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现实意义,并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思政教育资源,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前提、重要文化语境和文化动力,提出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以批判继承为基础,来实现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化价值转换,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化既丰富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内容,更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新了高校思政工作的方法和制度;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普遍,大学生网络犯罪多发,主动性大为降低.这些直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平等性、互动性、个性化、多媒体化的新特点.顺应信息化背景的要求,创新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从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创新思政课堂教育,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素材;能够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柱;还能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现状,从三个层面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即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载体,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教育感染力;强化思政课堂实践教育,重点强调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构建及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国际发展新形势、国内社会发展新趋势和大学生学习生活新态势出发,立足于丰富教育教学新内容、增添课程改革新形式、建构思政教育新话语、重塑思政队伍新形象的“四新”路径探索如何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校思政实践理论,从大思政视角出发,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指出这一模式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主体性价值回归的具体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类引导大学生是高校共青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共青团融入"大思政"工作体系和构建"以人为本"学生工作体制机制的现实需要。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要结合石油类高校青年学生特点和需求,在分类引导中融入石油文化和奋斗精神,提高引领青年学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适应当前形势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具体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艺术类学生实践课程特点,笔者积极探索思政教育融入艺术实践的实践育人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岑岑 《南方论刊》2022,(1):102-104
思政工作的核心就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提到"国家强关键在于文化,网络,科技,经济",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迎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教育引导方式面临网络新媒体的挑战,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的创新研究对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林泽楷 《南方论刊》2022,(1):88-89,9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良好的生动性是其对新时代大学生产生理想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发挥立德树人功效的重要前提.欲使高校思政课获得良好的生动效果有赖于生动法的施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论述给予高校思政课生动法的寻思与实践以方法论的启发:中国的历史文化是构筑高校思政课生动法的重要资源;讲好中国的奋斗故事是提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微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内容的解构,指出传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传播主体话语权受到威胁、课堂思政教育内容未能与"微"信息结合,以及传播方式与接受偏好相脱节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三个方面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环境相结合,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包括搭建多元对话平台、借助微环境传播主体;提高思政教育素质、熟练掌握教育微技术;丰富思政教育内容、实现思政教育微结合;与微传播内容相结合、引导大学生价值追求;丰富思政教育方式、增加学生接受度;紧密与微传播结合、增加教育的互动性等.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49-253
苏区文化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所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内在的文化属性,其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其内涵的文化属性对于现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苏区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进一步应用,必须加强对苏区文化内涵与作用的进一步深化研究,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先进性与正义感、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引导学生实践思维发展等方面加强苏区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中,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科学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继续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挖掘高校课程思政资源,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艺术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艺术教育在启迪大学生的智慧、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俱乐部制教学改革将促进学科之间的审美融合,推动艺术与思想的碰撞,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实效性作评价,目的是为了比较客观看待现有的思想教育工作,排除形式主义影响,使思政工作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客观基础上,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成才。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思政工作也史赋于挑战性,它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体现。只有正功、客观地对现有的思想教育工作作出合理的评价,不断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及素质,才有利于促进我们的工作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更有效地发挥德育在大学生成才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这个独特的社会群体的心理素质、法律意识培养的影响,指出在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打开新局面,活跃网上思政工作,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在软件与硬件建设上的投入不断增加,在校学生数量也呈现出阶梯式上涨趋势。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也开始逐渐发生改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虽然已经采取了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但部分大学生在心理素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对此,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立足现状,探讨现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思路。基于此,将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困难与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上的社交和学习软件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使用的工具,但由于手机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导致手机网络空间上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实际,分析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绿色传播机制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绿色传播的内在价值逻辑,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机制,以期使手机媒体成为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锻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及赓续民族红色血脉。学校、教师及学生也要发挥出协同配合的作用,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意义,畅通思政课堂、实践课堂及网络课堂育人的渠道,落实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针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学习—体验—实践"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实现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构建在马克思主义上层建筑理论上,两者具有辩证统一的总体相关性。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探究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旨在构建两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在有效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同时加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段。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微信"平台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教育和引领,使其健康成长成才,是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微信使用现状和对高校官方微信平台关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探究在"微信"平台下创新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