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黄导德 《老友》2013,(9):42-42
有一天,儿子、儿媳妇跑来跟我和老伴商量,希望我们老两口帮他们带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他们想一块去外地工作。"好啊",我和老伴满口答应下来。我们刚退休,身体还健康,照顾小孙子的学习和生活起居应该没有问题。再说小孙子聪明活泼,比以前更懂事了,照看起来也不需要太费心。空巢老人最怕寂寞,有小孙子在身边相伴,我们老两口的生活将平添几分快乐。但事情并非想得那么简单。小家伙来了以后,跟在他爸妈那里的  相似文献   

2.
吴作兴 《老友》2014,(11):39-39
正退休之后,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就是带孙子。所谓带孙子,就是照料孙子的生活,监管孙子的学习。儿子和儿媳妇远在深圳,孙子断奶之后,就留在我家,由我和老伴照顾。孙子很可爱,自从有了他,家中就充满着笑声和欢乐,可以说,他就是家里的"开心果"。孙子从小就很乖,不爱哭,喜欢笑,只要一逗他,就"咯咯"地笑。只要他笑了,我和老伴的心里就甜滋滋的。3岁那年,我教他认识大门口春联上的字,只要教几遍,他就能读出来,亲戚朋友夸赞他:"这个小家伙将  相似文献   

3.
爱心退位     
《老友》2003,(11)
我和老伴都在1998年前先后退休,在首都工作的儿子儿媳要我和老伴到北京居住。2000年4月儿媳生下一个小孙子,叫贝贝。这下全家人都乐开了花,我和老伴也有事可做,可以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相似文献   

4.
红云 《老友》2011,(3):41-41
编辑同志:我和老伴都已年届八旬,生有三子一女。我们原和大儿子一起生活,老伴无工作,我的退休工资每月都交给大儿媳妇。我和老伴的房子,与大孙子(大儿子的儿子)签了赠与协议。  相似文献   

5.
杨医师:您好。我以前是做后勤工作的,没什么特长,退休后考虑到孙子年幼,老伴又被单位返聘,加之我的身体条件还可以,于是,我就主动承担起了家务活。家里的一日三餐、照顾老伴和孙子,细细碎碎忙得不亦乐乎,成了地道的“家庭主妇”。一开始,觉得既开心又充实,看着小孙子咿咿呀呀的  相似文献   

6.
王大妈是个幸福的老人。她和老伴都退休了,老伴是位德高望重的工程师,退休后又被别的单位聘请去工作,忙得一天也不着家。三十多岁的独生子事业有成,与儿媳在南方某城市工作,幸好宝贝孙子一直由王大妈带着,生活过得还算充实。可一转眼,小孙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了,这不,前段时间刚被孩子的父母接到南方去了。这下,王大妈顿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偌大一个家每天只剩她一个人,孤独、无聊时时刻刻困扰着她,吃饭不香了,睡眠也不好了,时间久了,居然得了忧郁症。  相似文献   

7.
杨医师:您好,我有一个很苦恼的问题想向您请教。退休后我和老伴开了个小杂货店,主要是为解决家里的经济问题。几年下来,小有积蓄,可随之而来的也有另一方面的烦恼。我和老伴一直忙于经营小店,小孙子只好由赋闲在家的姥姥姥爷照顾,这就让儿媳妇对我们有了意见。我和老伴从小都是  相似文献   

8.
案例:老刘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受聘于一所民办学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精力不济,容易分心。比如正在写一个教案时,却突然会惦记老伴的身体,琢磨该怎么陪老伴去看病;一会儿又会想起该去幼儿园接小孙子了,得打个电话提醒儿媳……老刘不禁感叹:人老了,精力也不够了。  相似文献   

9.
老伴是个宝     
葛友根 《老友》2010,(4):19-19
我在职时是做老干部工作的,与老同志接触比较多,对"老伴是个宝"体会比较深。后来自己也退休了,老伴是小学退休教师。我们有两个儿子,都参  相似文献   

10.
杨新生 《老友》2015,(4):39
1996年11月22日黎明时分,孙子呱呱落地。我和老伴喜不自禁,这可是第三代啊!有民谚道:孙呀孙,隔一村。我和老伴并不这样想,反而觉得隔代更亲。恰好,孙子满月后,儿子和儿媳妇双双到外地读研,远离家门。孙子放在家里,由我和老伴照顾便顺理成章了。为了照顾好孙子,老伴提前退休,  相似文献   

11.
刘希 《老友》2015,(1):42
儿子在北京念完大学后留在北京工作,我和老伴本指望他能回来安家立业,让我们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但他说在北京生活习惯了,以后就在那里安家落户。我想到我和老伴将会在人生一半的时间里过着空巢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老伴倒是看得开,常安慰我说:"儿子长大了,有他的想法,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必要绑住他的脚。"尽管这样,我对儿子的怨气还是不能一下子消除。为此,我还跟儿子吵了几次。本来退休  相似文献   

12.
退休以后,我拥有了一份《山西老年》。家里人看到我每天爱不释手地翻阅,也“偷偷”取走看上几眼。后来,这本刊物就成了我们全家共同的刊物,老伴看了孩子看;孩子看了孙子看,通  相似文献   

13.
乐从菜园来     
宋增明 《老友》2013,(7):42-43
退休之后,老伴见我整天闷在家里,就鼓动我出去多活动,可是我嫌到外面活动太闹腾,不愿意去。她说了几次后,见我没有行动,也就作罢。院子里有一块空地,有一天,老伴对我说:"既然你不愿出去,那就把院子里的那块空地拾掇一下吧!"老伴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把那块地要是鼓捣成一个小  相似文献   

14.
老伴年轻时喜欢舞文弄墨,但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现在退休了,时间充裕了,就又把年轻时的写作爱好捡了起来,坐在家里当上了"作家"(其实是"坐家")。老伴自谓"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老伴当上"作家"后,我就成了他的专职秘书。每天早上,为老伴泡上一壶茶。家里来了客人,我一律让到客厅,并把书房和客厅的房门关严,以免影响老伴构思、写作。家里的两只画眉,整天叽叽喳喳的,我把它们请到阳台,免得"冲撞"了老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入夏闻粥香,老伴下厨忙。每年夏季,我家都会吃到老伴熬制的"防暑降温粥"。老伴在妇幼保健中心工作了近30年,退休后,依然把日常保健作为晚年生活的头等大事。她常对家人说: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一不存在,其他都没有意义。每年夏天,家人都会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苦夏"症状。这时,老伴就会下厨为家人熬粥。她熬的粥品种很多,但都具有防暑降温、驱除"苦夏"症状的保健作用。这些粥包括绿豆粥、银花粥、薄荷粥、莲子粥、荷叶粥、藿香粥等。  相似文献   

16.
郑桂初 《老友》2010,(6):42-42
现代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儿子、儿媳忙于工作,忙于"充电",于是抚养孩子的任务便落到了我和老伴肩上。带孙子费神又费力,是苦事;但小孩子稚趣可人,我和老伴含饴弄孙,又是乐事。  相似文献   

17.
南京老人陈彩萍退休后和老伴一起蹬着折叠自行车,骑过了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还与几个女网友结伴出境穷游,创下了三人出境40多天只花不到5000元的"辉煌纪录"。和老伴骑自行车去旅行1952年出生的陈彩萍,退休前在南京一家企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退休了,有了闲情逸致和充裕时间,我陪着老伴回访她当年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老伴向我讲述了当年她一个老同学曲折而又遗憾的情感故事。  相似文献   

19.
秦耘 《老友》2014,(12):53-53
正案例:黄大爷和老伴都是年过七旬的老人,生有两子一女。长期以来,老两口都是与小儿子一起生活。黄大爷的老伴没有退休金,老两口一直靠黄大爷的退休金生活,他们的房子也因小孙子结婚而过户给了小孙子。前不久,黄大爷的小儿子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去世。小儿媳妇以其丈夫已去世、不用再承担赡养义务为由,要求黄大爷老两口搬出去跟其他子女生活。而大儿子和女儿则以黄大爷老两口以前一直在小儿子家且黄大爷的退休金都给了小儿子为由,不同意黄大爷老两口搬过去。社区多次调解黄大爷和几个子女之间的矛盾,但是没有效果。无奈之下,黄大爷和老伴准备  相似文献   

20.
老婆儿“唠叨”,是对老头儿的爱,唠叨越多,爱得越深。听老婆儿唠叨,是老头儿人生深层次的幸福。这是我70 岁的新感受。退休前,因工作忙,三天两头不着家。那时我认为老伴的话都是该说的,不算“唠叨”;退休回家,老伴跟我说了三天三夜,也不算唠叨,因为她管家、管孩子,不容易,诉诉苦也应该。可后来她“盯”上了我,对我啥都管,啥都说,这我才烦她“唠叨”。尤其是家里只剩我两人后,老伴的“唠叨”便全对准了我。就说我每天出去遛弯吧,她边检查我的穿戴, 边数落我“邋遢!”遛弯回来,她边扫我身上的土,边贬斥我“不如孙子!”我快70 岁了,在她眼里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