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刑法与刑事政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刑事政策作为刑法的引导性力量,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刑法的不断修订及其完善;刑法作为保护人权的必然途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刑事政策的越界行为.刑事政策的非稳定性是由社会现实的变动性所决定的,刑事政策的相应调整必然引发刑法的及时跟进,由此决定了刑法的扩张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与客观现实.二者在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状态下会产生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反之,则会导致恶的政策和法律出现.  相似文献   

2.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实施,关涉到诉讼过程中的公正与效率,关涉到司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关涉到诉讼当事人权益保护的最大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刑事司法和执法的实践活动,其中当然有诸多值得肯定之处,但也存在值得思考和需要加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对如何在实践中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行研究,进一步细化和限定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明确检察工作中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条件,减少其在适用中存在的误区,使其在适用上实现与司法实践的无缝对接,并在此基础上将政策运用到检察机关参与刑事诉讼的环节,才能真正做到彰显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确立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实施,关涉到诉讼过程中的公正与效率,关涉到司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关涉到诉讼当事人权益保护的最大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刑事司法和执法的实践活动,其中当然有诸多值得肯定之处,但也存在值得思考和需要加以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对如何在实践中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行研究,进一步细化和限定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明确检察工作中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条件,减少其在适用中存在的误区,使其在适用上实现与司法实践的无缝对接,并在此基础上将政策运用到检察机关参与刑事诉讼的环节,才能真正做到彰显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4.
蓝剑 《金色年华》2007,(10):50-51
2007年初.景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落实宽严栩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规定.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就是要坚持“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依法、注重效果”的原则,在检察工作中最大限度化解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而要落实宽严相济的刷事政策,就必须更好地把握宽严相济的内涵,积极探索宽严相济在检察工作中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于飞洋 《现代妇女》2014,(6):104-10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犯罪现象愈演愈烈,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也存在处罚上过于严格,处罚手段上过于依赖刑罚手段,对于经济犯罪的预防不够等问题。通过调整自由刑的配置,设置典型的资格刑,加强经济犯罪预防治理,才能对症下药,不断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6.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要全面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在检察工作中的各项环节予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在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有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公正“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两扩大两减少”的刑事政策入手,积极探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社会政策实践中的国际经验与本国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政策实践中的国际经验与本国特色是我国社会政策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社会政策的国际经验,是指在社会政策的发展中密切注意总结和借鉴其他国家在社会政策发展中的经验教训,而社会政策的本国特色则是指根据本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的国情而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政策体制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大众日常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保障的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各项社会政策也根据相关社会工作需要逐步出台并随时代发展要求逐步完善。笔者认为,二者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第一次独立地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明确指出宽严相济是维护社会治安、依法惩治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司法实践的逐步推进,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也随之确立。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和现状上看,一个国家专业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发展和改革与其国家的社会政策发展密不可分。在我国,过去传统社会工作的模式是根植于计划经济时代社会政策模式之中的,而当前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进程也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原则、资源以及专业社会工作的制度设计都与社会政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刑事政策与刑法的关系 “刑事政策超越于刑法”,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一命题所蕴含的内容是不同的. 刑事政策,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的费尔巴哈提出(德文Kriminalpolitik;法文la politique criminelle;英文criminal policy).我国使用“刑事政策”是拿来主义的结果,直接把日语中的“刑事政策”变为已有.这样使用有其合理性,一是两者的字形一致,二是两者在使用中的含义也接近,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第一次独立地提出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明确指出宽严相济是维护社会治安、依法惩治犯罪的基本刑事政策.随着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司法实践的逐步推进,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也随之确立.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传统儿童抚育模式出现失灵的状况.发展儿童社会政策成为新时期抚育好儿童的迫切需求。我国儿童社会政策的建设要在价值取向上选择更为积极的发展型儿童社会政策,更加注重儿童社会政策的投资性,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扩大政策受益人的范围,发展普惠型儿童社会政策。在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儿童社会政策建设还面临着管理体制与决策模式的积极转型,本文拟对儿童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政策模式、决策模式与管理体制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行政执法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是行政法制的中心环节,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的行政执法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在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指导下,立法和司法对行政职务犯罪的规制效果不尽如人意。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裴思源 《现代妇女》2013,(12):39-39
预备犯的处罚依据在中外理论上存在着一些争议。我国之所以处罚预备犯是基于理论依据、法律依据、事实依据和政策依据四个方面的综合考量。预备犯具有独特的修正性犯罪构成,虽然发展程度低但也具有可罚性,应结合刑法总则和分则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具体事实去认定,处罚预备犯要遵循我国的刑事政策背景,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和注重人权保障,避免刑罚扩大化。  相似文献   

17.
郑新 《现代妇女》2014,(8):21-22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在社区矫正中存在特殊性,他们的犯罪行为特点不同于成年犯,因此,对他们实行社区矫正的标准也应该区别于成年犯。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犯在矫正结束后再次犯罪,设计出合理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原则至关重要,它能充分体现和贯彻未成年人刑事政策,从而维护未成年犯在社区矫正中的权益,从而使他们得到有效的矫治,顺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学者对青年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阐明了当前俄罗斯青年政策的中心任务和战略目标,以及俄罗斯现代社会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下青年政策调整的基本机制。挖掘俄罗斯在制定和实施青年政策方面所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探索他们在落实青年政策所出现的周期性反复,进而正确评估俄罗斯青年政策失效的原因,从而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方向,揭示国家、社会、青年之间的多维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福利三角是西方社会政策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从社会福利的视角讨论福利三角概念的含义;研究福利三角理论包含的制度内容;区别福利三角与福利多元组合的不同。社会政策是通过国家力量介入社会过程提升人民福利的一种方式。三角中的家庭、(市场)经济与国家三种不同的制度与它们之间的互动,不仅仅表示社会政策产生的动力机制,而且支持了社会政策的制定。本文最后将福利三角范式嵌入社会排斥与社会政策的实证研究中,阐述福利三角和社会政策的关系,指出了社会政策发展对建立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策学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复杂的社会政策不会是好政策。前一段媒体上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讨论正好印证了这个基本原理。关于“个人账户”从11%降到8%的政策调整,搜狐网上1146个相关评论中,反对乃至骂人的至少有1000个。一般而言,复杂的政策对制订者和执行者有利,因为政策对象很难搞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现在事态发展却显得弄巧成拙, 骂人者连养老保险金是怎样构成的都不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