年代以来,一些外国公司到马罗沃开采礁石和雨林资源,与此同时,马罗沃泻湖及其周边陆地成为国际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根据习惯法,马罗沃泻湖及其周边陆地归当地部落群所有。几十年来,当地部落群和渔业公司、林业公司以及国际保护组织打了各种交道,其目的不外是维护他们对资源的优先控制权,这样的权利来自古老而极灵活的土地和海域保有权。为了记录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度和传统的环境知识,马罗沃的部落首领和其他领导人也发起并支持社会科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在该地区进行学术研究。本文论述马罗沃泻湖近年来本地发展计划与外来的生物多样性管理计划之间的交互作用,指出在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分类过程中,应加强土法与科学方法之间的对话。本文的结论是:当本土知识与非本土知识遭遇,两相融合的可能性至少不低于两相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问题,开始被人们重视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以前有没有唯物史观,以及唯物史观理论来源指的是哪些思想遗产的问题。现在,有关这方面的一些著作通常是把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观点、以及黑格尔的历史观等等,作为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有的还把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法国革命史的研究也包括进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城市化而来的多样化变迁,对过去国家垄断需求满足的体制和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此为公民社会的滋生、发育和成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仔细探究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城市化进程,不难发现,不仅卷入城市化的人群庞大,而且方式多样,从而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公民社会实践,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一些原先没有的民间社会组织涌现,以满足多样化城市化人群的多样性需求,比如由农村流动人口自己组织的维权组织、商会、同乡会,还有一些城市居民组建了一些民间组织,去帮助作为弱势人群的农民工如何适应城市社会,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日益增多的民间组织首先是弥补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带来的服务失缺,因此更多的是与政府合作;其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获得与政府、企业老板和城市居民有一定对话能力,以更好促进利益均衡和社会公正.正是在这样的带有一定张力的合作中,展现出城市化中的公民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现行体制的局限以及中国公民社会实践时间短等原因,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还比较缓慢,还没有成型.不管如何,公民社会实践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曲伟杰 《河北学刊》2012,32(2):228-231
西方民主社会的日益多元化导致了内部排斥,它打破了民主制是最能平等尊重并维护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政治制度的理论承诺。内部排斥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不平等以及长期形成的习惯性偏见与多元文化的差异这两个方面。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沃尔泽强调公民参与和各种地方性社群自治的重要性,而政府在提供社会福利和保护多样性的少数文化群体等问题上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IMPECT(泰国山地间多民族教育与文化协会)是一个总部设在清迈的原住民组织,它致力于使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权利得到承认,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能够使用和学习自己的语言,维护自己的文化。IMPECT在学龄前儿童和在校的青少年儿童中间开展了多个教育计划;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IMPECT正逐渐储备原住领导层保护原住民族文化和原住知识的能力。此外,IMPECT还是IKAP网络的主持人,这个网络在东南亚大陆山地的六个国家中为多个原住专题网络提供支持。IMPECT还是泰国的几个参与IKAP活动的族群网络的主力支持者。IKAP已经运用ACBC的方法,即确认民族文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此举针锋相对地回应了外来者认为传统的山地文化具有破坏性的思维定式。ACBC再次拿出原住实践者证明其知识和智慧的证据,提升了作为环境监管者的山地社会的文化价值和实践价值。这种方法不是怀着浪漫情绪去怀旧,而是触及人类生活的核心、认同的核心,一个群体要生存下去、为自己的生活赋予某种意义的欲念的核心,这个核心是外来文化和语言所无法替代的。IKAP的联络活动主要针对原住知识问题;原住知识指的是原住民族的知识遗产和习惯,这种知识遗产和习惯保障了当地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财富,不仅对当地的社群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人类的生存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多样性问题与全球化进程密切相关,把社会生产方式的结构和全球化进程相联系起来考虑,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就关涉对现实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选择,以及另一种全球化模式的可能性等问题。在当代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文化;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文化;以抵抗全球化压力为基础的激进文化等等。这四种文化形态在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条件下产生多种形式的组合,从而形成十分丰富复杂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生态,由此产生的意义也是复杂的、多样的和具体的。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矛盾结构:地方主义、民族主义要求与全球化趋势的矛盾;生态危机、伦理危机与发展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诉求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产的一部分,本土化在全球化运动中他者化的机制中成为全球化运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特殊的共同性。人性的共同性和现代性的共同性可以协调起来,使得文化多样性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中得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中国,公民文化发展还不成熟、不完善,处于"初始"阶段.它具有如下特征:作为公民文化发展载体的公民社会发展不成熟、人们的民主法治素质存在稚嫩性与不平衡性、公民参与形式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并存、公民文化的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在公民文化发展的"初始"阶段,我们要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为促进公民文化的发展提供成熟的平台与基础;要做好传统文化中优秀公民文化资源的发掘、继承工作;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众的民主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加强民主技能的训练,提高公众的理性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时代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议题之一,但相关论述多是主张的宣示和立场的表达,更多的理论与历史内容并未充分展开。基于中国文化立场并结合全球文化实践来看,有三个问题最为重要。一是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结构,包括事实与价值、存在与变迁、文化间与文化内、伦理与政治等方面。二是多样性的历史展开,包括各种文化的自我肯定、对不同文化的欣赏以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三是如何提炼中国特色的"文化多样论",这里至少就包括文化包容、文化自谦、文化冲突和政治对话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