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节是中国民间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很重要的一项文化习俗就是贴春联。随着毛笔书写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除了专门从事书法活动的一小部分人还能用毛笔来书写春联,大部分的人只能去市面上购买春联,这催生了印刷品春联的兴盛,大量的印刷品春联中书法艺术的审美功能逐渐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春联的装饰性与形式感,这既体现出大众面对传统书法艺术时审美趣味的变化,也反映出大众已无法真正理解与欣赏书法作品的美学特征而不能通过书法审美获得美感体验的满足,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现出春联书法对大众书法审美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与春联书法有关的一些因素来说明在国家大力倡导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重视春联书法的艺术性特征将对大众书法审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书法和中国汉字书法一样名驰遐迩。阿拉伯书法伴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与中国的汉字书法互相影响,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阿拉伯书法艺术。经字画,就是阿拉伯书法与伊斯兰艺术在中国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之一,是中阿文化艺术相互交流、融会贯通的一朵奇葩。早在伊历二三世纪时,阿拉伯书法艺术就已达到极高的水平。由于《古兰经》中有一百多处提到书写的重要性,并“命人用笔写字”,“传授知识”(《古兰经》96:4),这  相似文献   

3.
邱杉 《职业》2011,(30):91-91
最早的审美意象要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提到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在这里“意象”实为“心象”,是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心理现象。刘勰最早将“意”跟“象”这一对哲学意义统筹于文章之中。唐天宝年间蔡希综又首次将意象引入书论:“祢来率府长史张旭,卓然孤立,声被寰中,意象之奇,不有不全其古制,就王之内,弥更减省。或有百字、五十字,字所未形,雄意气象,是为天纵。”在此,意象是自然之象于书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吕佳 《现代交际》2013,(12):37-37
本文对中国汉字“游”在美学中的意义展开分析,阐述其独特的哲学内涵。中国美学中的“游”是精神在天地万物之间自由往来,彻底放松,没有束缚。这种纯粹的体验,正是一种诗一样的智慧,能够会通万物的思维,在诗意的心灵中打通“我”与世界的界限,这与西方概念中的“游”有不同之处。从而寻找到中国美学特有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魏晋六朝时期,乐府诗中出现了大量的女性题材作品。其中“怨女”的形象多处可见,其描写呈现出情感细腻化的特点,而原题材中的怨刺性则淡化了许多。由于悲剧本身所具有的美感,“怨”在逐渐脱离了其自身的政治功能之后,已经成为一种文学的审美范式,并逐渐固定下来。“怨”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实现了向审美性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龙超 《职业》2009,(36)
书法艺术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书法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谈一谈书法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虚实的观念和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本文从虚实观念来源入手,解析了书法中的虚实的含义,并从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两个方面,阐述虚实理论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对欣赏书法作品和从事书法创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至今仍旧散发着其强大的生命力,而谈到书法艺术精神,就不得不提及书法艺术文化的顶峰——唐朝。唐朝独特的书法艺术文化对后世影响甚大,但是当前对唐代书法艺术精神的研究仍缺少相关资料.基于此,本文将对唐代书法艺术鉴赏进行简要的探究,了解唐人的书法艺术精神追求,以期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英文语言之中,象似性语言主要集中于词汇以及句式句法层面,英文修饰内容中的象似性语言,是英语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认知以及文体功能的重要体现,其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借助俗成的科学性原则完成基本的语言功能,保证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完成对于英文句式的语用分析。下面,我们以英文歌词中具有修饰作用的象似性语言为例,探究在语言使用规则中所需要遵守的科学性方式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3,(7):41-41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和“瑰宝”,这是毫无争议的。联合国已经正式认定中国书法属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中国的专利。书法艺术的健康和创新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在书法界尤其是更为敏感和极易引起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黄丹丹 《现代交际》2013,(9):215-216
“比”字句是在现代汉语中运用较多的一种句式,《马氏文通》最早将其纳入语法范畴进行研究,之后对“比”字句的研究就逐渐走向成熟。“比”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对“比”字句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析,帮助对教师教学和留学生更好地使用“比”字句。  相似文献   

12.
两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及其不同的社会功能意义。 社会人际关系是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有关社会发展的现代研究中,社会人际关系的模式及其功能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许多中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探索。如费孝通在其早年以中国现实为出发点的研究著作《乡土中国》中,就曾论及小农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他指出,中国社会当时的人际关系模式是“差序格局”,而西方社会更多表现出“团体格局”的特性。“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代表了两种传统的人际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审美时尚是中国“后革命时代”可供利用的有力武器。中国的“新富阶层”与“中产阶层”以其财富优势轻易将之掌握,并充分利用审美时尚作为“礼器”和“意识形态”的功用为本阶层争取社会地位的正当性和话语权,但同时携带消费主义本质的审美时尚也使他们在物欲与快感的追逐中面临着主体性不断丧失的困顿与迷惑。  相似文献   

14.
陶瓷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陶瓷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就有制造,早期瓷器形成于魏晋,勃发于唐,宋代高峰,历经元明清,臻于完善,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剧史载:陶瓷先期的纹饰。是以“图形”表现,如仰韶文化陶品的“鱼纹”、“人面纹”、“兽面纹”到唐代,文字以“提款”形式出现于陶瓷器物上。宋元明清虽然陶瓷“绘画”、“纹饰”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施政明 《职业》2013,(14):58-59
书法意象有着丰富的“意”和“象”,能令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引起欣赏者审美情感共鸣.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物象化语言描述书法线条的审美感受,把书法意象融入书法教学作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审美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现,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审美教育的德育功能、当前审美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文”一词,与“天文”相对,首出于《易传》,其本义是指先秦儒家所推崇的伦理道德文化。 不过,中国古代除了“儒”意义上的、以礼教为旨归的人文精神。还有道家与佛家之类的人文意识、理念、思想、信仰、终极关怀及其审美追求等等,都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其中,以“隐逸”为文人士大夫之思想旗帜与独特生  相似文献   

18.
陈明 《公关世界》2016,(20):74-79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而画能够承担这些功能的关键在于其有“形”有“象”。  相似文献   

19.
何伟 《职业》2009,(35)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核心范畴的概念词,美学辞典中都有明确的界定.它是指人在头脑中将对象的感性形象同自己的情意状态相融合而形成的心象,是审美感知的物象同主体审美情感的统一.形成审美意象的心理因素有感知、思维、想象、联想和情感.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技巧使自己的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就产生了供他人审美的艺术形象.意象在实际运用中.是包含有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象外之旨"、"情动为志"、"意蕴感知",涉及到儒道精神与美学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公关世界》2009,(6):31-37
我国数以万计的城镇,不仅是联结城乡的重要枢纽,更是全面落实“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最广泛、最活跃、最直接的推动力量。为了挖掘和激发城镇的潜质功能,推进城镇的品牌形象建设,为了加强特色城镇在“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中的标志性作用和辐射作用,中国第三届中小城镇品牌形象论坛和首次“中国特色城镇”推荐展示活动揭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