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矛盾与思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本文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了二者结合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基础和要求两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在基础方面,认为以人为本理念、终身教育思想、现实教育问题、学习型社会为二者融合提供基础;以促进二者融合为出发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高等学校和学生家庭三个层面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3.
医学生的生命教育是推动整个医学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有效动力。本文认为,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总体目标就应该是要发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智慧,即是要开发大学生的生命潜能、优化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达到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邢宝清 《职业时空》2009,5(1):97-98
从教育的角度看,法制化与人性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是缺一不可。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法制化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人性化则以理解、尊重、关心、教育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一切积极向上的东西。两者都是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有力手段,两种手段相互作用,既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对立。法制化教育是人性化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人性化教育是法制化教育的“强化剂”。只有实现法制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有成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从必要性和途径两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析。在必要性方面,认为注重人文关怀、大学生成长规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社会发展形势都要求二者融合;在途径方面,提出构建常态化沟通模式、构建协调互动机制、探索多样化措施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文婷 《公关世界》2022,(22):55-56
由于大学生的毕业数量在不断增长,市场竞争力也逐年增加,在这种竞争压力之下,大学生可能会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出现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难以实现个人价值。而高校在就业创业教育中总是忽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品格难以提升,为此,需要在就业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以及二者的融合意义,探讨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面对社会快速发展和种种诱惑,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入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辱观是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试金石,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当前,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挖掘,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研究,为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游艺林 《公关世界》2022,(18):136-137
劳动教育是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一项基本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要融入理论知识和实践,尤其是思想政治课中的个人修养方面,需要与劳动中的实践相结合,明确新时代青年的目标,结合如今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求,成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新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10.
李在强 《职业时空》2009,5(6):60-6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努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时代性、鲜活性和感染力与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群体特征相符合,二者共鸣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显著的效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探析主旋律文艺作品文艺育人的功能,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具有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当代大学生发展的理性诉求。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要对领导力进行合理的诠释,避免“早期领导力教育的盲点”.避免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过程中“贴标签”现象的产生。领导力教育并非易事,它不仅关涉领导理论,也关涉教育实践,同时还要求领导力研究者与教育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社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主要针对各大高校内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育同思政教育的融合展开讨论,希望通过二者的融合教育,可以真正意义上指导大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大学生的职场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4.
观念成习惯,规范变行动,这是知与行相统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重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在健全荣辱观践行机制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道德准则,变成每个大学生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群体,是国家的人才和栋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大学生今后发展影响深远,甚至关乎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现在所探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当前社会发展为背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更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客观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浪费现象也在诸多方面有所显现。弘扬节俭意识,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构建生态友好社会的一个有力举措。在高校课堂中开展勤俭节约教育,既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特点,又符合时代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节俭观教育,旨在阐明节俭教育要灵活多样,既要理论教育,又要实践引导,最终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节俭观,并且持之以恒地践行。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高校大学生犯罪案件的逐年增加,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也随即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也是这一问题泛起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安全教育迫在眉睫,作为学校、老师、家长,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个大学生树立起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安全教育责任,这样才能更好保护好我们的大学生,才能让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姜瑾 《现代交际》2014,(4):196-19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各种思想差异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广泛的价值共识,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显性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重视榜样模范的力量,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教育发挥重大作用的阵地,使大学生真正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李雪婷 《现代妇女》2013,(11):107-10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一经提出就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它的成功构建需要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而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建设者,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高校应该正确看待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准确把握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理念,以此为基础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科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刘晗 《公关世界》2022,(20):21-22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要破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瓶颈,必须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创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完善意识形态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