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望井冈山     
嘎尔迪 《老年世界》2010,(23):34-35
我对井冈山的最初印象,源于读小学时的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文中说毛泽东与朱德两支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会师以后,由于白军封锁,根据地粮食奇缺,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朱德就和红军指战员下山往井冈山上挑粮食,他挑粮用的扁担刻着几个字——“朱德的扁担”。  相似文献   

2.
“中共五老”之一的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他德高望重,深受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毛泽东称赞他“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伟大的一生”:周恩来称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朱德更是称他为“当今一圣人……”  相似文献   

3.
杨汉南 《老年人》2006,(2):37-37
1928年5月23日,江西省委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称:江西政治局面,近来赣西朱毛红军已攻入……朱毛已占永新、宁冈、遂川、万安。”这是最早将红四军称为“朱毛红军”。1929年3月14日,挺进闽西的红四军全歼守敌郭凤鸣旅,占领长汀,声威大震。从此“,朱毛红军”的称谓便屡屡出现。这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对“朱毛红军”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会的《政治报告记录》中称:“目前中国,只有朱毛及彭德怀的军队可以称为红军”。8月,中共中央在给红四军前委的信中,也使用了“朱毛红军”的称谓。从此“,朱毛红军”的称谓得到中央的肯定和认…  相似文献   

4.
佚名 《当代老年》2009,(8):55-55
朋友,当你穿上军装,步入军营。你可曾知道,红军在什么时候才穿上军装?红军的第一套军装是怎么来的吗? 1928年4月,毛泽东和朱德带领的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时,并没有统一的军装。1929年1月,红军向赣南闽西进军时,战士们穿的服装,还是五花八门的。  相似文献   

5.
仁悟 《老年世界》2013,(14):4-6
中共第一任法院院长 董必武到中央苏区时,正值红军粉碎第三次“围剿”,蒋介石又集中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继续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反对毛泽东“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要求红军在敌合围未成之前,就去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  相似文献   

6.
亦鸿 《当代老年》2011,(12):16-17
1929年2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冈山辗转来到了赣西南东固山革命根据地。在欢迎人群的最前头,一位剪着齐耳短发的年轻姑娘正双手打着拍子,指挥一群年轻姑娘唱着山歌。她就是中共赣西特委的妇女干部贺怡——一贺子珍的妹妹,这时刚满18岁。  相似文献   

7.
1935年5月上旬,红军攻占会理县城。部队在会理附近休整几天。在此期间,在红军高级领导层中泛起了一股波澜,流传说毛泽东指挥红军不行,要求撤换领导。凯丰甚至指着毛泽东的鼻子嘲讽他:“你懂什么军事?至多读了几遍《孙子兵法》!”林彪也是要求撤换毛泽东领导权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1928年4月,朱德和毛泽东分别率领的红军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从而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始终伴随着围剿与反围剿的战争。朱德在捍卫井冈山根据地的严酷战争中居功至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贺吉元 《老年人》2005,(1):14-15
毛泽东和彭德怀都是湖南湘潭人,但直到1928年11月才第一次相见相识。此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井冈山上突围1928年11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红四军会合。这是彭德怀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也是毛泽东第一次见到彭德  相似文献   

10.
孟红 《老年世界》2010,(24):23-24
祝捷大会上不幸受伤 《红星照耀中国》即《即西行漫记》的作者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是作为当时第一个秘密寻访苏区的外国记者,他在书中用细腻的笔触写到了几乎所有的红军领袖人物,像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多达几十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青 《老人天地》2013,(12):24-25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12.
“元帅升帐了,好神气!”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总司令,朱德为中国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战功卓著,1955年,毛泽东任命朱德为开国第一元帅。9月29日,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亲自授予朱德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曾任中央领导人专职摄影师的侯波记录下了当时领袖与元帅之间亲密无间、赤诚相待的感人情景:  相似文献   

13.
幽默是睿智和机敏的表现。毛泽东就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凡是与毛泽东交谈过的人,都为他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所折服。  相似文献   

14.
陈士榘将军言,红军时期,缴获一女式袖珍手枪,类“掌中宝”,精致绝伦,不知何国所造。将军时任红一军团参谋处长,将此手枪送军团长林彪。林彪甚喜,转送毛泽东,毛泽东弃之于地,曰:“待我用它之际,红军完矣!”  相似文献   

15.
徐雉是第一个把毛泽东写进小说的作家。1929年,青年作家徐雉完成小说《嫌疑》,说的是主人公因写了一篇《毛泽东的名片》的文章而受到嫌疑和迫害。小说从侧面穿插写了北伐军驻扎南昌时,毛泽东来到第六军政治部探望林伯渠的轶事。由于作者有着在第六军政治部工作的经历,故小说将毛泽东与主人公对话时的音容笑貌写得颇为传神。最早写诗赞颂毛泽东的是柳亚子。毛泽东1929年在福建红四军工作,柳亚子在上海听到毛泽东遭到不幸的流传后,写了一首怀念诗:“神烈峰头墓草青,湖南赤领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神烈峰即南京紫金山,孙中…  相似文献   

16.
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建于1953年,是反映江西红色革命史的重要窗口。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心有一座红军战士塑像,堂的前厅有毛泽东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正厅祭坛上立有纪念碑,由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7.
石海 《老年人》2009,(10):40-41
1945年6月,党的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史称“五大书记”。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从此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五大书记”成为党的最高领导层。  相似文献   

18.
王震将军一旦接受任务,必蓄胡须,不完成任务不净面。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习惯私下称其为“王胡子”。 1949年10月,王震将军率部穿祁连,越戈壁,涉冰河,跨天山,挺进西北,解放新疆。之初,毛泽东于河北平山西柏坡约见王震将军,以红娘喻其进疆角色,说:“你到新疆去演红娘,既为配角,又为主角。要有很高的艺术哟!”  相似文献   

19.
走进湘西北职业中专学校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石雕塑像。绿树花草丛中,展现着一位年轻红军将领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威武雄姿。在塑像的基座上,镌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前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的题词──王尔琢烈士永垂不朽!于尔琢.这位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就深得周恩来器重的高材生,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1928年4月底,他率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部队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兼28团团长。在创建和巩固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英勇善战…  相似文献   

20.
华宸 《中外书摘》2011,(12):34-36
军委警卫营1937年7月7日,侵占华北日军驻丰台一个中队借口演习失踪了一名士兵,突袭北平附近宛平县卢沟桥,国民党军第29军将士奋起抵抗,平地惊雷起,全面抗战就此打响了。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延安后,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率红军将领致电蒋介石,要求立即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