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左传》对小说影响巨大,前人也多有论述。而《左传》中的巫文化则更影响深远,就连当代的一些小说家都在吸收《左传》巫文化的营养。《左传》中的巫文化包括占卜、梦幻、怪异故事等,占卜的影响可谓渗透到后世小说的各个方面,梦幻则直接影响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至于神怪故事不仅情节影响了小说,甚至有些故事,小说作者直接借为题材,用于创作自己的小说。  相似文献   

2.
《东周列国志》翻译实践中,作者注意到汉语文言文和英语语言就形合和意合而言差异显著。参照转换生成语法和奈达提出的"逆转换"翻译路径,作者建立一个从意合语言向形合语言转化的模型,且分别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探讨了汉语文言文的英译转换模式与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东周列国志》里,看到过这样的插图:两个梳双髻的宫女,手执长柄大扇,立在对坐畅谈国事的公侯身后。这样的扇子多半由奴仆执掌,象征性大于使用性,它是表明强权的道具。准确地说,它是礼仪扇。汉代,扇子开始落入平常百姓家。它用竹蔑编成,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号菜刀,扇柄附于一侧。  相似文献   

4.
正战功显赫的秦武王败给了小腿骨折?这一负伤经历的确有点匪夷所思。史书上记载,秦武王在洛阳见到大禹时期铸的一尊大鼎,便决心上手一试。结果虽勉强举起,却因力气不够,脱手砸断了胫骨。被这种大家伙砸到,后果相当严重。"血流床席,痛极难忍,捱至夜半而薨。"(据《东周列国志》)  相似文献   

5.
《左传》一书不但是史学界的权威,同时也是文学界的权威,而《左传》的引文通过引《诗》、引《书》、引《易》以及古志古语,使《左传》本来含蓄委婉的古典美更增添了几分活力,时至今日依然活跃,足见引文的生命力之强。  相似文献   

6.
方文山是中国华语乐坛"音乐文学"的创作才子,他以独树一帜的文字,促发了歌词创作的革命,在他的笔下,歌词不再只是单纯地用于娱乐大众,这更是一种文学现象。他将李清照《词论》中的核心观点,融入到当代歌词的写作中,体现了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贡献颇大。本文将从内容的主情致、尚故实,风格的尚文雅、巧铺叙、尚浑成两个方面,来阐述方文山创作过程中对李清照《词论》中核心理论的秉承。  相似文献   

7.
3年前,有位生活在西方名叫贝拉的上海女子,用她浪漫的悲情演绎了半自传体小说《911生死婚礼》,蜚声海内外,一时间,浪漫成了贝拉的代名词。浪漫本是她的天性。浪漫使她走遍天涯、寻索未知;浪漫令她与才子谈情说爱、不亦乐乎;浪漫让她通琴棋书画、晓数国语言;浪漫更成就她文学的梦,成为新浪漫主义作家。  相似文献   

8.
珊丹 《老年世界》2013,(4):42-42
创作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在创作舞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民间舞蹈继承与发展的新作,如:《鄂尔多斯舞》《哈库麦》《喜悦》等;还有一些是编导者根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生活动作的提炼与加工后创作出来的现代的民族舞蹈。这些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动作的艺术化,  相似文献   

9.
世界艺术的毁灭,是人类进程的悲叹;中国艺术的失传,是中华民族的悲哀……文字、文化、文学、艺技,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史中,有过多少消失.又有过多少禁绝,书画艺术的失存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严重的绝迹。从毁灭中醒来,保护人类文化存在:从失传中觉悟,挖掘、继承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书法教授王书广先生从先人的甲骨文、籀文、石鼓文、金文、崖画石刻、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汉语言文学是最能体现其意义的,该专业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传播。本文以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为基础,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06,(11):76-77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名家说名吃》;《货币的祸害——货币史片段》;《人的现象》;《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营养史》;《阅读日记:重温十二部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2.
李艳 《现代交际》2009,(7):78-81
工具是一个语义范畴,工具状语是工具范畴在句法中的具体体现。“以”是古汉语中工具成分的典型标记。本文对《左传》中出现的以“以”为标志的工具状语进行调查,并把工具成分分为引进地名田邑类、武器类、实物类等类型。  相似文献   

13.
<正>三十年代女性文学形成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女作家的作品中,将国家、民族与性别、个人的话语复杂地纠结在一起,既有对国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也包括对女性自身的审视与探索,精神内涵更加丰厚。在创作主体上,作家队伍进一步扩大,除五四女作家群外,还包括萧红、谢冰莹、沉樱、葛琴、杨之华、关露、罗洪等,她们在特殊的时代洪流中承担起严肃的社会责任,三十年代刊发了众多的刊物,本文选取《北斗》《文学月报》《文学》,重点研究其中女作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新中式风格,是对中国传统风格文化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是对中国当代文化理解基础上演变的一种设计理念,是继承和延伸相结合的创新风格。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宗教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又创新性地融合了许多现代设计的元素。其中最能体现其风格特点的内容包括室内的色彩、纹样、家具和陈设,正是由于这些内容的存在,才体现了新中式风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余达喜(笔名余大喜),1952年生于江西南昌。现为江西省文联副主席、舞蹈家协会主席、研究员、国家一级编剧、江西省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傩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组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傩戏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傩文化研究,著有《中国巫傩面具艺术》(与人合作,江西美术出版社、台湾南天书局)、《中国汉民族假面剧》、《江西南丰石邮跳傩》、《埃及雕塑》、第三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舞蹈资源的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等著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他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曾应邀赴日本、埃及、香港等地访问、讲学,其成果载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相似文献   

16.
<正>疾病是托马斯·曼生平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自《布登·勃洛克一家》开始,到《死于威尼斯》,一直到后期出版的《魔山》《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以及《浮士德博士》,小说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均为疾病和死亡。在《魔山》中,托马斯·曼着眼于20世纪杂乱无序的“文化病态”,将欧洲主要的思想倾向置于疾病背景之中进行论证,并从医学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和哲学层面,对身体疾病与文化疾病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与论证。一、托马斯·曼疾病意识思想探源托马斯·曼生于19世纪末,浪漫主义文学使其在疾病美学传统中深受“疾病浪漫化”的影响。而他与家人的病痛遭遇,  相似文献   

17.
张达明 《当代老年》2011,(10):14-15
7月17日,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的百岁寿辰。在世人心中,她是文学大家钱钟书的妻子,是不幸早逝的钱瑗的母亲;她令无数入手捧《我们仨》泪洒书页,其中的温暖和感动难以言说;她奉献了《堂吉诃德》的经典翻译,该书于1978年被邓小平作为礼物赠予西班牙国王……  相似文献   

18.
《色·戒》是 1950 年张爱玲的长篇小说,2007 年李安将小说搬上荧屏,公映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李安用电影语言进行深入曲折的演绎和解读,填补了小说中许多的空白,使剧情、人情得到升华。本文将浅析李安如何对张爱玲的小说《色戒》进行影视化改编,探讨影视文学改编如何成功。  相似文献   

19.
马哈福兹的《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倡导一种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在文化转型中既保留了传统核心价值观,又融入作为现代文化核心特征的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精神的新型核心价值观。为此,他既尊重宗教作为传统道德基石的作用,又将科学作为现代价值支柱而加以大力弘扬;既继承了伊斯兰教入世传统中对人的价值定位,又试图将它与现代人本主义精神相结合,以凸显“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因此,此种价值观的最终目的,实际是对具有现代自我意识的“新人”的召唤。  相似文献   

20.
韩国导演林权泽于2000年导演的影片《春香传》是对韩国这一古典名著的又一次精彩演绎.尤其是在表现古朝鲜民族文化方面十分突出。文中首先介绍了《春香传》这部文学名著的大致内容:其次,分析了影片所纳入的传统艺术形式“盘索里”所起到的作用和价值;最后,导演在整部影片中对传统文化的表现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