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把思维和语言对立起来加以考察是导致历史上理论纷争、互不相融和现代研究中在解释与思维和语言有关的问题时显得过于折衷和牵强的根本症结所在。构建出思维与语言统合的理论假设,可运用这一理论假设去整合以往的理论分歧,并对言语获得过程和聋哑人的认知加工模式等争议较大问题给予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极其复杂,研究翻译的心理、认知过程的基本前提是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评介语言和思维的不同涵义,分析创作和翻译过程,进而提出翻译的基本模式并对某些翻译认识问题作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洪堡特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很突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又反作用于思维。他的这一理论为解释现代汉语词语泛化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温"语言相对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相对论"是关于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即不同文化的语言具有结构、意义和使用等方面的差异,人类的思维行为与这些差异有关,程度不同地受其影响和制约.该理论最杰出代表是20世纪上半叶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设".由于该"假设"局限于语法结构的差异,所以曾一度遭受到批判和冷遇.然而,随着语言使用研究的深入,它的理论基础及其活力得到加强,理论意义也得以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交际的性质,指出交际是明示-推理行为.认知语境为语用推理提供了一种手段,而推理是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是各种关系相互顺应的过程.关联-顺应模式的理论框架,应以关联原则和最佳关联假设为基础,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相互顺应,使关联理论解释的充分性和顺应理论描述的充分性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对语言本质有着自身独特的认知理论观点,相应的语言习得观也就存在着自身的特点。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的语言习得理论展开了研究:首先对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观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其次在综述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分析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习得三个假设问题的解释;最后总结这一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7.
系统探究语言、思维与中西文化比较这一主题,其理论基础是萨皮尔 沃尔夫假设。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和表达习惯为切入点,详尽分析两种语言对各自使用者思维的制约与影响,进一步印证了萨皮尔 沃尔夫假设有关语言决定思维并影响思维的基本结论。在深入探讨语言、思维及文化密切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语言差异是文化差别的归因点,因此,深入的语言比较应是各类文化比较的始点。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理论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理论,旨在对比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异同,进而预测二语习得中的困难之处.对比分析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强假设、弱假设和折中假设三个阶段.强假设认为对比分析理论具有预测错误的能力,弱假设认为对比分析理论具有解释错误的能力,而折中假设则强调了人类学习的认知模式和外语学习中最可引起困难的语际错误.外语教学中,对比分析理论可以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比分析理论还可对教材编写以及语言测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式英语作为一种主要由汉语语言、文化及其思维干扰引起的错误,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中常常会出现.它大大削弱了跨文化交际的效果,有些甚至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从错误分析理论、中介语与石化理论以及语言、文化及思维关系理论分析角度出发能很好地解释中式英语现象的成因,从而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语言共性与语言标记性理论,结合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收集的资料,分析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结果表明:与对比分析假设相比较,语言标记性理论对于解释母语迁移现象及第二语言习得者面临的学习困难有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西方当代哲学原理对什么是哲学,有三个思路:学科的思路、大问题思路、意义论思路。大问题构成了哲学的基本框架,对大问题进行的语言分析和意义追问也成为哲学基本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语言思维与非语言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究竟是用什么方式思维?一定要用语言进行思维,还是可以脱离语言进行思维?对于这些问题,科学界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一直以来存在着两种观点:"等同说"和"分离说"."等同说"将语言和思维视为一体,而"分离说"又将这两种东西截然分开.其实这两种观点都过于极端,因此有必要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入手来阐述人类思维的两种形式:语言思维与非语言思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回顾并分析了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异研究在语言研究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方面的发展和意义。然后,着重讨论了语言变异研究中与理论归纳相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语言与社会变异的共变关系、语言的异质有序系统、语言变异的社会功能研究。最后又从研究方法层面对进一步探究语言变异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语言思维是指借助语言完成对客观世界现象描述和探索的心理过程的总括.在学术界对于语言及语言思维之间存在一种观点认为,语言不同,势必导致思维过程的差异,从而形成思维定势的差异.这种简单地将语言的差异冠以思维不同的结论是将两者的关系简单化了.事实是,英汉语言思维具有相似性,对此可以从认知和哲学两个层面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5.
"存在/是"不是哲学的中心概念,包含系词性与存在性的"存在/是"与特定语言句式、特定的语言系统有关,它可能在某一语言系统的某一时期是哲学思考的中心概念,它所涉及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但超出这种特定的条件,笼统地断言它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中心概念,有关它的问题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的研究偏重差异见于本体论及认识论视角。二语习得认知派关注语言学习者的同质性语言能力发展,呈现出脱离社会情境、去社会性的倾向;二语习得社会派高度融合社会情境,关注语言使用者的异质性语言能力发展。语言社会化范式发展史显示,第一代语言社会化研究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型同质社区内的母语社会化为重点,第二代语言社会化研究聚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型异质社区内的二语社会化。通过长期的理论拓展与实证充实,语言社会化不仅能囊括认知派与社会派的研究重点,中和二者的研究偏重矛盾,与社会文化理论兼容,还能作为语言习得的社会干预范式发挥解释语言习得的效用优势。语言社会化作为兼收并蓄的语言范式,未来将因其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突出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论优势而逐渐成为主流范式。  相似文献   

17.
任何语言都需要有双元音,任何双元音都有形成机制。任何机制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满语的双元音形成机制的共性是动与静、前位与后位的辩证运动;其个性是i和o对所有单元音的后位选择。从语言哲学上探讨其机制形成的规律,深入揭示满语双元音的形成逻辑,对深化满语基本理论的研究,对双元音主要问题的探索,对语言学某些问题的发思,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语言生物机制研究的新视野:FOXP2与人类语言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语言的生物机制是生物语言学的核心议题,作为该领域的前沿成果之一,结构基因组学有关FOXP2基因与人类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有望为解决语言生物机制的争议性理论问题带来曙光。对KE家族和英国男孩CS的研究从共时角度审视了语言基因突变对人类语言使用及理解的重要影响;探索FOXP2的进化之旅则从历时角度揭示了语言基因对人类演进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结构基因组学与语言进化比较研究法的结合可从侧面为回答广义/狭义语言能力与动物交流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证据,同时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义语言能力可能还包括一个语言基因组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将语言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研究语言系统的生态问题,把研究语言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其理论和实践目标,由此决定本学科的内容、方法和范畴。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是语言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多样性和整体性的破坏将会造成语言生态的失衡,影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语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一种与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但与之同样重要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语言的生成、习得和发展出发,通过对思维的本质、思维的种类的讨论,结合语言的属性,对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综述。并得出结论:人的认知过程中,存在有两大类思维方式,语言思维和非语言思维,思维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然后,语言反过来又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