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佛、道三教是长期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支主要思想力量,佛教的传入对于道教和儒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三教之间虽然互有矛盾,但是三教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相互发展,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对于中国的历史上很多帝王的统率平民和管理臣下都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佛三家之思想融合而形成的文化三极,内涵丰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与当代社会推崇的和谐社会相映生辉,和谐社会之理论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一种茶叶一世情,每一种茶叶都有着她自己曲折离奇的身世故事,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人生经历。从高考前夕喝父亲送来的那杯暖心茶到成为传授茶知识的教书先生,再到从事茶叶行业的优秀企业家,何志强这辈子注定要与六堡茶相伴一生了。  相似文献   

4.
南诏国时期,宗教信仰形式较为复杂,不仅存在原始宗教,而且受中原文化和地域交流的影响,儒、佛、道三教也深深地影响着洱海地区意识形态的发展。在这里尤其要谈佛教,特别是佛教密宗对南诏国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佛教密宗(以下称密宗)对南诏国的影响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社会阶层所需求的意识形态,而是已经上升到统治阶级用来治理国家和统治民众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蔡桂如 《现代妇女》2013,(12):I0052-I0053
泰州哲学思想中的“万物一体”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发展,也是泰州区域优秀文化的突出体现。泰州区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派的生态思想,尤以儒派之一的泰州学派生态观最为鲜明。泰州学派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思想主张,升华了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也形成了鲜明的泰州地域生态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艺术品投资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 艺术品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其估值既有各自的投资逻辑,也有共性.艺术品投资价值判断有其特有的"道"与"术"——艺术品投资至简大道是关注中华民族鼎盛朝代的代表性艺术品.这些艺术精品都秉承了中国"佛""道""儒""真善美"的思想传承,符合国人传统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7.
薛姗 《现代妇女》2014,(5):321-322
苏轼的一生虽然多次受到排斥打击,仕途屡遭贬逐,历经许多坎坷,时时处于人生的逆境,但他并未因此对苦难麻木不仁,也没有因此否定人生,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道、佛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厚人生,黜彼岸”已为我国古今文史哲学者的共识,儒主“实有”,在现实的此岸;佛主“性空”、道主“无为”,在理想的彼岸,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就此把大文化之一的古代文学也纳入此轨,那就大谬不然了。因为一切事物的缘起,都是由相对互存的关系和条件所决定的,原始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自是两岸合一,阶级社会产生后则为人与社会的矛盾,两岸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倾斜,所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我国文化始终是以儒家此岸治世为主,佛、道彼岸理想为辅的格局,它们互斥、互渗、互融的关系,决定了古代文学以多元个性发展的历史,其“诸界趣生,随业…  相似文献   

9.
唐朝时期思想开放,宗教信仰比较自由,信奉佛道的妇女人数也比较多,原因更是不尽相同,文中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唐代妇女信奉佛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生死问题是人生中最重大的问题,每个人都要面对生死,都会对生死作认真的思考。儒、释、道三家对生死有着各自的理论观点,也进行着相应的实践,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死进行了诠释,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共同影响着中国人对生死的看法。本文就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进行探析,以便于我们对三家的生死观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早年的求仕不得、任官、被贬、弃官和后半生的漂泊中国西南,体弱多病,经历重重磨难,遂产生一种深沉的寂寞感。杜甫不仅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濡染,晚年对佛教教义与真理也颇为认同,在学习体会之后才发现佛理的高深玄妙。一个人的信仰是整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不应被分割,杜甫的儒、佛思想并不妨害其在文学史与诗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唐代的女官     
有唐一代,封建社会处于鼎盛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女官也具有了与以往朝代相比更为突出的特点。唐代以其开放、繁荣的精神面貌著称,看起来这一时期的女人仿佛得到了之前任何朝代都与之无法比拟的东西,但不可忽视的是,唐代也属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中国君主专制的巩固时期,因此,它所包含的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朝代。本文将从女官的存续,唐代女官的来源、分类、命运及归宿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使读者可以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席丽莎 《城市》2016,(5):63-66
天津水西庄由查氏盐商营建,其整体氛围处处折射出文人园林清新雅致的气息.水西庄之建造同时蕴含道家“无为”与禅宗“虚空”的思想,并且,作为封建社会文人,水西庄这座避世之所中依旧体现出儒家思想.儒、释、道思想在园林营造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又通过诗词、书画、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得到升华,使水西庄成为北方私家园林的杰出代表.笔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考证,从景观营造的角度探析园林所蕴含的儒家、禅宗、道家的思想精髓,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水西庄的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婚姻观念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儒学思想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并且受制于儒学思想。从先秦时期到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对家庭婚姻观念的制约和干涉日益强化,操纵着中国几千年以来封建社会妇女的婚姻悲剧和不幸命运。  相似文献   

15.
<正>陈靖姑是福建三大女神之一,陈靖姑文化集闽东民俗习惯、价值取向、社会审美等于一体。在构建陈靖姑图像演变体系下,分析在社会历史环境下文化内涵变化导致的图像形式变化,进而结合文本与图像重点分析陈靖姑“世代为巫、出生为佛、行事为道、思想为儒”的文化特点,剖析陈靖姑文化集儒释道巫文化于一身,融合互补却又矛盾的原因。陈靖姑是福建的陆上女神,“肇基于唐”,文化内涵深厚,反映了闽地尤其是闽东民众的思想、风俗、审美等。  相似文献   

16.
苏丽华 《职业》2011,(35):129-129
山水诗,就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诗歌。我国山水诗的第一个艺术高峰出现在唐朝。唐朝时期,儒、佛、道三家并存,人们的思想信仰自由,社会上盛行漫游和隐逸风气。诗人们喜欢游山览胜,与大自然亲密相处,人们普遍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自然美。王维,这位盛唐诗坛杰出的诗人,以其卓越的艺术才能和修养,在诗苑中独树一帜,将山水诗这种审美艺术的创作推向高峰。  相似文献   

17.
曹婵 《现代交际》2011,(10):11-12
先秦两汉时期,儒家与法家在人性和政治方略上的分歧导致两家思想上的激烈冲突。同时,双方在历史发展、学术思想以及官僚体系和帝王政治中又逐步体现出整合的趋势。儒法两家思想的斗争、对立与整合,不仅引起古代思想、法律、制度及政治策略的巨大变革,也为儒法国家的最终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戴贝钰 《现代妇女》2013,(11):17-18
“儒”、“道”和“释”三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要代表,各有其内涵与意义,三教各有不同,又互有相同之处,在历史长河中兼容并包,共存共进,融合吸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可见,中国文化有着和谐宽容,兼容消化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历史源渊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古代哲学。在我国古代的哲学宝库里,早已蕴涵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观念。儒、佛、道等诸家学派都对此有精辟的阐述和见解。 以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认为: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天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难以分解,“天是人的根本,又是人的理想”。儒家的理想人格既是天人关系的中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400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移植、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教逐渐从一种外来宗教演变为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意积形态,成为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确切地说,中国伊斯兰教是在儒、释、道、清(伊斯兰)四教会通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尤其是在儒学和伊斯兰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里所探讨的,就是这种融合的漫长过程,以及这种融合的代表人物和思想特色,以明清之际的学通四教为主。 一、对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的先驱者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这是迄今仍有争议的问题。概括诸说,大约有四种。 (一)隋开皇中说 明陈仁锡(1581~1636)所撰《皇明世法录》卷81:“初,谟罕谟德(穆罕默德)生而神灵,西域诸国,并臣伏焉。其教以事天为本,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