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消费主义批判与消费伦理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消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的必然.消费主义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态势的同时,也使现代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等伦理困境,表征着消费主义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成为消费主义批判的逻辑前提.反思、消解、超越西方的消费主义,自觉地建构合理的消费伦理,有助于推进正处于由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的当今中国社会健全的发展和新型的社会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消费社会不同于其他社会的特征,早已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以体现。在实践维度上,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通过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正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导向作用。从一个社会整体性的健康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导向作用可以分为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消极的导向作用。面对消费社会带来的信仰危机、生态危机,应积极倡导负责任的消费。负责任的消费,应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来克服消费主义,并努力建立一种健康积极的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是消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批判消费主义是当前消费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追问消费主义的伦理基础是文化批判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自消费革命以来,西方消费伦理思想大致经历了两次变革:一是消费的去道德化;二是消费的伦理价值重构。两次变革一方面以过度消费取代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消费;另一方面,还以奢侈消费为善的道德判断颠覆了节俭消费的美德传统。解读西方消费主义文化与消费伦理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清当前消费生活颠倒性的实质内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主义共有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二者在新时代的中国同时在场。然而,人们在消费主义的实践中由于受到商品符号意义的支配,沉迷于炫耀性消费和过度消费,造成精神与物质需要的双重沦丧、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进而与美好生活需要相背离。为此,我们需要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背景下立足于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明确消费主义的边界,以高品质生活观代替节俭性消费观,并在承认商品符号化这一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伦理的关照和人的主体性回归,对商品的符号意义加以建构,实现对消费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家庭消费的伦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社会,家庭仍然是消费的重要单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家庭在消费伦理上有很多模糊的认识和不合时宜的表现,具体表现为崇尚节俭抑制消费,偏爱孩子慢待老人,重家庭轻社会,从众而缺乏个性等.因此应进行消费伦理的引导,从而使消费真正成为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完善人性和达到幸福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消费主义的特点是无节制地追求物质消费,把人变成纯粹的消费机器和生产机器,其结果是使消费和生产难以为继,使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难以维系。可持续消费观是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和摒弃,它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当前我国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发展压力,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消费模式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8.
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经济学奠定了对消费的最初界定,即消费即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然而,消费不只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只有离开使用价值消费的经济学视角才能深入到消费的本质,消费文化就是对使用价值消费的背离,但这种背离在消费主义流行的时代则走到了一个极端,又带来某种后现代的弊端。文章以此为线索,厘清了消费、消费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并力图梳理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文化,已经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入中国社会。当前,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商品拜物教、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避免消费主义不良价值观的侵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0.
青年是极富活力的消费群体,其消费伦理主要表现在:时尚消费理念上的享乐主义者、赤字消费实践中的地位追求者、浪漫消费"品位文化"的跟从者与制造者.青年消费伦理既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不少误区,这正是青年成长困境的原因所在,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动因素所在.为此,需要有相应的对策对青年的消费行为进行积极地引导,健全青年人的消费道德人格,树立以质量型、生态化、均衡性为基本特征的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后工业经济时代的到来,休闲作为一种消费活动已经全面融人现代生活,休闲消费不仅仅是一种时间的打发,更成为生活的必需品,静静的存在着。休闲消费与其他体力生产方式相异,因为休闲消费不但是一种对独特文化的愉悦体验,它也从符号学的意义界定甚至构建了个人的认同,以与他人发生关系。后现代消费主义范式经典理论是休闲研究的维度,而只有结合实证研究,才能够对休闲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消费意识形态的出现是现代性文化和生产型社会转进的必然结果。在当代社会,信息化与消费化相辅相成,文艺消费更显抽象化,文艺娱乐被纳入了“消费体系,”创新日益成为一种时尚,媚俗艺术蔚为潮流,文艺与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这与消费社会将一切转化为消费客体,彻底根除了超验的道德根基和神圣信仰的体系化逻辑有关,更与传统的等级制社会、特权经济和专制文化被公民社会、信用经济和市场民主体制、商业文化取代有关,也与消费社会信息化、消费化语境中注重以形象战略实现商业利润的运作机制有关。对待消费意识形态和消费社会不能采取一种完全非历史、非辩证的极端化态度。 相似文献
13.
困境与出路:由消费主义到生态消费之必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蔓延全球的消费主义日益显现出两大危害:自然资源加速消耗,人类渐失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精神需求弱化,并引发精神危机.资本的逻辑扩张是消费主义蔓延进而诱发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价值观原因;技术理性功能边界的恶性膨胀是生态危机的世界观基础.要实现消费范式的生态学转向,必须对技术观和道德观进行生态化建构:建立生态消费的社会机制;唤起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与当代市场经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失灵本身包含着市场经济伦理的危机 ,它宣告了“自发市场秩序”崇拜的破产。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方面看 ,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规范都已迫在眉睫。作为学理上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思想是首先需要梳理和阐发的 ,本文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尝试。文章通过对伦理与经济关系代表性观点的简要评述 ,着重探讨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过程科学批判的伦理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济伦理的价值基石 (劳动的解放和经济人性化的历史必然性 )及其方法论特征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劳动解放与个性解放相结合 ) ,最后阐述了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认同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浓厚现代色彩的论题。现代社会中孕育出来的消费文化无疑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消费文化的几个显著特点 ,并试图探讨消费文化对当代认同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消费主义背景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历史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从短缺走向丰裕,消费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消费与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决定消费";进入丰裕社会后,"消费引领生产".同时隐匿于其中的深层逻辑则是"生产对消费的控制".与短缺经济时代生产对消费的制约性支配不同,丰裕社会中生产对消费是一种引导性控制,即资本为了追逐利润而以文化控制的方式对消费进行操纵.为此,不能简单地用马克思关于生产的支配作用的观点来解释现代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但是马克思的深刻见解对我们今天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是把保护环境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的重要举措。为此,必须吸收环境伦理学的核心观点,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把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都纳入伦理关怀的视野,同时摒弃环境伦理学所隐含的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可以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以下观点:道德行为包括敬畏、感恩、平等、互惠、同情、呵护等层次;保护环境是人的义务,开发自然是人的权利,两者辩证统一;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任何个体、群体利益,要及时对环境损失进行补偿;只有以科学技术为工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消费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的消费伦理思想以形而上的“道”为其立论的基础,以对少私寡欲等途径的分析为重心,以顺乎自 然、公平无私、和谐自由为特点,以追求返朴归真和精神的自我满足为旨归。其消费伦理观是解决人的深层次生存 问题,它对于生活在当代工业文明和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副治疗自我欲望膨胀和消费异化的良剂,同时对于我们建构具有民族精神的消费伦理,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煽动着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着人们的购买欲望,在消费者(包括普通民众)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欲购情结"(Buying Mood).汽车作为为个人及家庭提供空间和便利的移动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汽车社会的巨大成本往往被掩盖在它的便利之下.可以说,汽车交通对于社会、自然乃至人本身都构成了巨大的负担或代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