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暑假就要到啦!这可是同学们最放松、最快乐的日子,大家可以尽情地游玩。有人说夏天是童年的,因为夏天有暑假嘛。但是,假期中的游玩一定要注意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任何快乐可言。那么,暑假怎样玩得安全呢?  相似文献   

2.
活着     
毕淑敏 《可乐》2008,(8):75-75
生命是一个中性的存在。它是既可以涂写痛苦也可以泼洒快乐的一幅白绢。在我们的生命里面,寻找安全,是集体无意识的顽强表现。生命存活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什么?城里孩子说:"这还不简单吗?就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陈青 《社区》2004,(16):54-54
一年一次的暑假又开始了,这一两个月本应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快乐时光。可惜的是,许多家长不但未能善用此机会,给孩子安排一个既健康又有意义的假期,反而放任孩子吃喝玩乐。待返校后,很容易发现学生体重猛增或骤减,有些人则出现精神萎靡、行为偏差,使原本美好的假期,失去了意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假期“综合症”呢?饮食不当,体重不正常增减损害健康有些家长会利用假期,让孩子多吃滋补品及高蛋白食品,但孩子在放假期间,不必担心考试的压力,脑力消耗减轻,加上生活重心以居家为主,体力活动量势必也减少,若补充过多营养,很快就会发胖,埋…  相似文献   

4.
三年前仲秋的一天,我们参加了一次让人难忘的家教研讨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几位母亲的谈话曾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一位中年妇女对身边一位稍年轻些的母亲说:“假如让你再生一胎,要不?”这位年轻母亲几乎不假思索就回答:“不要,打死也不要!”让人意外的是,年轻母亲刚说完,周围的几个人竟随声附和:“可不,现在的孩子太难带!”“心扒给他们,也感动不了他们!”这使我们十分震惊。早就听说过欧美、日本一些年轻夫妇不要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原因是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对生儿育女承担责任,而眼前这些母亲们不同。事后,我们采访了这些母亲,得知她们绝不是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她们都非常喜爱孩子,对抚养孩子也都十分尽责。她们之所以不想再要孩子,是孩子伤透了她们的心。那么,孩子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5.
风靡世界的<哈里·波特>的出现,给世界各国的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也给中国的儿童文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是快乐?怎样从文学的角度给孩子们真正的快乐?在转变创作观念的同时,在创作实践中怎样真正实现"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玩"这样一个目标,从而真正回归儿童文学创作的本位,让儿童文学真正成为快乐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快乐的暑假生活来到了,你可别光想着玩。知道吗?一个多月的暑假生活,也是作文素材的宝库。只要你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到处都有写不尽的故事,到处都有跳跃的灵感。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中小学生假期普遍存在着因父母上班而无人管的现象,于是父母用要么送孩子上补习班,要么将孩子关在家里的办法来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而这些作法都使辛苦一学期的学生无法享受假期生活的轻松与快乐,学生普遍感到压抑与无聊,但几乎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渴望能出去旅游一趟,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所以针对这种旅游消费需求进行市场开发将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挖掘这一潜在旅游消费市场时,旅游产品的设计要重点突出教育性,提供的旅游服务要重点保证安全性,旅游收费要尽量的优惠。本文对此消费市场的开发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伤鸽     
向往自由是鸟类的本性,也许正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鸟类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选择了广阔的蓝天。——题记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句“种花养鸟一场空”的谚语。“花空”是因为花开花谢人一无所获;“鸟空”是因为鸟不甘于人类的拘束,要么逃离人类的手掌;要么以死寻求解脱,最后人一无所获。暑假里,一只鸽子飞到我家院中,正好被我们兄弟几个逮住。为了防止它飞走,我们残忍地剪断了它的一段羽翅,把它养在了院中。我们以为这样做可以给它足够的空间与自由,可以让它成为我们的宠物。可是我们错了。  相似文献   

9.
体验快乐     
上学的孩子,常常是多了些烦恼,少了些快乐。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该激发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充分地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一、幽默之后,快乐无比如于永正老师在上《脱险记》中杂草被化学除草剂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4,(8):31-31
乐观者不长寿? 乐观外向型 这是一项最令人惊讶的发现:快乐型的人通常死得更早。加州大学的研究者们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小时候被父母和老师认定为更快乐、更有幽默感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活得不如其他人长。  相似文献   

11.
正一位资深教育家曾说:你的课堂让孩子有一种幸福感吗?你的课堂富有文化吗?你的课堂充满激情和智慧吗?你的课堂影响着孩子的变化和发展吗?教授的阐释给我们提出了一种课堂教学的境界,那就是: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并因课堂的文化特色、激情四溢和充满睿智,学生能不受到感染而健康发展吗?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达到这种境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语文、享受快乐、享受幸福从而茁壮成长呢?笔者从多年  相似文献   

12.
韦钦国 《中华魂》2014,(12):54-54
正当下中国,很多家长都向孩子灌输一种所谓的成功教育观念——希望孩子长大后"当大官、发大财"。为了这一目标,不惜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指出,应倡导"超功利"的家庭教育每个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当总统,怎么可能?一个国家就一个总统。让孩子快乐地长大,长大后能  相似文献   

13.
周洪 《社区》2002,(16):30-31
宁要快乐的傻子,不要忧郁的天才。幸好闺女既不优秀,更不天才。要是她从小就成了韩寒那样的天才少年,被出版社的编辑和报社的记者烤熟了,再捧在手里吹着,放在嘴里啃着,快乐离她只怕有不止三重门了。造就出天才韩寒,是媒体的成功,父母的失败。我的教育方针:宁要快乐的傻子,不要忧郁的天才。望子成龙,万恶之源。望子成龙的父母,是一心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儿女的痛苦之上。闺女诞生前后,我也曾经望子成龙。当然,我还望子快乐。我是望子成龙加快乐。后来又想,这不是贪得无厌么?凭什么这样的好事要落在我头上?现实告诉我,想要成龙,就要牺牲孩子…  相似文献   

14.
2006即将散场。这是怎样的一年?结婚年?恨嫁年?狂欢年?还是倒霉的一年?我们梳理2006年发生的一些大小事件,挑选出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一年来的喧嚣纷扰,都在这些词汇中尘埃落定。无论和谐社会的提出,还是世界杯狂欢;无论过劳死,还是“欣弗事件”,说到底,快乐健康是人们永恒的追求。2006,是我们努力接近快乐的一年。  相似文献   

15.
张:刚才提到你的孩子在法国读初一,他的整个学习过程,你有何感受?孩子与你交流时谈到学校、老师、同学,是什么样的情况? 宋:讲孩子,自然而然带着自己的角色。怎么做父亲?做父亲是快乐的。从孩  相似文献   

16.
刘毅  非姚 《社区》2008,(24):22-23
7月,充满阳光和欢笑的多彩暑假来I临了,在小朋友们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很多家长却眉头紧锁。“又放假了,我们要上班,爷爷奶奶又不在身边,把孩子一个人关在家里实在不放心,每天去学英语就又不是假期了。可是,把他送到哪里去呢?”一到假期,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的假期安排发愁。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又能得到充分休息的假期,一直是许多家长感到头痛的问题。的确,放假了,小朋友们要被“托管”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听说民间有一种背心,穿上它,人就会变得快乐。于是,他装扮成商人,来到民间寻找。他询问了几个人,结果发现大家都有自己的烦恼。国王很疑(yí)惑(huò):“难道这世上就没有快乐的人吗?”这时,一个老头儿过来,说“:山上有个孩子,他每天都哼(hēng)着歌在山上放羊,从来没看到过他有什么心烦的事情,他应该是个快乐的人。”国王听后,迅速来到山上。果真,山上有个少年,穿着破旧的衣衫,皮肤被太阳晒得黝(yǒu)黑黝黑的。他正赶着羊群,快乐地哼着歌曲。国王来到这个少年的面前,说“:你觉得自己快乐吗?”少年的声音响亮如钟:“快乐…  相似文献   

18.
每年高考总会有一部分考生作文得分在三类下。究其原因,要么审题不准,要么字数不足,要么结构散乱,要么书写潦草,或者几种情况兼而有之。下面就2007年安徽高考中一篇三类文加以分析,并提出升格措施。以便对备考2008的考生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林文强 《源流》2011,(17):1
这个漫长的暑假,我还是有一些零碎的快乐的。我的宝贝女儿被她心仪的大学国际新闻专业录取,在我写完卷首语的这个晚上,她就要离开撒了19年娇的家赴校报到了。一位在扬州的博友扣子问我,有没有一丝丝不舍?我装出一副毫不在乎的坚强模样,引来了扣子的偷笑。回头看看女  相似文献   

20.
直到不久以前,我们对环境问题一直不够重视,甚至不承认存在生态问题,因此落后了。扎格拉金(В.В.Заглапин)写道:“正象其他大部分全球性问题一样,首先谈论生态问题,而且是惊慌不安地谈论的,是西方科学界。我们是怎样对待这方面工作的呢?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宣称这一切全是资产阶级的宣传,目的在于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