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学生们感叹作文难写,往往就是手头缺少素材,归根结底,是学生的积累不够。那么学生的写作素材从何而来呢?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源于生活,哪里有生活,哪里就贮存着丰富的材料,只要你善于发现和挖掘;二是源于书本,书本上很多文章中的事物和语言,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并且要求“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文:”我认为要落实此精神,必须进行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是指在学生天赋所能及的范围内极大地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充满写作的激情和创作的欲望、本文试以我的一堂作文公开课《我想唱首歌》为例,谈谈教学中我是如何拓宽学生思路,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言之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乃是封闭式作文教学和作文的条条框框限制所致,学生缺乏丰富的习作素材。为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我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收到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只要开放作文教学,就能增强学生习作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着“作文难,一见作文心就烦”的现象。在这样情况下,学生写作很容易走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界,使作文成了学生的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笔者认为,教师如果能够善于引导学生从积累写作材料入手,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了。古人云:厚积而薄发,就是强调积累是作文的先决条件。学生在课堂上、课本上所学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加强作文积累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标在谈到作文教学原则时说:作文教学“坚持从内容人手”。“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6.
学生怕作文,总感到写不好,主要症结在于没素材可选,于是只好东拼两凑甚至抄袭。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既缺乏想象力,又失去了小学生原有的天真童趣。如何让学生攻克这种心理障碍,轻松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点迷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显然是学生在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也就是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个“材源”应来自于生活。所以说,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一环。因此,我校立下了生活作文的研究课题。并已被列为镇江市级课题。现结合我校的生活作文研究课题,谈一谈我的教学体会。一、表演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活处处皆文章,我们学生的生活不是缺少美,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习作其实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感情的方式。孩子们的生活无疑是多姿多彩的,内心感受是生动丰富的。有许多孩子在与人交流时,可以说得有条有理,甚至是眉飞色舞,但是一提到写作,就抓耳挠腮,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平时注重积累——多渎,多记.多看,多写,丰富语言,积累素材,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9.
任何文章都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里反映的产物,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如何在作文指导中实现这一目标呢?我根据某些单元训练内容,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传统的作文指导课进行改革,把作文指导与活动课结合起来.课内指导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化静为动,以动促写。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显然是学生在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也就是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个“材源”应来自于生活。所以说,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讨厌作文,害怕作文,已成为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状态。他们提起笔来,总感到无话可说,心中一片茫然。即使挖空心思写出来的习作也是内容空洞,缺少灵性。久而久之,他们一碰到作文就“望而却步”,感觉“作文”两个字是那样“高高在上”,“高不可攀”。追其原因,是学生缺少广泛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缺乏真实的写作素材.再加上不会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导致了目前学生畏惧作文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每一位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然而它却是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初中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应该密切结合,并重前行。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寻求着作文教学高效性的新途径,具体的尝试做法是: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学生走进写作殿堂;二、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学生写作储备库:三、指导学生严密构思,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如果没有丰厚的素材积累,是难以写出佳作的。议论文的写作尤其如此。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这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在背记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之后,仍然难以如愿地写出好文章。守着粮仓吃夹生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4.
一、大量阅读。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又是写作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阅读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写作教学的质量。因为,要使作文写出新意,必须指导学生大量阅读。教师应从学生丰富信息积累入手,指导学生多看书、多读报,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和语汇,加深对生活的体会;此外还可以推动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会、辨论会、社会调查等主题活动提高认识能力。通过一系列长期积累知识和素材的活动,为作文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说起作文。同学们就愁眉苦脸。为什么他们怕作文?原因在于:(1)头脑中是空的。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2)语言贫乏。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广泛地搜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会抱怨:真难写,不会写。造成学生不会写、不愿写作文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平时没有把日记写好,没有积累好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把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我以为在大力改革习作课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记好日记,让他们以日记的形式,积累生活素材,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训练自由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害怕作文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有材料写”。怎样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有效解决“无米之炊”呢?讲故事,做实验,搞活动是帮助学生广开“材”源,为学生习作搭建幸福彩桥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我说:“习作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教学中之所以会出现“作文难,难作文”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眼中无物,胸无素材,说到底,就是教师没有建立起生活及习作的概念,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习作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致使学生面临丰富多彩的生活,却写不出一篇灵动的作品,以至习作成为教与学中的一大难事。面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引导学生从爱生活入手,继而进行兴趣迁移,使学生爱上习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好比七彩的万花筒,色彩斑斓,多姿多态,而我们一些学校的学生几乎天天生活在“两点一线”(学校、家庭)范围内,阅历尚浅,生活面窄,导致写作素材匮乏,每写作文往往感到无米下锅。即使勉强作文.总凭过去积累的素材,吃老本,结果写来写去仍是那几件老掉牙的事,几个面孔熟悉的人。学生一写作文就感到枯燥,毫无兴致。因此,解决学生素材缺乏的问题迫在眉睫。老师除了指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写日记的习惯外,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的大海洋中,积极去搜集挖掘富于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目前,作文教学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