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牛栏是多语社群,主要的语言大牛栏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台湾闽南语方言.过去,大牛栏方言是低阶语言、弱势语言,仅在家庭、氏族内使用;而客语是高阶语言、强势语言,也是语族之间的沟通语言.大牛栏社群在不同领域的语言使用并不相同.他们在外遇到客家人讲客语,这是一种语言聚合(convergence);在家庭中对婚姻移入的客籍妇女讲大牛栏方言,这是一种语言背离(divergence).两种不同的语言选择显示大牛栏社群在家庭内、外与客家人对话时,彼此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不同,也显示他们在公、私领域心中运作的社会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2.
张建军 《西藏研究》2009,114(2):63-70
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藏语与河州汉语方言的接触历史,以及由此造成的藏语与河州汉语方言接触的历史文化背景;第二部分根据其接触历史和现实面貌,指出藏语与河州汉语方言接触主要有三种类型:文化型接触、地缘型接触以及商贸型接触.  相似文献   

3.
从古藏文文法《sum rtags》和可以代表一定历史面貌的书面语以及词书来看,古代藏语动词有陈述和命令两种式。陈述式有未来、现在和过去三时,还有自动与使动(或名他动)相对立的以及主方与宾方相对立的态。都用屈折形态表达。三时主要用不同的前置辅音表示;过去时除用前置辅音外,还用后置辅音表示。后置辅音有s和d两个.  相似文献   

4.
凤凰汉语方言夹杂个别土家语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在一些土家族语言研究的专著和《凤凰县志》中都有相关记载和论述.文章主要考察凤凰汉语方言词汇系统中土家族语词借入的情况,分别从"全借""半借""变换语音"三个角度来分析土家语借进凤凰方言的方式及特点,讨论其借入后词义扩大与缩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安多方言和卫藏方言虽属藏语两大不同的方言区,但在一种超方言的文字统一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在汉藏语系里虽非绝无仅有,也是异常罕见的.从卫藏和安多方言的发音入手,通过语音分析、比较,对安多人学习卫藏方言的方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两大语言区人们间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语言和语言群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行 《民族研究》2002,(1):59-64
语言和语言群体是同目前民族学界讨论的与民族和族群问题有关的一对范畴。同一语言的使用者不一定有共同的语言交际行为和语言认同态度 ,因此语言和语言群体可能是不一致的 ,语言群体相对语言来说应该是第一性的。在没有超方言的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的情况下 ,方言更接近语言群体 ,有更多的共同的交际行为和认同感。双语现象的出现使语言群体向更大的双语或多语的语言群体发展。文章对影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群体的年龄、地区分布和语言使用场合等因素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藏语复杂声母系统及复杂演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属语言或方言之间虽然有相当严整的语音对应关系,但实际读音的差别之大往往又超乎可能的音变设想。所以我们经常很难解释共时平面上语言或方言的差异现象。语言研究中曾探索过各种音变模型,如同化、异化、换位等等,然而这些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解释行为复杂的历史音变现象。从汉藏语言来看,包括汉语在内的各种语言的原始形式都呈复杂的声韵结构形式。例如藏缅语的藏语安多方言、道孚语、嘉戎语的声母可能由二合、三合乃至四合辅音构成,这样复杂的形式其历史演变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8.
作为区域文化的载体,方言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印记与精神面貌.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13种少数民族语言及6种汉语方言,方言资源得天独厚.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视、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的发展,广西的语言状况正在发生改变,一部分使用人口较少的方言已经濒危.本文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的条件入手,对广西方言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对广西方言今后的发展进行研究.从而提高人们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方言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加大对方言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广西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方言特有词汇是在标准语中找不到适当的词与之对应,并在某一方言中特有的词汇.作为现代维吾尔语三大方言之一的和田方言中也有许多特有词汇.本文从方言学和文化语言学角度,对和田方言特有词汇的意义、来原、结构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和田方言特有词汇的文化含义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第一线田野调查获取的材料,指出九河白族乡普米语存在母语保留型、母语衰退型和母语复苏型三种不同的语言功能类型,这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存在密切关系,该现象值得深入探讨.文中指出母语复苏型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语言使用类型,显示了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有可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复活、维持少数民族语言活力,说明语言保护的政策实施中必须考虑在一定条件下母语复苏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