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行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投资基金中报和年报中的投资明细数据,采用文献[1]和文献[2]的检验方法,从不同角度实证检验了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发现中国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高于美国互助基金的羊群效应,中国投资基金并未表现出对大盘股、小盘股、新股以及信息技术行业样本股票的特别偏好。投资基金的交易以买为主。投资基金的投资重心有从小盘股向大盘股转变的趋势,这将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的稳定。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与股市走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证券投资基金交易行为及其对股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羽  李黎 《管理科学》2005,18(4):77-85
对1999年~2003 年期间封闭式投资基金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封闭式投资基金存在着显著的羊群行为和正反馈交易行为,从整体上看基金的交易行为不但破坏了股市的当期稳定,而且也不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进一步分析却发现基金的卖出羊群行为加速了股价对新信息的吸收过程,有利于股市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3.
谢赤  禹湘  储慧斌 《管理科学》2007,20(3):68-75
惯性反向交易策略是比较成熟的行为金融投资策略.选取2000年1月~2006年10月投资组合公告发布在7年以上的10只偏股型封闭式基金,将TGARCH模型结合Shiller等提出的模型测度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惯性反向交易策略,探讨证券收益的波动性与惯性反向交易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惯性反向交易行为使基金收益具有负自相关性,同时惯性反向交易行为在市场上升和下降时是不对称的,市场下降时的惯性交易行为远比市场上升时剧烈,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并且利空消息比同样大小的利好消息对收益波动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业投资组合的投资基金羊群行为模型与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既有羊群效应研究的基础上,将羊群效应的研究方法归纳为“先验型”和“后验型”羊群效应。设计出一种基于行业投资组合聚合强度的羊群效应模型,运用我国投资基金的行业投资组合数据进行羊群效应的实证检验,计算出羊群指数,结果表明我国的投资基金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还设计一个检验模型,运用传统的羊群效应形成的逻辑对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和实证结果进行回归检验,检验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LSV方法是对羊群行为的有偏测算,FHW和序贯交易模型的测算结果均显示基金投资具有显著的羊群行为;基金的投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需求跨期反转,整体而言,羊群行为对基金的股票需求跨期反转的贡献高于隐性交易。  相似文献   

6.
李平  曾勇 《管理学报》2005,2(5):606-608
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序贯交易框架分析了证券市场上羊群效应的发生机制.结论表明即便在一维不确定性下,交易者之间存货的变化可能引起羊群效应.当交易者的存货较低时,容易发生买的羊群行为;反之,当交易者的存货较高时,容易发生卖的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7.
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未有效抑制市场波动,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探究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羊群倾向究竟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本文使用2006年至2016年Wind数据库中年均950家所有可验证的机构数据以及某券商年均40万条个人交易数据,运用LSV模型对投资者羊群行为进行检验,并比较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差异。在结合投资者发展结构和十年间的市场波动特征后研究发现,无论是公募基金、保险公司、券商、社保基金还是QFⅡ等机构投资者,均具有比个人投资者更显著的羊群效应,个人投资者中仅"大户"在部分年间显示出一定的羊群倾向。研究还创新性地发现了公募基金羊群倾向的季度波动效应,表现为一、三季度和二、四季度的明显差异,且振幅逐年加剧;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则趋于成熟缓和。  相似文献   

8.
创业资本市场投资商羊群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是引致市场波动的基础力量,作为金融市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创业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商行为也是决定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基于美国创业资本市场1995年第1季度~2008年第1季度投资交易量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创业资本市场中投资商行为及对创业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创业资本市场中的创业投资商在投资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羊群行为,投资商的羊群行为不仅助推了市场繁荣时期泡沫的生成与累计,还加速了市场衰退期泡沫破裂的进程;创业投资商对高科技行业投资时的羊群行为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退出波动对投资的强化机制的作用是显著的。研究结果对中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作、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和创业资本市场的监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羊群效应与内幕信息的揭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金融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序贯交易框架分析了证券市场上的多维不确定性怎样引起投资者的羊群交易行为。结论表明当市场上存在事件不确定和信息精度不确定时,投资者之间可能发生羊群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内幕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揭示。做市商在发生羊群效应期间虽然只能判断出事件的存在性,而无法学习到内幕信息的好坏和精度,但他仍会继续调整资产的价格并最终结束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持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绩效表现好的证券投资基金在未来绩效表现是否也会好?也就是说: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是否持续?这个问题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的关注.理论界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有效市场假说预言通过研究现有信息无法获得超额收益,这可以推论出证券投资基金无法持续创造好于大盘的收益率.实务界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有大量的投资者倾向于购买在过去绩效表现比较好的基金,卖出过去绩效比较差的基金.这种投资行为是否理性?如果基金绩效持续,那么这种投资行为就是理性的.本文针对中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2001年1月1日~2004年5月31日期间的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不能认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普遍具有绩效持续效应,但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在大约1/3左右的子区间表现出了绩效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07~2009年基金十大重仓股数据进行小波分析,研究重仓股在不同阶段波动率的特征———微观层面基金行为对这种波动率的直接动量冲击的影响以及金融市场层面沪深300指数对此波动率的联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基金增仓和持股可以减小股票波动率,但减仓会加大股票波动率,呈现出非对称稳定市场的特性。在金融市场层面分析上,论文应用溢出效应检验互谱分析方法,发现这种波动率主要是由基金持股组合调整造成的,市场波动对个股波动率影响不大,即股票波动率主要是由基金交易行为造成所引致。  相似文献   

12.
从基金基本特征—费用、业绩和年龄入手,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基金系内部交叉补贴行为进行考察.发现基金系内部老基金对新基金、高业绩基金对低业绩基金交叉补贴行为最显著,对费用途径考察结果不明显.文章还对基金系特征与基金系内部交叉补贴途径进行研究,发现大规模基金系与小规模基金系相比,内部交叉补贴现象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具有基金评级资格的证券公司与证券投资基金之间存在着紧密而有趣的经济关系,一方面,具有基金评级资格的证券公司可以对基金进行评级,另一方面,基金与证券公司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关联,具体体现在:1)基金要通过证券公司的交易席位进行交易并相应地给予证券公司交易佣金;2)证券公司可能是投资基金的大股东.那么这两种利益关联会损害证券公司作为基金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吗?研究发现:1)如果证券公司与投资基金之间存在交易佣金关系或股权关系,那么证券公司会显著提高基金的评级等级;2)通过利益关联获得的基金评级对基金未来业绩解释力明显较低;3)2010年实施基金评价资格管制之后,上述两种现象更为明显.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利益关联会损害证券公司作为基金评级机构的公正性,且基金评级资格管制可能进一步加剧了利益关联对评级公正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the first to examine rapid trading among German equity mutual fund investors. Using data on inflows and outflows provided by a large German mutual fund company for all of its equity funds,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for rapid trading. It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for small funds, risky funds, funds with low nominal prices, and international funds. However, we find no evidence of market timing activities. Furthermore, unlike in the US, rapid trading is less pronounced for funds with high loads. This shows that rapid trading among German fund investors is not explained by churning due to brokers’ advice. Rather, our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that some investors use mutual funds for short-term, speculative purposes. The funds among which we observe the strongest rapid trading show lottery-like characteristics. Regarding fund performance, we find (at most) only very weak evidence for a negative impact of rapid trading on fund performance before the fund scandal of 2003, and no evidence afterwards.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四大城市(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各基金系基金经理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同城基金经理投资相互影响显著大于其他城市基金经理的影响。这种现象可由口碑效应解释,同城投资者之间更易通过口头交流传递关于股票的信息和看法,进而影响投资行为。同时发现各城市基金经理倾向于采取相同投资决策,优质上市公司资源有限、基金公司股票池雷同、基金经理生存压力等原因可能导致基金持股趋同,该结果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水平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证券投资基金表现评价的模型均存在市场时机把握能力为负值的偏差,这在经济意义上是不合理的。本文在Treynor-Mazuy的二次回归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含偏度调整的条件二次模型。通过对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实证分析,发现该模型有效消除了市场时机把握能力上存在负值的偏差。在实证分析上,由于各个证券投资基金净值超额收益率存在相关关系,对每一个基金样本分别进行时间序列的最小二乘法(OLS或GLS)回归,会产生无效的回归结果,因此本文采用看似无关回归方程(SURE)的方法。从研究结果来看,SURE的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相对业绩对投资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把投资基金市场视为一系列的"联赛"建立了一个博弈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相对业绩对投资基金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在模型中,两个年中业绩不同的基金为了在年末即"联赛"结束时获得更多新的资金流入从而获得更多的报酬而相互竞争。与人们的直觉相反,我们发现在年末时年中业绩较好的基金反而比年中业绩较差的基金更可能选择风险水平较高的投资组合。而且,年中业绩的差距越大、风险资产的收益越高、波动越低,在年末时年中业绩较好的基金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组合的概率越大;相应地,在年末时年中业绩较差的基金选择风险较高的投资组合的概率越小。最后,我们运用博弈原理和行为金融理论对这些结论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4-2012年提供开放式基金的基金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基金公司市场份额为切入点,利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基金公司历史业绩、产品创新策略和机制创新策略在基金公司竞争中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历史业绩是影响基金公司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基金投资者偏好具有产品创新能力和机制创新精神的基金公司,并不热衷于投资成立时间久、旗下基金数量众多的老牌金公司,对基金公司股东背景也没有显著偏好。进一步细分市场发现,在股票型基金市场上,实施创造明星策略有利于获得更高市场份额。在债券型基金市场上,提高新基金供给量和相对供给强度是最优策略。与股票型基金市场相同,在混合型基金市场上提供具有实质性创新特征的新基金、增加基金从业者持基的基金数量,有助于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因此,基金公司决策层在制定竞争战略时,应当考虑基金投资者对产品创新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对利益绑定机制的诉求,依据基金类型的不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