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1年至1945年期间的东北文学,被称为"沦陷区文学".沦陷区话剧文学一直处于边缘.纵观沦陷区话剧文学,其主题中的压迫中的抗争、隐忍中的反抗、专制中的附逆等精神和思想,体现了东北沦陷区话剧文学独有的艺术价值:反映了铁蹄下东北人民的斗争、呐喊、屈辱和叹息,反映了作家在民族危难时刻勇于斗争的精神和个别作家背离民族大义的错误立场.这些剧作增加了中国话剧文学主题的维度,在中国话剧文学史上是独有的一页,和沦陷区小说、散文、诗歌等共同构建了沦陷区文学的完整历史.  相似文献   

2.
西方史学界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沦陷区游击运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之一,苏联沦陷区广泛开展的游击运动是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笔下,苏联沦陷区游击运动性质、原因、规模和作用却面目全非。本文试剖析其最有代表性的观点,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游击运动的性质 苏联沦陷区游击运动不是少数人在个别地方采取的自发的软弱的行动,而是在苏联党和政府有力领导下,沦陷区人民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声势浩大的武装斗争。武装反抗德国法西斯是沦陷区人民对敌斗争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1931—1945年14年间,东北三省(包括东蒙地区)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之地。日本侵略者利用其扶植的伪满政府通过其控制的文化机构与报刊,对东北沦陷区实施了文化再疆域的殖民手段。在这样的再疆域时空中,文学形态呈现出两种维度:一是通过隐忍、委婉的方式表达抗争的精神;二是在殖民者操控中以“服务战争”、宣扬“东亚共荣”与“中日亲善”为目的的献纳之作。通过对《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以及沦陷区的文化形态、诗人气质与旧体诗创作的考察,旨在说明东北沦陷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们在被压迫与被殖民的境遇中,并没有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脉失去生命的气息,在殖民与反殖民、压迫与反压迫的斗争中,日本侵略者意欲对东北沦陷区的文化再疆域企图并没有取得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自我确认的最重要的基础与标志之一.日伪为更好地推广殖民政策,削弱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在沦陷区实行日语殖民教育.异族的统治令沦陷区作家强烈地体会到民族语言是精神的原乡,他们在沦陷语境中坚持汉语写作,保存民族意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  相似文献   

5.
1938年底,武汉、广州相继沦陷,桂林成为沟通重庆、香港和沦陷区的枢纽。我党利用蒋、桂间之矛盾,在周恩来同志主持的南方局直接领导下,于此开辟了国统区抗日政治文化运动的又一新据点。以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欧阳予倩、田汉、邵荃麟等为首的大批进步作家和文化人士,先后云集桂林,使桂林的文化出版事业蓬勃发展起来,并遂以“文化城”著称。就在当时的桂林文化城中,始终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的文艺生力军——年青的东  相似文献   

6.
华北沦陷区在抗战时期面临严重粮荒,城乡缺粮特别严重。造成这种粮荒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侵略战争和日本对沦陷区耕地、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掠夺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口粮食减少和日本在占领区的粮食政策又加剧了沦陷区的粮荒。  相似文献   

7.
东北沦陷时期,殖民统治者为了灌输殖民意识和维护统治,出台了《艺文指导纲要》等文艺“国策”,从思想、政策和法律等各个方面对文艺予以整肃、压制和规范.但是,作为所谓“国策”的殖民话语及其统制,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裂痕与矛盾.在沦陷初期,殖民者与进步戏剧和文艺存在着暂时宽松与不断走向高压的博弈期,在沦陷中后期,殖民者内部一方面存在着不同地域与文学意识的对立,一方面殖民者创作和导演的话剧《林则徐》、上演苏联话剧《怒吼吧中国》时动机和意识既非一致,更与中国人演员和观众的接受意图和效果与中国观众的读解南辕北辙.殖民的话语的裂痕,使得殖民者内部对文艺“国策”的理解和贯彻出现偏差与背离,使殖民者意图通过戏剧达到的“转移仇恨”、日满一体的政治和美学破产,也使东北沦陷区戏剧出现殖民语境及其裂痕下形成复杂曲折的意识与美学倾向.  相似文献   

8.
一般认为,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的严酷统治武力切断了新文学传统;狭窄言路下上海文学的异常繁荣被认为是畸形的、偶然的;异族统治下文学民族化的追求也被视为不可能.然而,异族高压、民族情绪、市民文化等多种话语力量的交错博弈形成了沦陷时期上海的异质文学空间,推动了理论与创作上极有文学史价值的“五四”重审.上海沦陷区小说一方面对“五四”经典主题、情节、人物进行着反讽叙事;另一方面也在题材选择和文学接受的调整中,继承发展了“五四”的精神实质.这一解构与沉潜并进的过程,促进了“五四”先锋质素的落地生根,展示了民族文学发展的另类经验.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话剧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前三十年为第一阶段,是话剧输入并在遭受到文明戏的挫折之后以"爱美的戏剧"的形式获得初步发展的时期;此期,新、旧剧之间的关系虽有了初步的接近与融合,但总体上也还处于相互拒斥与争锋的状态中。30—40年代,是第二个阶段,有三条发展线索:一是话剧职业化及正规化的进程,二是戏剧大众化运动的兴起及其向着提倡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的发展,三是新、旧剧之间进一步的相互渗透以及电影与话剧之间的相互影响。从1950—1976年,是第三个阶段。艺术与物质的矛盾更加淡化了,而艺术与政治的矛盾则更为突出。与实用目的淡化相一致的是,产生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民族化,亦即使话剧中国化的努力;"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得到了全面而强有力的贯彻,并强化为工农兵占领文艺舞台的问题。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是第四个历史阶段。80年代展开了戏剧观的大讨论,探索话剧兴盛。小剧场运动占据了中心位置以及独立制作人制的兴起,则是90年代中国话剧运动的主要标志。制作人制、演出季制与小剧场运动,正在向着21世纪延伸,成为21世纪中国话剧运动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金剑啸创作过大量的左翼文学作品. 他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语境中, 以有限的生命时间和无限的革命精神在东北沦陷区宣扬马克思主义思想, 为推动中国左翼文化运动在东北沦陷区的形成和壮大做出了表率, 既为这片荒寂的土地上带来了抗日救亡的革命思想和无产阶级文化的新鲜气息, 也使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阵营中又增添了一支坚强的新生力量, 表现出在国家、 民族存亡之际中国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普遍政治关怀和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上海“孤岛”的杂文创作,不仅延续了鲁迅开创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精神,而且在国土沦陷的特殊历史情境中,通过批判奴隶性、呼应全国文学论争、针砭现实政治和倡扬知识分子节操等多种言说方式,诠释着自由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沦陷区的文化事业,具有特殊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余斌 《学术探索》2002,(5):131-133
吴戈《云南现代话剧运动史论稿》的出版 ,把云南现代话剧史形诸系统的文字和册籍 ,确立了云南话剧在全国的位置。《史论稿》始终把云南的现代话剧运动作为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一环来进行考察和研究 ,丰富了中国话剧史的发展面貌 ,开启了修治地方话剧史的先声。  相似文献   

13.
“迈进毋畏路途艰”,这是我父亲在桂林时为改革桂剧所题的诗句。的确,父亲在整个八年抗战期间,除了1938年秋到1939年秋在香港开展话剧活动外,其余时间都在广西渡过。他在广西一直在为开展桂剧改革和话剧运动,与当时的黑暗统治斗争,与艰苦的环境斗争,不畏艰难,勇敢向前。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他这一段生活和工作的写照。日寇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抗日战争又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上海沦陷,孤岛沉入黑暗和恐怖之中,深夜里静安寺路出现过被害者的人头;我父亲当时在上海从事戏剧、电影工作,他也收到了血淋淋的恐吓信。日寇汉奸威胁父亲说,如果不给他们写剧本,就要使我们全家流血。1938年舂,父亲和杨帆同志商量后,接受他的劝告离开上海去香港,同年夏天他到了桂林。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读书运动,号召国人读书救国。但这场运动不过两年左右时间即销声匿迹。考察读书运动的发起缘由、读书运动的过程及结果,分析这场运动未获认同的原因,可考察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及其时民众的心态。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于运动背离了时代需求,其次是由于国民政府在文化领域的高压政策,第三则是社会经济的衰落也是这场运动未获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东北沦陷区文学大体是在 1939年后进入中兴期 ,1941年华北沦陷区文学开始崛起 ,19 44年以后 ,两个沦陷区文坛都逐渐显露出萎缩的态势。① 这一得到学术界认可的研究结论 ,向人们表明这样一个史实 :东北、华北沦陷区文学 ,其发展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 ,但却承担了极其艰巨的民族重任。置身于法西斯专制之下 ,新文学作家们在“不聋而哑”的时代无畏地“不言而言” ,成为延续和发展中华文学的中坚。同时 ,基于政治格局、地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东北、华北沦陷区文学呈现出迥异的风貌。从文体的运用、题材的选择到创作格局的调整 ,从形式结构到美…  相似文献   

16.
对作家心态的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 ,是更切实际的文学研究。东北沦陷时期作家在异族高压统治、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时期 ,经历着心灵的磨难。沦陷初期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群、文学主张不同的“文选文丛派”和“艺文志派” ,三种不同类型的东北作家 ,在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下 ,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和心态 ,并由此带来了文学风格和艺术取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山西与广西抗战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和山西两地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处于西南边锤,一个处于华北抗战前线。表现在文化形态上,一个是国统区大后方文化中心,一个包括抗日根据地文化、阎统区文化和沦陷区文化,在抗战文化涵盖的类型、内容和范围上有所不同;又由于两地都为与蒋介石集团既相关联又互有矛盾的地方实力派,为了各自的生存,在全民抗战的大环境下,都形成了以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基础的进步的,宽松的抗战文化氛围,在抗战文化上又表现出许多共性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沦陷区妇女的抗日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册上不可缺少的一页。沦陷区妇女抗日斗争的历史向世人揭示;中国共产党是沦陷区妇女抗日斗争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沦陷区城市的妇女,主要以隐蔽、秘密的形式从事抗日斗争;沦陷区农村的妇女参加抗日工作比较普遍和深入,牺牲也十分惨重;沦陷区妇女抗日救亡,以秘密斗争为主要形式,但在某些地方,妇女也直接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沦陷区妇女艰苦卓绝的反日斗争,配合了根据地、国统区的抗日战争,打击了日伪统治。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澳门戏剧发展相当蓬勃。近10年来,澳门处于历史转型期,受国内改革开放的带动,经济明显发展,社会逐步富裕,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促使政府对本地文化活动的投资和对文艺社团的资助增多。这些是导致九十年代本地文化团体增多的原因。澳门没有专业的文艺团体,话剧、戏曲、曲艺活动都是由业余社团承担。八十年代澳门只有三个业余话剧体,由九零年到九六年就增加到十八个,其中十四个是在政府注册,领取政府资助的。除此之外还有各街坊老人话剧组和五十余个学校话剧组。十年来,澳门业余话剧团体培养了一批编剧、导演、表演、舞台…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中共积极争取沦陷城市青年学生开展秘密抗战活动.华北根据地城工部门领导的地下党调查日伪组织特务情况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派遣地下工作者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秘密打入城市学校.运用社会关系发展骨干,利用各类公开合法团体发展组织.特别是,通过秘密读书会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最终,动员了许多学生到根据地参加抗战或在沦陷城市秘密从事抗日活动.中共对沦陷城市青年学生的争取工作配合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共乃至中华民族在沦陷区坚持抗战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