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通过梳理涉残疾人案件的司法裁判文书,可以发现残疾人通过司法诉讼寻求权益保护的整体概貌.面对残疾人包括健康权、生存权、公民权、政治权等权益诉求,涉及自然人、法人等多元侵权主体以及司法过程中支持性服务供给、经济成本耗费、裁判结果与预期等诸多问题,必须增强残疾人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多角度、多渠道保护重点权利和规制侵权主体,构建立体的权利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框架下,诉讼机制与行政机制是解决环境侵权纠纷的主要手段,但是诉讼机制的不健全、行政机制的不顺畅等问题导致了我国环境侵权机制的严重“失灵”.有效预防环境侵权行为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以及有效地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需要重构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在完善诉讼机制、行政机制的同时引入社会化机制.本文从民事救济、行政救济和社会化救济三方面出发,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婚姻本质上是一种包含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的长期性契约。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婚姻也表现出不完备性。低效率运行的婚姻救济制度无法避免离婚现象,离婚破裂主义的确立使问题恶化。妇女从婚娴获得收益的时间较晚,再婚也比较困难,当婚姻契约被破坏时其权益受到的损害更大,加强离婚时妇女权益的保护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李华 《职业时空》2009,5(1):157-158
防止权力滥用,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规范与监督。加强权利保障,必须建立有效权利救济机制。由于现行法律对高校学生管理权规定不明、界定不清,使得本处于优势地位的高等学校在行使学生管理权时,极易伤害既处于不平等地位又缺乏有效救济机制的学生权益。因此,对高校学生管理权力的性质进行界定、权限进行限制与制约,建立有效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是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防止高校滥用学生管理权力,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事故损害救济机制中,社会保障制度和侵权救济机制是两种重要的救济方式。二者在指导思想、赔偿范围、实现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从功能上看,二者可以取长补短,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获得通过。《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民间买卖、借贷行为,而又由于各种原因发生争执,寻求法律支持。这里我们通过较典型的案例解释,给你提个醒,以便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李容 《现代妇女》2013,(10):51-51
中小型超市分布密集,在广大农村、城郊、城市里处处可见。但中小型超市由于受信息和资金的限制,往往成为销售侵权商品的藏污纳垢之处。本文剖析了中小型超市侵权的原因和防止侵权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前,医疗损害责任承担上实行的是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的"双轨制"救济体制,这种救济体制弊端丛生;侵权责任法颁布之后,确立了"一元化"的医疗损害责任体系,过错认定标准也归于统一,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牛丹 《现代交际》2012,(9):30-31
网络购物具有快捷方便、成本低廉等明显优势,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易发生质量难保障,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消费者维权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对网络交易中的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表现,提出对我国网络购物消费者救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其中一大亮点便是将隐私权纳入到实然法的范畴中,但是,何为隐私权,其概念如何尚未有定论,本文试从语义学角度及现有理论出发浅析隐私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杨婴宇 《职业》2011,(32):72-73
随着公民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学生暑期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凸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暑期工的权益保护面临重重困难。学生暑期工的劳动权益屡遭侵犯,这不仅不利于技工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基于此,通过对佛山市高明区技工学校文秘和模具专业部分学生小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文着重从自我意识、法律、心理等层面对技校学生暑期工劳动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了解他们的劳动权益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13.
产品侵权责任又称产品责任,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因其生产、出售的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该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随着消费者权利运动的发展,侵权责任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更有利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手段。文章结合一些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及苹果公司侵权等典型事件浅论产品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光污染产生的纠纷不断增加,受害人提起诉讼以维护权益。目前我国无光污染有关法律和界定标准,举证责任也没达成统一标准,光污染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难以认定。虽然司法实践中已出现用事实推定来确定双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情形,但处理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为此,还须明确推定规则的证明标准、明确法官的释明义务、明确当事人的救济方式、转变法官对于日常经验法则推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措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不失时机地将社会救济尤其是城市社会救济推向规范化、制度化,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救济制度,促进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是民政部门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适应形势的要求,1994年上半年,青岛市民政局重视并加强了城市社会救济的改革,组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了本地社会救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并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我市市区困难居…  相似文献   

16.
王育红 《职业》2008,(5):114-116
因侵权发生的损害赔偿案件,往往涉及多方当事人,并同时发生数种性质不同的法律责任.如果认为涉及多方当事人就是共同侵权,这就曲解了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审理存在多方当亭人的案件,应当认真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准确认定其责任性质,正确适用归责原则,以妥当处理纠纷,合理地救济受害人,制裁和教育加害人,从而有效地抑制侵权行为的发生.本文拟根据共同侵权行为的概念,对共同侵权行为归类,并对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保险法中的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针对保险条款格式化及其附和性的弊端,以实现实质正义为价值目标,用以平衡保险合同双方的权益而提供的一种司法救济机制;2009年我国保险法第30条对此原则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探究该原则的法理基础,对公平合理地保护保险当事人的权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第十次全国民政会议提出,民政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在国家一系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亟需的民政工作法律、法规尚未出台之前,为使社会救济工作循规有序地进行,佛山市人民政府于今年一月向全市印发了《佛山市社会救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分总则、自然灾害救济、孤寡病残救济、城乡困难户救济、附则共5大项37条。《办法》规定:社会救济是指城乡居民在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时,由政府和社会按照规定的标准提供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济以…  相似文献   

19.
以云盘为主的云存储服务,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亦产生了严重的版权侵权问题。由于云存储服务侵害版权具有隐蔽性、间接性等特征,云盘服务提供商的间接侵权责任成为法律规制的重点,而其中关于侵权过错的认定又是重点中的难点。本文认为,现行制度因存在重行政监管轻民事救济、过错认定标准不够明确、"通知-删除"规则过于粗糙等缺陷,故应当尝试确立过错认定的技术性参考标准,细化云存储服务提供商的注意义务,并进一步完善"通知-删除"规则,从而找到技术产业发展与版权保护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说到维权,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对假冒伪劣、短斤缺两等日常消费的维权,但对金融消费维权,由于消费者缺乏金融知识或金融维权意识淡薄等原因,有时会形成被侵权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