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加强青年大学生政治观教育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本文从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观的特点和表现入手 ,论述了以江泽民“讲政治”理论为指导 ,加强青年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 ;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斗争 ;树立大局意识 ,维护中央权威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方面的政治观教育 ,培养政治合格的青年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学会道歉     
道歉,是一方犯了错误或失误后,向受损害一方表示的歉意。笔者这里特指政府官员向人民群众、向老百姓道歉。邓小平同志曾多次表示,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党中央也反复强调要“执政为民”。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始终是在要求各级官员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可以肯定,政府官员向  相似文献   

3.
论物质利益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利益问题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实践问题。深入研究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全面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进一步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物质动因,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利益的实质列宁称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马克思则提出了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那么,利益的本质是什么呢?1.需要是利益的自然前提。任何利益都是从素要产生的。“需要”作为一般的范畴,表明了生物个体、个人、社会集团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状态,即依赖…  相似文献   

4.
《社会契约论》中的公意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梭在政治史与政治学说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公意…即“人民意志”概念的提出,并把它作为整个行政系统行为的基础。 在卢梭以前。国家与政府这两个概念是不作严格区分的,从历史实际情况看也是无法区分的。统治者代表国家。政治权力更多地以历史传统与现实力量来表明其合法性。统治者虽然宣称自己代表着国家的最高利益,包括全体人民的利益。但实际上往往更多考虑的是自己个人、家族的利益,或统治集团的利益,对人民更多的是奴役与剥夺。统治者的利益与全体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追悼张思德同志的大会上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地概括了我们共产党人的队伍是革命的队伍,“完全是为者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队伍。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再次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靠着这一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灵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人民着想。因而,取得了人民的  相似文献   

6.
朱熹的"德治"思想就其表现形式而言重在社会各阶层人民经济利益的合理和谐分配,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最重要的是作为统治阶层的官员必须真正理解实施仁政、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个思想在管理学上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国家、乡镇政权、农民三方利益主体博弈的视角解析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内在演变逻辑。在村民自治的实施过程中 ,国家、乡镇政权和农民各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影响村民自治的进程。加强乡村治理是国家实施村民自治的基本出发点。在改革初期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重点是通过初步导入村民自治制度填补公社制度解体后的“权力真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分税制改革后 ,乡镇政权的财政困难促使农民与乡镇政权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 ,国家为维护农村稳定而将乡村治理的重点转移到全方位实施村民自治上。村民自治的真正实施和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有待于国家关于农村财政制度和三方利益分配制度的完善 ,需要用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 ,采取大智慧解决当前的问题和困难 ,把三方整合到共同的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8.
我国政治体制不完善、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等问题的存在,使“设国家主席”之争问题有客观必然性,而“文革”特别局面的发生则使问题变为现实。毛泽东坚决反对设国家主席对防止林彪(集团)夺权有作用,不设国家主席是为了解决“谁来当国家主席”难题的权宜之举,并不是真的要改革国家体制。这一事件能给我国建设与改革以很多启示,如维护社会稳定、改革政治体制实现“党政分开”、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专断与克服“人治”等。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以农业立国的封建专制国家中,对于统治者来说,应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并重,理直气壮地发展生产,使国家和人民富裕起来。然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受儒家“讳言财利”和法家“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重精神而轻物质,把脱离物质利益的礼放在第一位,从而把儒家思想封闭化和教条化,忽视或贬低国计民生的经济。在近一千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人民主体观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他探索出社会主义中国最终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路径轨迹,这就是既“先富”又“共富”的科学方法与手段;他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把三者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将人民至上理念具体化,最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凸显了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贯穿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归结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行为准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重视,也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本质要求。为此,要做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确地妥善地处理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首先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义利”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义利关系,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指导。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既要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自觉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只有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物质利益的矛盾,也就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算是一个陌生的问题了。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备个方面的社会活动都在同物质利益这个问题打交道,正如列宁所说,它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列宁全集》第13卷113页)而且还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已讲三十多年了,并且经常地讲,三者利益要兼顾、要结合、有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今天,再提出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些陈旧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义,是人民之间的纠纷得到及时解决,是具备充分有效机制使民间纠纷不至于恶化成灾。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利益有不同程度冲突的各色人或各类群体和平共处、相得益彰的社会,是纠纷得到及时的、制度化的解决的社会,是纠纷解决机制健全有效的社会。我们不能幻想消灭纠纷的"和谐社会"。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消除冲突或解决纠纷,而不是策划或利用人民之间的斗争。纠纷解决机制的第一要义不一定是全力保护纠纷双方争议的正当利益,而是为了防止纠纷"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恶性循环"。国家解决纠纷是纠纷解决的最后的、不得已的途径,社会解决纠纷才是纠纷解决的最主要途径。对社会或个人解决纠纷作用的尊重,归根结底是对个人自主自由或独立人格的尊重,是对民主和自治理念的尊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义利观,就是邓小平对“义”和“利”关系问题的根本看法。邓小平是义利关系的统一论者。他在充分肯定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肯定正当个人利益的同时,强调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必要时应当牺牲个人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综观邓小平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论述,邓小平的义利观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表述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6.
爱尔维修以利益为核心探讨人的问题,提出利益是道德的原则、是人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认为,利益需要驱使人们去劳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由此说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邓小平提出人人都有追求正当利益的权利,离开个人的集体利益纯粹是空谈,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是硬道理”。唯物主义利益观的三次飞跃促成了发展观的三次提升。三位思想家的利益理论是唯物主义利益观发展历程中的三座丰碑。  相似文献   

17.
早在一九五六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总结了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指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实际上,我国财政体制上实行的是“统收统支”,“三者兼顾”的原则没有完全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思想、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党中央及时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总结过去近三十年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把扩大企业自主权(首先是财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四年多来经过“企业基金制”、“利润留成制”等实践,进一步发展到了“以税代利制”。在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上,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实践表明,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如何保证国家收入的稳定增长,并且在企业的增长收支部分中;国家要得大头,企业得中  相似文献   

18.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或称最高利益 ) ,是“三个代表”的灵魂所系。就是说 ,“一切为了人民 ,为了人民的一切”,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为了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去解读“三个代表”:一、为了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 ,我们必须建立起生态生产力系统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分为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生态是人类的生命线 ,是人类生存之所系。因此 ,在这个利益体系中 ,生态利益是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由于触目惊心的生态破坏 ,人类自身正在制造着一种新型难民——生态难民。我们充分注意到 ,生态难民是最可怕…  相似文献   

19.
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利益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文化利益”,作为人的基本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作为党的文献,还是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的。这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突破了原子式个体和国家伦理实体两极对立的政治哲学研究方式,从现实的、具有社会特质的个人出发,提出了人民主体性的国家建构思想.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立宪君主制的国家观,揭露了黑格尔通过国家伦理实体规范个人、实现普遍利益和特殊利益统一观点的抽象思辨性,并同主张通过抽象个体间的契约形成"公意"的国家观划清了界限.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同国家的人民基础相契合的制度,主张建构人民性的行政权和立法权有机统一的国家体系,以便解决市民社会和国家分离、劳动和享受分离的问题.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政治哲学研究方式、重视国家解决社会利益矛盾效能的观点、把建构人民主体性的国家作为实现人民自由的重要途径的思想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