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波黑求婚     
古色 《山西老年》2011,(3):26-26
在波黑采访期间,我认识了一位热情而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Sanly,是当地的一名导游。不仅英文说得好,而且中文也很不错。采访时,她除了为我带路外,还兼免费翻译。她很健谈,和我在一起时,她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几天下来,我们就熟识得像相交多年的朋友一样。  相似文献   

2.
诗秀 《华人时刊》2009,(7):84-85
半年前,我搜集一份关于中国渔民在海外的素材,写信给美国西雅图的华裔朋友苏丹,询问她是否认识一个叫韩冬的作者。因为我曾在西雅图一个华文网页上看到一篇署名“韩冬”的文章,文章作者自称在海上工作,于是就想采访他。苏丹是当地中文报纸的副刊主编,我想她可能认识他,或者给我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3.
生的赞歌     
邵玉田 《老友》2012,(5):18-19
我的朋友,是位医生也是一位患者,退休后仍在本地一家民营医院上班。在学术交流中,她与一位远在哈尔滨的同行(同是重症患者)成为知己。可能因为都是女人,有种倾诉的本能,也可能是“同病相怜”,以交流病情来相互抚慰心灵,很长一段时间,她们在网上的联系,从未问断过。可是,自2011年12月7日联系以后,那位哈尔滨的朋友就再也没有在网上出现。已经这么长时间了,我朋友说,很不放心。于是,她就把她和那位朋友的那一次QO聊天记录,用电子邮件发给了我。  相似文献   

4.
刘莎对黑色情有独钟。什么色彩都敌不过黑色的魅力。刘莎两次和我约见,都是一袭黑。她说黑,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深刻。恰恰相反,刘莎和我说话的时候,情绪是躁动的、不确定的。有时你只能听懂她的一句话或两句话,你并不知道她在这段话里想表述的清晰含义。这就加大了我的采访难度,因为她说后面这句话时很可能就把前面那句话推倒。幸亏她的三本著作放在我的面前,这是恒一的。不过还是有问题,她说话一付狠狠的样子,一点不给人面子,那天约会当场吓走了一个朋友。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却是善良多情而纯真。哪一个是她的真实呢?  相似文献   

5.
周应炳 《老友》2013,(11):66-66
吴清秀今年102岁,家住崇仁县三山乡流坊村麻坑村小组。她身心健康,耳聪目明,记性特好,生活能自理,是全县远近闻名的老寿星。初夏,我对她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我听了她小儿子周定高的介绍,吴清秀也讲述了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总结了吴清秀的长寿经:人勤劳,心态好,子孙孝。  相似文献   

6.
离别延安五年,她又一次见到了毛主席,并一起照相留念一位记者朋友告诉我,她前些时采访了李文放,想不到,80多岁的人了,讲起当年在延安“抗大”毕业,欢送战友赴前线出征时,她竟还能激情满怀地唱出当时由战友们即兴创作,至今早已被岁月尘封的一曲曲战歌。她唱得是那么声韵铿锵旋律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9,(5):8-8
一只野兔,颇受欢迎。所有的动物都说是她的朋友。一天,野兔听说一群猎狗来了,就想让朋友们帮她逃过这一劫。她首先找到了马。让马把她驮走。可是马不愿意帮忙,说他还要为主人做很多重要的活儿。马还说他相信其他的朋友肯定会帮忙的。野兔只有去找公牛,想让公牛用犄角把猎狗赶跑。公牛说:“非常抱歉。我和一位女士已经约好了。不过,我相信我们的朋友山羊肯定会帮忙的。”  相似文献   

8.
童年老友     
在我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认识这个朋友了。他比我六一岁,经常梳着两簇大辫子,走起路来一晃一摇的,很活泼,她的皮肤比较黑,所以她的妈妈经常叫她黑妞,她倒是比较喜欢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9.
一个朋友,今年40多岁了,去年离了婚。他们离婚的原因很时尚,也很俗套:朋友的前夫婚外恋上了一位“剩女”,“剩女”怀孕后坚持不打胎,且扬言若不与之结婚,就大闹特闹……我知道朋友离婚后去看她,一进她家门,却看见她前夫正和她带着儿子给水族箱换水。  相似文献   

10.
沉年 《人生与伴侣》2014,(12):18-18
去朋友的单位找她办事,一位新来的女同事惊艳到了我:她非常年轻,穿着却非常精致,像个漂亮的瓷娃娃。后来我又去过几趟,每次都见瓷娃娃着装非同一般。可是后来,朋友向我抱怨说不知怎么挑衣服,我就建议她让瓷娃娃传授些秘籍。朋友忍不住笑道:"她呀,一会儿天仙,一会儿土老帽,一下楚楚动人,一下又乱七八糟,朱宜当导师。”  相似文献   

11.
初次见到刘丹,还是在朋友牛刚投资的40集电视连续剧《牛子厚与富连成》里。那天是头一次到《牛》剧组采访,主角儿陈剑飞、洪宇宙等正在拍着戏,牛刚指指站在一边看拍戏的一个小女孩说:“你可以采访采访我们的小刘丹,她演戏还是不错的。“ 我看了她一眼,感觉一般,并不特别亮丽,不过人倒是很活泼,在一边看戏,嘴却不停,跟剧务刘永飞嘀嘀咕咕,有说有笑的。那天的戏在北影的明清一条街上拍,  相似文献   

12.
文冬 《人生与伴侣》2007,(12):25-25
她是一位公司白领,喜欢写字,她的字冰清玉洁,透着优雅。因为喜欢,我们成了朋友,经常一起去吃饭,渐渐我发现,她更令人欣赏的,是人比字更优雅。  相似文献   

13.
《新少年》2010,(11):12-13
善解人意的多多熊: 老师非常重视我们班的班长,有什么事都让她去办。我和她还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次考试,她问了我好几道题,我不忍心回绝她,毕竟我们的“友谊之花”盛开了四年。可是考试的时候我这样做对吗?请聪明的多多熊帮帮我!  相似文献   

14.
《北方人》2008,(Z1)
妞妞走后,我们都陷在丧女的悲痛中,家里的空气异常沉郁。我们都无法重新开始,最后,我和小雨分手了。这时,命运之神把红送到了我面前。一个柔柔亮亮的声音在电话里说,受某报的委托,想对我做一个采访。我答应了,因为她是我们所的研究生,算得上是我的师妹,何况她的声音真好听。见到她,我吃了一惊,一个女博士生,竟这么年轻,像个还在读本科的漂亮女生。她开始采访,我认真不起来,同她开着玩笑,使得她常常忘记要采访的问题,一再去看准备好的小纸条,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一位让大家公认的“丑女”,她居然说她自己是美丽的,我觉得很奇怪,决定去她家登门采访一下。当我看到她时,我差点就地晕倒,你瞧她那长相:头发犹如枯萎的野草一样又黄又少;白白的脸上却布满了“青春信号弹”,整个一块“芝麻饼”;眼睛虽自诩明亮,却只有一只是双眼皮;1.43米的个子,标准三等残废。也许我看她的时间太长,她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我开始了访问。  相似文献   

16.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认识的几个朋友都不止一次地向我提到杨玉淑这个名字,说她如何热心妇幼保健事业,又是怎样地拖着病体不停地工作的事迹。她们的言谈中不无敬佩。我的心也被触动了。金秋十月的一天,我采访了她:噢!你好,你好,我就是杨玉淑。采访我?不行,不行,我这个人真是没有什么可写的。不是谦虚,不是谦虚。我们山西省优生优育协会干的那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都是省卫生厅的领导支持和协会全体同志努力的结果,要只靠我一个人,啧啧,那就是把腰累断了,腿跑细了,也不行。  相似文献   

17.
东明是我的一位朋友,她的生活方式很独特,从不按常理出牌。她习惯先做喜欢做的事,心情好了,接下来再做不喜欢的事。  相似文献   

18.
一 在北京的“香格里拉大酒店”,由朋友引荐,见到了自称是到中国来旅游的美国“红娘大亨”珍妮丝·史潘塞。 说她是“红娘大亨”,并不过分。这个精明的美国中年妇女将自己的婚介公司,办在了赫赫有名的美国金融中心——纽约的华尔街。珍妮丝的服务对象也是华尔街上那些在知名的金融、证券公司工作的私人资财不菲的白领单身贵族。这次到中国旅游,就是她成功地撮合了一位35岁的美籍亚裔银行投资家和一位日本财团  相似文献   

19.
放养     
【我逃课,她请假】 离开家十几年,每天晚上打电话,从无间断。电话不是报平安那种,是真的在煲电话粥,在聊天。她熟悉我每个阶段的朋友,知道她们的名字、喜好、故事。我也知道她的每个朋友、同事。 我们事无巨细都跟对方分享汇报。大概从我刚学会说话就这样了吧,一直到现在。 以前我一直以为我们是朋友关系。仔细思考,其实不是。朋友是对等的、彼此独立的关系。但她明明是在保护我,尊重我的喜好,保护我的天性。  相似文献   

20.
纯贞的心     
隔壁二十三号里的郑德菱,这人真好!今天妈妈抱我到门口,我看见她在水门汀上骑竹马。她对我一笑,我分明看出这一笑是叫我去一同骑竹马的意思。我立刻还她一笑,表示我极愿意,就从母亲怀里走下来,和她一同骑竹马了。两人同骑一枝竹马,我想转弯了,她也同意;我想走远一点,她也欢喜;她说让马儿吃点草,我也高兴;她说把马儿系在冬青上,我也觉得有理。我们真是同志的朋友!兴味正好的时候,妈妈出来拉住我的手,叫我去吃饭。我说:“不高兴。”妈妈说:“郑德菱也要去吃饭了!”果然郑德菱的哥哥叫着“德菱!”也走出来拉住郑德菱的手去了。我只得跟了妈妈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