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法治国家中,宏观调控行为应予以法治化。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法理学上的可诉性理论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寻求司法解决途径,产生了积极影响。宏观调控行为是否可诉之所以存在争议,原因在于经济法所追求的法益目标:社会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及其对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的影响。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问题是解决经济法可诉性的一个关键和难点。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具有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调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凸现经济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2.
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调控行为的经济性强于政治性,它不是法律上的国家政治行为,而是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不只是决策行为,也包括执行行为。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法理学上的可诉性理论对宏观调控领域中的纠纷寻求司法解决途径,产生了积极影响。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具有现代法的基本特征,只有强调宏观调控行为具有可诉性,才能凸现经济法的可诉性。我们有必要强化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3.
法的可诉性是法所必备的基本属性。经济法的可诉性是保护经济法主体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无论是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还是市场规制行为的可诉性,均不强。市场规制行为都是具体的执行行为,因此都应当是可诉的。然而宏观调控行为分为决策行为和执行行为,其中决策行为因为抽象性而天然不具有可诉性,但是具体的执行行为仍应当具备可诉性。要增强经济法的可诉性需要完善经济诉讼、经济法责任和经济公益诉讼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法的可诉性应是现代法治国家法的本质属性之一。但在我国现行法律中 ,存在着大量不可诉的法 ,这种法的可诉性缺陷 ,对我国的司法制度乃至法治建设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 ,建立具有可诉性的完备法律体系 ,是我国法制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我国的举报制度散见于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法当中,缺乏统一的上位法规范,行政举报答复行为的可诉性审查普遍存在举报的概念和范围界定不明确、行政举报答复行为性质认定不一、被诉行政行为混同的问题。因此,将举报答复行为分阶段区分为受理阶段的举报答复行为、处理阶段举报答复行为以及特殊阶段的举报答复行为,受理阶段的举报答复属于程序性答复具有独立程序价值,并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具有可诉性。处理阶段仅涉及实体利益的举报答复有涉及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之分,公益性举报请求保护利益为反射利益,不具有可诉性。自益性举报通过判断其所依据的法律规范是否具有保护当事人个人利益的目的来判断可诉性。特殊阶段的行政奖励与答复行为的可诉性互相独立,有奖举报的存在不意味答复行为当然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6.
"内部行政行为"之法律含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对《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 (三 )项关于人民法院不受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的案件的规定及相应的司法解释 ,行政法学界有不同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内部行政行为所作的界定 ;有学者认为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应称之为内部行为 ;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内部人事管理行为的界定。文章在对各家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 ,就内部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可诉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控权的界定及其配置,是宏观调控法中的核心问题.宏观调控权作为一种权力,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界定与配置,使各类宏观调控权主体的权力明晰,职责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集权与分权等问题,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宏观调控.从宏观调控权配置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权的现状与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损害是环境权利受到侵害的一种形态,环境侵权不能涵盖环境损害。通过私法和环境公益诉讼无法实现环境权利损害的充分救济。环境权利司法救济缺乏权利基础。在宪法和法律未对环境权利及其可诉性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权利主体缺乏可以直接寻求司法救济的可要求性。对环境权利的可诉性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对立观点。应从权利本身出发研究环境权利的可诉性,从权利人的立场重新思考环境权利的可诉性问题,转变可诉性问题的思维模式,改变环境权利可诉性的研究视角,从环境权利可诉性的概念化争论转向环境权利如何裁判这一新任务。  相似文献   

9.
法的正当性是法的内在权威的主要源泉,是评价法的外在效力的标准,因此不正当的抽象行政行为应赋予其可诉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立法对行政诉讼目的的定位决定了受案范围内的狭隘性,本文认为对行政诉讼目的应定位于"监督说",并在该目的指引下赋予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同时,赋予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在我国也有其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所证明的一个规律。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同样需要遵循这一规律,本文试从法理学角度,对宏观调控法的界定、法在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及宏观调控法的目标等问题进行初步的控讨。一、宏观调控法的界定任何法都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都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统治阶级的意志,但法律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不等于宏观调控,体现商品经济要求的法律在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而宏观调控法是二十世纪才出现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对经济的作用可…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精神赡养法律制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关于赡养问题的法律规定有着这样的一些特点,强调经济上的供养义务,而对精神赡养义务有所忽略,这显然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差距。本文通过对精神赡养义务进行界定和分析,和对精神赡养可诉性的阐述,提出了一些完善精神赡养义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可诉性问题的再思考——以经济公益诉讼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可诉性是法的基本属性之一。经济法作为一个新法律部门出现于19世纪末社会化。经济法纠纷不同于以往纠纷,从而使经济法可诉性实现遇到了很多障碍。保障经济法的实施,需要从公益诉讼、经济法纠纷类型以及经济法的目的三方面来理清经济法可诉性的实现与经济公益诉讼之间的关系,并在当前诉讼模式下提出完善经济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法的可诉性,在经济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我国经济法可诉性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经济法可诉性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与缺陷,需要对经济法可诉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通过规范经济纠纷中的诉讼程序、对经济法法律责任进行明确划分、构建健全的经济法公诉制度,充分发挥经济法可诉性在经济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实践中常见的几种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分析 ,找出规律 ,从理论上阐明可诉性具体行政行为的范围 ,特征以及如何正确把握具体行政行为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15.
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此值《行政诉讼法》修改之际,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化势在必行。透彻分析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确定被诉抽象行政行为的范围,是解决这一问题无可回避和忽视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是高校管理行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在实施学生管理过程中侵犯学生的权益纠纷时有发生。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高校的法律主体地位及相应职权规定不清、界定不明,导致这类纠纷能不能被起诉、如何被起诉成为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争议的焦点。在明确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性质的基础上,就其可诉性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学生管理行为应具有可诉性。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规范高校的行为,更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是高校管理行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在实施学生管理过程中侵犯学生的权益纠纷时有发生。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高校的法律主体地位及相应职权规定不清、界定不明,导致这类纠纷能不能被起诉、如何被起诉成为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争议的焦点。在明确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性质的基础上,就其可诉性进行分析,认为高校学生管理行为应具有可诉性。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规范高校的行为,更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高校校园。  相似文献   

18.
对于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当前我国学术界依然充满争议。但是抽象行政行为应当具有可诉性。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精神,有利于与行政复议制度相衔接,有利于完善对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体系,是履行WTO协定义务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现状表现为:环境权利纠纷解决诉讼渠道不畅、私权救济方式对环境权利损害救济不足。究其原因,既有因政治问题不可诉形成的政治难点,也有因环境权利立法缺失、宪法司法化不能、具体环境权利实现障碍所形成的法律难点。随着可诉性理论的成熟,将国家行为混同于政治问题的困境将逐渐化解,政治问题的司法化范围将随之扩大。破解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法律难点需要立法理念的提升。在制度设计上,宪法诉讼是我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应通过行政法路径积极推动环境权利的宪法诉讼,同时通过私法有限度的实现环境权利的可诉,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法可诉性的薄弱已经阻碍了经济法的发展,加强对经济法可诉性实现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法更好的发展和得到执行。学界现有的几种模式设想都有其自身的缺陷,要从更新经济法诉讼的理念的高度对其加以综合并创新,以利用现有诉讼机制和创设经济法特别诉讼机制相结合的模式来加强经济法的可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