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株潭建设“两型农业”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匡远配  曾锐 《兰州学刊》2009,(11):93-97
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缓解资源约束,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还可以为全省乃至全国“两型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经验。文章从城乡污染、工农业资源争夺、农业式微、农业结构滞后和农业行政管理壁垒等方面分析了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排除障碍、推进长株潭“两型农业”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村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恶化,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村是我省两型社会建设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两型家庭、两型农业,建设县域生态田园城镇体系,创新农村资源与环境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绿色补贴机制、物业化管理机制等,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在农村地区的纵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值此湖南两型农业纵深推进之际,从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发展、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等5个方面构建两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2000-2010年两型农业生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两型农业建设的总趋势在好转,但发展依然缓慢,各指标之间发展不平衡,到2010年只实现了目标值的38%,当前制约湖南两型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安全等指标,其中资源节约又是最大障碍,表现最突出的是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过量使用.为推进湖南两型农业纵深发展,政府应加强顶层系统设计、统筹城乡发展、因地制宜、抓好试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运用多种经济激励手段、加大科技投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建设为实现农民增收、怎样实现农民增收指明了方向,农民增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农民增收是高度统一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应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缓解资源压力,实现农民规范增收;做好"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实现农民科学增收;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民稳步增收;树立"两型农业"发展意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村"两型社会"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6,(3):86-91
发展"两型"农业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取向,作为以高科技、低消耗、环保性、循环型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新型农业业态,"两型"农业已受到诸多地方的重视并付诸实践。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立足现实,紧紧围绕率先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建设目标,坚持"两型"引领、创新驱动、分类指导、配套推进,加快推进了"两型"农业发展,其相关经验为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政府有效的支持和保护政策是"两型"农业发展的前提,多元化合作是实现"两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现代要素注入是"两型"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立保护农民权益长效机制是"两型"农业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两型社会”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两型社会”建设也赋予了金融业全新的历史使命:一是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加快金融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不遗余力地推进跨区域发展,率先其他产业实现“金融同城”,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新型的金融服务支撑。因此,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不仅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两型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两型”农村理论内涵与标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遵循“自然和谐”、“理性破坏”、“两型发展”三阶段演进规律,现处于“理性破坏”发展阶段,面临资源利用低效率、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窘境,迫切需要走“两型”农村发展道路.“两型”农村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强调“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耦合增长,由低物质化与高幸福感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来实现,体现经济绿色化、资源集约化、环境生态化、社会和谐化.“两型”农村标准凸显“四化”理论的内容,因而,建设“两型”农村应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提高资源的集约化水平、提升生态环境友好程度、加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两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我国建设资源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不同地区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有不同的路径。欠发达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环境资源优势,把集约高效农业、新型工业和特殊旅游业链接为一体,实现产业替代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9.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急需得到结构合理和丰富的人力资本支撑.本文构建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衡量指标——绿色GDP,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面板数据的人力资本支撑要素与绿色GDP的函数关系模型,通过时序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劳动人口迁移、科学技术发展等人力资本支撑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对“两型社会”建设的影响;并针对当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形式下人民防空建设必须着眼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人防资源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本文探讨了人防建设"两型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当前,河北省许多城市的道路绿化建设存在无视环境与资源的需求以及忽视道路绿化景观文化设计等问题,本文对此展开分析,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提出符合“两型社会”理念的道路绿化景观塑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建设应当把握的几个关键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产业的转换性、技术的创新性、法制的保障性和人的最终决定性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几个关健环节.在两型社会建设中把握以上关键环节,对于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最本质的承载体,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长株潭“两型产业”的构建战略包括大力提升现有产业、大力实施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工程、着力发展园区式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产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两型社会"综改区城乡统筹中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城乡统筹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乡统筹中创新机制更是“两型社会”综改区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当前,“两型社会”综改区城乡统筹中的机制创新应重点从建立动力机制、协调机制、扶持机制和保障机制着手。  相似文献   

15.
低碳家具是有益于使用者的健康并在生产和回收等方面都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家具.本文在“两型社会”框架下深入分析了低碳家具对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幸福指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在“两型社会”理念下低碳家具的投入、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所应当满足的要求.从健全制作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培养人才队伍、注重管理考评、形成良好氛围等五个方面着重探讨了“两型社会”框架下发展低碳家具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两型社会"的建设涉及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将是长株潭优势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对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分别进行了分析,从而针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高消耗、高污染等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势在必行。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在经济领域,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会计信息占了经济信息的70%,因此会计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文章首先概述建设"两型社会"的内涵,其次讨论会计信息质量与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最后从信息资源的角度讨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对建设"两型社会"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资源、能源紧张和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武汉城市圈成功地被国家选定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适应"两型社会"的目标要求,武汉城市圈民营经济必须克服三大障碍,实现三大转型,才能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的矛盾,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报告从辩证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以长株潭地区近年来在创建金融安全区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成果,从实践的角度佐证了金融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间的必然联系。分析了当前长株潭城市群金融生态建设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切实优化区域金融生态,以配合省委省政府“两型社会”建设发展战略,有效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涉及社会经济的重大革新,对旅游业将产生重大影响,构建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两型旅游"发展战略是国家对旅游业的首要要求。文章对"两型旅游"进行了战略定位和主题形象定位,在此基础上对旅游发展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入手,构建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