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韬 《小康生活》2005,(6):33-33
一个农村“放牛娃”,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这就是肥西县严店乡严店村“全国劳模”严德敏。  相似文献   

2.
慢半拍     
孙道荣 《社区》2008,(17):37-37
小城有两家电影院,一家老的,坐落在老城区,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建筑。它的辉煌,已经像它的外墙一样斑驳不堪;那家新影院,前两年刚刚建成,矗立在新区,高大气派。老影院的顾客,越来越少,除了设施太陈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已经沦落为二线影院.新片都放成旧片了,它才开始放映。而新影院是一线影院,所有的大片、新片,都是和全国同步上映。  相似文献   

3.
刘志佳 《小康生活》2005,(10):39-39
肥西县金桥职业高级中学地处皖中农村腹地,位于合肥与六安两市交界之间,是一所占地346亩、建筑面积2.597平方米,设有农林、园林、计算机、机电、电子、建筑、财会等近10个专业,现有在校学生3000人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4.
今年烂片很多。 面对观众对《山楂树之恋》的质疑,老谋子干脆力不从心无精打采懒得回应。老谋子这回真的是在吃老本,继“三枪”之后再一次透支自己的信誉。我们还会说:嗯,下次我们期待老谋子的回归。然后再一次买票坐在电影院里面等着忽悠。在中国文艺与商业片就这么难结合?票房与口碑就这么难兼得?不知道当老谋子也成为票房毒药的时候,中国电影的春天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妈妈劝我说。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买了假货通常都是算了,你去维什么权,那点钱还不够来来回回路费和电话费呢。我真是为乡亲们感到悲哀,都说农民维权意识差,其实他们何尝不想获得赔偿,只是在农村,维权真的是大难。  相似文献   

6.
大量事实表明,当代中国大量农村人口皆不愿当农民,许多农田被撂荒,针对这一问题作者作出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和农民为了利益和权利会引发种种冲突.旨在根本改变农村问题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既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也会给夹缝中生存的中国农民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职业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力军,2020年,我国职业农民发展到1 700万人,占农业劳动力的9.6%。本文基于2018年全国31个省(区、市)9 763名职业农民的调查样本数据,从生产经营类别、地区等维度对职业农民的群体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中情况相比,职业农民呈现出许多新特征,比如男性多、平均年龄低、受教育程度高、非农户籍多、参训比例高等。相比发达国家农民,我国职业农民的平均年龄较低、受教育程度较低,务农时间较短。不同生产经营类别和不同地区的职业农民基本特征差异显著,如纯养殖类和经济类作物种植业、东部地区的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相对较高。职业农民的未来发展还面临着农民教育培训、劳动力市场、土地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本行业与地区差异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孙晓鸥 《北京纪事》2009,(10):82-84
“内部电影”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百姓中一个极为特殊并心照不宣的文化现象,所谓内部电影,就是由于当时政治环境所限不能在电影院公开放映,而有人通过各种关系渠道从国外直接带来电影拷贝在特殊放映场地进行内部播放交流的一种电影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开放,以及国产电影迅猛的发展,如今,内部电影早已成为昨日黄花而长久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相似文献   

10.
王洋 《新华航空》2011,(2):82-83
顶级玩家的分工细化,电影院线的蓬勃加盟,以及媒体和观众的关注,共同让贺岁经济这个蛋糕越变越大。  相似文献   

11.
1940年代的中国文学被包含在一场民族自卫战争之中,多元的大众化样式已成为文学的时代特征。解放区文学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演变成为"农民大众文学",出现了秧歌剧《兄妹开荒》、新歌剧《白毛女》、新编京剧、街头诗、墙报、通俗故事、赵树理小说等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农民文学。而沦陷区、国统区则出现了都市大众阅读类型文学,即以张爱玲、徐訏为代表的"市民大众文学"。于是,在1940年代,农民"大众化"与市民"大众化"发展到一起,出现了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促使民族文学走向现代化和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的冬学主要是在农村进行识字教育与思想启蒙。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希望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故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因此,冬学不再是单一的文化教育,其更加注重农业技术的普及教育,把培养农民正确的生产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冬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则是通过新技术替代传统生产方式,进而实现对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的改造。1950年代开展的以思想教育与农业生产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冬学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农村社会改造提供了技术—思想—社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15.
李清 《金陵瞭望》2008,(17):11-11
“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农民徐德保,1994年到数十里外做了上门女婿,三年后与妻子离婚。由于结婚时住的是岳父的房产,离婚后的他在村里没了立足之地。他向村上提出,给他划拨宅基地和责任田,然而前者一直没得到解决。近10年来。他有一半的时间在上访。”  相似文献   

16.
"内部片"一词对许多五六十岁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它特指特殊年代不公开放映的电影,或是外国电影,或是被禁的"供批判用"的"问题"电影。在那些年代,能看上这类电影,往往是一种身份与特权的象征。而所谓中南海"内部电影",就是西楼大厅所放映的电影,专供中央领导人同机关干部看的来源复杂、种类繁多的电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给农民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后期以来,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在我国广大农村悄然兴起。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实践的产物,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巩固和促进了家庭联产承包制,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农村土地流转对广大农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我主要就其现状,因立法不足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崇拜英雄,英雄的故事来源于电影。看露天电影成了那个年代唯一的娱乐方式。城里人去电影院,买一桶爆米花儿、两杯汽水,随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变幻时而热血沸腾,时而如歌如泣,时而缠绵哀伤。农村人看一部电影是非常艰苦的。爸爸回忆说,当时还是生产大队,每天都有繁重的生产劳动和任务。不管白天累成什么样儿,只要晚上有电影看,大家立即情绪高涨。姐姐、哥哥也是电影  相似文献   

19.
终于拿到"许可证"了!山西农民李马兴奋不已,他自筹资金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暖冬》获得发行许可证,可以在全国公开发行播出了。捧着这张"许可证",年近半百的李马百感交集,从小就有一个电视梦的他,终于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省广元市宝轮镇老林村头的山坡上,有一块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墓地,墓地周围柏树苍翠,墓碑为广元市利州区民政局、宝轮镇人民政府所立,碑联是:"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碑上记载了长眠在此的一位平民英雄的简历,他就是在朝鲜战场上先后5次立功,广元市唯一荣立一等功和获二级模范称号、唯一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唯一被编入《志愿军英雄传》的志愿军战士曾易宽。1954年3月,曾易宽复员,他谢绝了组织上让他任副县长的安排,毅然要求回乡当农民。1995年9月25日,65岁的曾易宽因病去世。尽管老英雄已辞世多年,可是他的家乡人民至今还在怀念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