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景泉著《清水河方言志》是一本难得的县级方言实录。该著方音描写细致,注意连读变调;重视方言语法;收录了丰富、多样的语汇,对方言学尤其是考本字的研究很见功力  相似文献   

2.
<长安志>是北宋时期出现的一本记载唐都长安城详细设置情况的重要著作.但历代相传,辗转翻刻,流传众多的刻本与原本之间出现较大的差距.本文对其版本、志图合一及赵彦若序、"曲台"和朱雀街西第一街第一、二坊整段缺失,及后世对它的评价和影响等问题重新予以考索,以图还其以历史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3.
4.
扬雄《方言》用不同的地名标记了汉代不同方言词语的地理分布,为后人研究当时的方言和现代汉语方言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河洛地区在历史上曾占据重要的地位,河洛地区的方言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它在汉语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方言》区域与河洛地区、《方言》中的河洛方言、《方言》与当今的河洛方言等方面可以探讨《方言》的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1840年到1861年之间中国人写成的22种有关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中,影响最大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就两书的比较而言,写作动机的不同决定了内容的不同取舍,而内容的不同取舍又决定了两书的不同特点,即《海国图志》以博见长,《瀛寰志略》以精取胜。但无论是《海国图志》的以博见长,还是《瀛寰志略》的以精取胜,实际上都有它们的合理性,也都实现了自己的写作宗旨和目的。我们很难笼统地在它们之间分出谁优谁劣。作为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的历史地理书,《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中对世界大势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它们的介绍具有较为全面,重点突出,新知识、旧观念这样三个特点。除它们所共同具有的这些特点外,在“睁眼看世界”方面,《瀛寰志略》有三点要优胜于《海国图志》:一是对传统的华夷观念的突破;二是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介绍;三是对工商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如果说《瀛寰志略》之优长在“睁眼看世界”的话,那么,《海国图志》之优长则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西方列强的长处,用来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亦即学习西方成了时代的主题或历史潮流,《瀛寰志略》通过对世界大势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国人对西方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为他们提供了产生向西方学习之要求的可能性,但《瀛寰志略》本身并没有包含向西方学习的内容;而《海国图志》提出的“师夷长技”的主张则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新潮流。这一新潮流曾支配晚清社会和思想界达数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对释道安生平和他撰写《西域志》的时代背景及该书在西域研究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采用溯流讨源方法,以《说文解字》为参照,通过考释若干常宁方言词发现,方言词不但能明古训,而且其在系同源,证古音、古形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熊清元 《学术界》2007,(2):100-107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失误严重,本文分四类举例加以辨正:引据失当例;一人之事迹,系年错乱颠倒例;未明作品内容,误为系年例;不考史实,误系作品作年例。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中的内蒙古西部方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中的许多方言口语,至今依然活在内蒙西部的方言中。现代内蒙西部的汉人,先辈大多为明朝中晚期及清代从晋陕北部迁移而来,语言亦从晋北、陕北方言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2.
从《方言》所记地名看山东方言的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汉时期山东各地已有了明显的方言差异。考察扬雄《方言》记录方言词语时所用地名单独列举与并举的情况 ,可以看出 ,秦汉时期山东方言大致可分为齐鲁、东齐海岱两区四片。两区四片格局的形成同齐鲁各地不同的历史人文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两区四片的内部格局在今山东方言中仍然保持着 ,如果将秦汉时期山东方言的内部差异同今山东方言的分区结果比较 ,古今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宁夏审判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映各个时代的“官绩”和审判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 ,做到了指导思想明确、资料翔实、特点突出 ,较好地体现了“资治、教化、存史”的功能 ,达到了修志的初衷  相似文献   

14.
明政府为巩固边防,在边关要地设立军镇卫所,屯兵戍守。延绥为九边重镇之一,万历《延绥镇志》是现存最早的延绥志书,对于该地区疆场城塞、兵马刍粮记载详尽,是明代颇具代表性的关镇志书。《延绥镇志》在万历年间有过两次暴修与增修,万历刻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已非全帙。该志取材严谨,体例完备,虽为残卷存世,却尤为珍贵。对于研究蒙古史、长城史以及边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柏亚东 《兰州学刊》2007,(11):207-208
《文选》李善注大量引用扬雄《方言》,经考证发现,其中有14例是李善误将郭璞《方言注》或其他典籍作为《方言》而引用的.通过文献比较和分析,对这十四条引文的来源作了推断.  相似文献   

16.
陆勇强 《学术研究》2005,(7):133-138
《全明词》的出版,填补了词史文献整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由于工程浩大,疏失在所难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将本该入清的作者误作明人收录;二是析一人为二人,前后两处著录;三是对比较常见的文献利用不足,致使某些词家的作品短缺过多。  相似文献   

17.
白话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成书于明末清初,该书最具震撼力、影响最持久的是它独具特色的语言。全书基本以山东方言写成,本文试从方言词语、方言句式、歇后语和俚语三个方面略谈《醒世姻缘传》的语言。  相似文献   

18.
在乾隆前期出现的相同体例的西藏通志类著作中,根据篇目名称、部分篇目内容及误字、脱字的比较,《西藏记》与《西藏志》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其刻本最早的基础当为《西藏志》的某种抄本.同样,经过篇目顺序、部分篇目内容的增删与改动、正文与程途中加注的比较,《西藏记》与《西藏志》又存在着不少值得注意的不同之处.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画上等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两者只是篇目顺序有所不同和名称改一个字而已.总之,《西藏记》与《西藏志》是有着直接关系的两部清代西藏地方志.通过比较还可以发现,《西藏记》虽然是在乾隆十六年左右根据《西藏志》某种抄本整理而成,但其刻本与和宁《西藏志》刻本相比,内容上较多地保留了《西藏志》某种抄本的原貌,这是《西藏记》值得注意的独特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黄钟通韵><音韵逢源>二韵书的基础音系是东北方言,根据二书的韵图及满文音注与<广韵>音系比较,初步得出结论如下:(1)知、章、庄合流,从而使声母更加简化;(2)精、见组细音已经舌面化;(3)日母字混入疑母、影母;(4)全浊声母已经消失;(5)尖团音问题复杂,韵图与音注存在矛盾;(6)韵母存在着遇摄、通摄以及少量的臻摄(合口入声字)相混,蟹摄(合口一、三等)与止摄(合口三、少量开口三)相混,蟹摄(开口一、二等)与止摄(少量开合三)相混,果摄、假摄、山摄、宕摄相混,咸摄、假摄、山摄相混,臻摄与深摄相混,山摄与咸摄相混,梗摄、曾摄、通摄相混,宕摄与江摄(少量)相混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绥远旗志》是一部关于清代绥远城八旗军政事务的资料汇编。通过对该书的基本内容、舛误和失载以及历史价值的进一步探讨,明确其具有的史料价值。《绥远旗志》用丰富的史料记载了绥远城十个方面的史实,为清代绥远城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史料,是研究清代八旗驻防史、内蒙古民族关系史和呼和浩特地区史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