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对中国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认识的态度是不同的,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不同的政策,给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本文从20 世纪上半期毛泽东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出发, 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构架起民主革命时期, 尤其是延安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他对世界资本主义的认识, 是从20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处于低谷状况而得出资本主义残废了的结论, 在策略上把民主的资本主义与法西斯的资本主义区别开来, 并从民主资本主义国家引进资本为中国实现工业化服务; 他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 是从分析中国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表现出发, 认为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在策略上利用国内外资本来发展中国的经济, 使私人资本主义有一个大的发展来促进根据地的生产力发展, 当条件成熟后就使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过程来看, 可以说毛泽东从内心深处是不喜欢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孙功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56-58
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有一个从侧重其积极性到侧重其消极性的演变过程。当前就毛泽东对民族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我们认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就其一生而言,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青年时期的批判、中年时期的倡导和晚年时期的根绝.毛泽东的私人资本主义观尤其是他关于广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为我们今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了意义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冯爱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3):13-16
毛泽东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肯定到否定的演变过程,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肯定中国共产党要采取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资本主义因素作用的估计有过几次反复,后来逐渐陷入误区而加以否定,留给我们许多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徐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2-15
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看法是毛泽东思想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他本人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是否曾沾染过民粹主义色彩,导致他对资本主义认识改变的原因又何在?学者们见仁见智,进行了一系列分析与论争。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明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27-29
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国资产阶级,既是毛泽东一生中思考的重要问题,又曾是一个关系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学习、研究毛泽东的中国资产阶级观,对我们今天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利益,建立和谐社会,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究其原因,看似纷繁复杂,难于把握头绪,其实是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其中的,这就是,毛泽东是根据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判断来认识和对待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而其他的已经发生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只是延缓或加速他对资本主义认识和态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王小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0-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观经历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等时期,逐渐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依据《毛泽东选集》1~4卷,和《毛泽东文集》1~8卷之观点,将其不同历史 时期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与归纳,使人们能够全面而深刻地掌握毛泽东的中国资产阶级观。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是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原因是解放前毛泽东对补资本主义工业化一课的认识并未牢固树立,解放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发生偏差,夸大了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黎晓岚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16-2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的系统的认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对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与对待资本主义、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同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蒋国海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5)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领导方法问题,他的领导方法论包括了领导者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两个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矛盾,辩证分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3.
宋若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64-67
从1950年代起,毛泽东在接受苏联工业化教训基础上,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积极成就,不仅正确处理了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逐步明确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规律,而且在新中国建立后的较短时间内,冲破了外国势力的封锁、孤立和破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4.
对资本主义的研究,既是一个历史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分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思想演变过程入手,探讨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两个发展趋向及形成原因,总结毛泽东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十分重视对知识分子改造.他认为,要处理好党同知识分子的关系,改造知识分子,就必须充分认识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其由知识分子的地位、知识分子的思想现状、知识分子的作用决定的.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改造的必要性的分析,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革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党建国后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基础,丰富了马列主义知识分子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肯定了人口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革命加生产”等观点,形成了毛泽东人口理论;然而,当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显现的时候,毛泽东毅然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从而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今天我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应当以史为鉴:既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走自己的人口统筹道路,又要坚持把人口理论与国情结合起来,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来指导中国的人口实践。 相似文献
17.
瞿佳珺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2):58-61,78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双重身份的不同追求决定了其对于诗歌的不同看法,从而导致了充满矛盾与交融的诗歌理论。尽管在毛泽东的阐述中两套理论各自成形,但在毛泽东所倡导和推动的新民歌运动中,作为诗人的毛泽东的妥协揭示了更为真实的毛泽东诗论,从而也表明了诗歌和政治关系的拨乱反正,才是诗歌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王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6):9-13
毛泽东坚持唯物辩证的分析观,借鉴和吸收列宁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并在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内涵、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一系列创新认识。以史为鉴,毛泽东私人资本主义观的现实意义为: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正确认识私营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推动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拓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41-46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以及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