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立冬 《南都学坛》2007,27(6):60-62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来看,王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基本上是一些没有女性主体真实自我生存价值与生命意志的能指符码,缺少应有的人性深度与复杂性。从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我们可以觉察到王朔创作中浸透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男权意识对女性角色的价值规范和内在欲求。可以说在通过女性描写达到对人性的深入挖掘方面,王朔不但没有向前跨越一步,而是在进一步重复陈旧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都是一些独立于男性的性别群体,她们对父权制文化传统举起的是叛逆的大旗,她们鄙弃传统女性角色中的贞洁娴静、温柔顺从、无私奉献、乐于牺牲等特点,真正做到了几十年前力图挣脱父权制文化统治的枷锁、却终于还是倒在那沉重的锁链之下的前辈--子君所渴望做到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一群特立独行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性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她们一改以往传统农村女性的软弱形象,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她们具有开放的思想,敢于与一些封建传统思想作斗争,这与剧中的男性相比更具思想的先进性。她们大胆、热情、自强、独立,身上体现了独特的女性主义表达,而这些独特的女性主义表达必将影响着我国女性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姬洛通过她的自传体文学作品告诉世人:被束缚在皮肤颜色情结牢笼中的黑人妇女,唯有使自身苏醒,正视自己的肤色,才能实现个性解放,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分析《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并探讨乔伊斯早期的女性观。虽然《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没有完全超越时代,但也并不局限于顺从依赖的男性附属品。乔伊斯对女性的态度同情多于憎恨,理解多于责难。  相似文献   

6.
很多评论家对海明威所塑造的女性形象颇有微词 ,有些研究者认为他有轻视女性的倾向。着力从文本出发 ,细致地分析海明威笔下的几位典型的女性形象 ,指出海明威在关注男性世界的同时 ,也认真地塑造了丰富、真实、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女性。通过她们坚强、忍耐的性格特征 ,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下女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当代作家玛格里特·艾特伍德的小说《可食的女人》体现了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男权社会的控诉。本文以杰梅茵·格里尔的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论证了对女性从工作上、肉体上和婚姻中进行压迫的男权社会不断吞噬女性活力,使其成为不完整的女人的问题。男权社会在工作方面对女性仍有歧视和压迫,而对女性肉体的压迫使女性肉体失去活力,对男性有利的婚姻关系使女性陷入琐碎、繁重的家务劳动,剥夺了女性的职业,使其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8.
<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一书融合了女性主义的视角、后殖民文化研究的立场和解构的、叙事学的方法,将文学解读之中向来被遮蔽住的"性别意识"揭示了出来,细致地梳理出一条中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生成史与变迁史,同时也细致分析了文学创作之中有意无意的性别意识在文学形象塑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凌叔华的小说创作中,以女性生活、女性心理为主题的那些篇章,书写了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小姐、太太们的生存状况,表现了旧女性的陈旧思想及新女性的局限性。对这些女性进行批判的同时,也揭示出女性主体意识已在她们当中觉醒。从凌叔华这些描写女性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中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1.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女"为"色女",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中国当代女性塑造为或丑陋、或猎物、或古代女子等形象.他们对中国女性的这些重塑与其说是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不如说是基于种族歧视和美国诗人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2.
汤亭亭的成名作<女勇士>具有强烈的女性主义叙事立场,书中塑造了一系列的中国及华裔女性形象,记录了华人/裔女子在中国传统父权社会和美国白人主流社会里打破沉默、寻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书中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表现出女性在其主体意识发展不同阶段的各种反映,显示出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华裔妇女构建新型的性别身份的艰难历程.汤亭亭以崭新的美国华人/裔女性形象完成了对白人所持的华裔美国人刻板印象的替代,解构了美国文学对华人/裔妇女的丑化和侮辱.透过汤亭亭笔下的华人/裔女性形象,读者可以看到华人/裔女性建立自我意识和寻求性别身份的蜕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伊迪丝·华顿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对幸福梦的建构和对情爱的痴迷构成了华顿叙述女性的两大主题。华顿深刻地描绘了女性所遭受的痛苦和挫折,无时不表现出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和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班纳姐妹》,旨在探讨处在社会边缘的贫苦姐妹深陷男权社会藩篱下悲惨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主义角度研究《圣经》,提出了很多新见解,主要体现在《圣经》中的夏娃形象、路得形象、以斯帖形象和《雅歌》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上。  相似文献   

15.
《荷马史诗》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荷马双重的女性观,而这一女性观又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现实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女性消费心理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静 《南都学坛》2004,24(2):79-80
由于女性消费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层次化、时代化等特点 ,因此能否把握女性消费者的需求 ,更好地诱导她们的消费行为就成为广告宣传的重要内容。更由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对现实中的女性消费有强大的影响力 ,所以 ,广告要尊重女性、塑造优秀的中国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乡土小说作家,高举“妇女解放”的大旗,关注妇女命运,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以往的研究成果多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形象,重视她们所受的阶级压迫,很少关注这些女性内心自主反抗意识的萌动.其实这些女性形象不仅仅是被动的受压迫者,她们也有一些主动的反抗意识和行为.文章运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些意识和行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之一。它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与拆解。女性主义批评以女性形象、女性创作为切入点,构建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颠覆男性中心主义传统对女性创作的误读,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本文试图从男女作家对女性的写作角度,运用女性主义的批评观点去正确解读西方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意识观。  相似文献   

19.
男性作家总是依据自己的文学想象和价值取向来塑造自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因此,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身上几乎都带有一定的男权色彩。当代作家马玉琛在《金石记》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有着浓郁的男权意识,这一方面使得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他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探寻有了一定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孙犁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文本的解读,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现将两位作家笔下女性形象进行比较,探讨其相似性和不同点,及其不同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