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向红  王玉凌 《职业》2007,(36):74-75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传递着情感.……  相似文献   

2.
雷涛  来志玉 《现代交际》2013,(11):147-147
音乐是开启人智慧的钥匙,通过音乐艺术的感染,能起到教育、审美、愉悦的功能。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小学音乐律动活动是非常受低年级学生欢迎和喜欢的音乐活动,学生跟着音乐或节奏做有规律的简单模仿动作是律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变枯燥的知识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符合小学生好玩的心理特征。每位学生都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有负担,师生关系融洽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喜欢上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接受音乐教育,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因此,律动在音乐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下的幼儿音乐教育力求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审美为核心,以幼儿感受愉悦并积极主动地参加音乐游戏活动为出发点,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积极的审美情趣以及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美育这种教育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当代音乐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文中主要就审美教育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实现高中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途径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此篇论文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雨果的这句名言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即音乐教育不光是培养音乐家,而对培养全面的创造型人才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让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全民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既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而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职教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音乐教育中应注重音乐教育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体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刘艳平 《职业》2007,(12):51
职教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音乐教育中应注重音乐教育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体现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和享受美的过程,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着情感,传递着情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工具,是知识、心理和情感相互交织,并相互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是任何其他教学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学习语言艺术的目的就是使这一交流工具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梁幼林 《职业时空》2008,4(9):20-20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情感被称为是音乐教学中的灵魂。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因此,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课程之一。教师为了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课堂中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中外音乐作品,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近些年来,。新生入学的专业水平比以往大有下降,学生的音乐基础和文化素质浅薄,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十分有限,难以接受,缺乏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内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艳红 《职业时空》2008,4(7):98-99
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它包括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态度、审美习惯等方面审美修养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已逐渐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1.
音乐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些特征对人的情感有着净化、淘冶的作用,而今天的音乐教育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寻下,是以发展学生的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对学生进行音乐的审美教育与人格培养。因此,音乐教育是两者的互相统一相互结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本质在于教学的合规律性和独特性。音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体验、音乐欣赏为主从而启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性,通过音乐情感体验等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运用情感的方法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运用美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作用于人们听觉的艺术,对于音乐的审美聆听是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普及的主要途径。音乐通过闻其声而留其影、感其形、晓其韵,同样,对于音乐教学说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聆听能力十分重要,本文因此对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成美能力的论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为视角,对世界上的几种优秀的音乐教学法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以其能找到和借鉴适合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学法,以促进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从而提高我国儿童的审美能力,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儿童的情商。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音乐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手段。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高校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代表作《祝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对这部作品的翻译应该是一个审美再现的过程。本文试从形象刻画、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讽刺手法的运用四个方面讨论杨宪益夫妇的译本如何再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从而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7.
论学校德育的审美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的德育是有效的德育.通过审美渗透来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是一种有价值的思路.学校德育审美渗透是以审美人文精神为指导,以实现人文关怀价值为目的的一种德育理念.是将美的规律、美的体验、美的精神、美的创造、美的境界等贯穿于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环境、评价等各个环节,将德育的过程变成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自身的过程,变成对人生美的追求、欣赏、表现和创造的过程.它的依据在于人类趋美的天性、美善价值同一性、审美的育德功能以及德育所内蕴的人文关怀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音乐鉴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审美实践机会,是学生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格调当中理解音乐的内容、形式、哲理的美。音乐审美教育要求欣赏者必须能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做到泾渭分明,崇仰真善美的,摒弃假恶丑的。  相似文献   

19.
音乐的审美教育是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自身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能够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对教材中的审美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音乐鉴赏为媒介,来进行音乐体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音乐教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实践。但是,我国学校中的音乐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以探析学校音乐鉴赏的教学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音乐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