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面是1982年11月,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经济效益理论讨论会上,讨论问题中的两个问题。(一)经济效益的含义问题如何理解经济效益?赵紫阳同志提出:经济效益就是用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个提法表明了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本质。在具体理解上,参加讨论会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必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以后,经济效益问题在实际工作和理论工作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路子的时候,第一次引人注目地提出了经济效益问题,指出“要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一套老的做法,真正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1982年3月在全国工业交通会议上的讲话中,赵紫阳同志又对经济效益的内涵作了说明,指出讲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提出本世纪末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时,又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前提条件。提高经济效益正在日益明确地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它同时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就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讲究经济效益,是我们一切经济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实现我国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开创工业战线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二大的要求,坚决“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说:“我们讲经济效益,首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前半句是讲要尽可能地节约,使活劳动和物质的消耗尽量减少;后半句是讲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在这里关键是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只是讲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还不行,这个提法不能体现经济效益。如果产品不是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得越多,浪费就越大”(《人民日报》1982年3月30日)。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与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5.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效益不好,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的成本和商业的流通费用降不下来。”他强调指出:今后,“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决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必须成为真正有效的实际活动。”那末,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我认为,核心问题是降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消耗。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不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引起普遍关注。建国后我国先后三次形成经济效益讨论的高潮。第一次是在“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之后,于1959年提出并展开了“经济效果”大讨论,1963年达到高潮;第二次是在十年“文革”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以盲目引进为特征的“洋跃进”加剧了比例失调后,经济效益问题再度受到重视。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首次在政府文献中提出了“经济效益”概念,1982年的“十二大”进一步要求“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之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一条我国经济建设的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具体体现为今后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十条方针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这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赵总理并在今年三月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尖锐地提出“不断地满足社会需要,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调整中,要很好地研究社会需要。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新的经济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把我国经济搞活,提高全社会经济效果的中心一环。  相似文献   

8.
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争取尽可能多而好的劳动成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题。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是我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根本转变,当然也是进一步发展云南工业生产、使国民经济全面转入良性循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今后,我们的一切经济工作,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最近,赵紫阳同志在全国工交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要求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把经济工作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下面仅就有关社会经济效益的几个理论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一、当前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的重要性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改变了过去那种片面强调速度、忽视经济效益甚至不计经济效益的错误作法,逐步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一九八一年底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更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效益问题。赵紫阳同志在题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充分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证“八五”计划的全面完成,实现十年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必须从根本上扭转经济效益低下的状况,这是我区经济战线面临的一个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一、真正确立“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指导方针。实践表明:我们还没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指导方针,尚未真正确立起来。这是我们这么多年以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甚微、近两年甚至出现经济效益大幅度滑坡的思想认识原因。为了真正确立“把提高经济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指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经济效益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应当如何理解、评价经济效益问题,也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因为这不仅仅是个经济评价问题,而且还涉及到道德评价问题。 一、为什么要重视道德效益 所谓道德效益,就是指社会主义劳动集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道德后果。为什么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要重视道德效益呢?这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所谓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捉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作为一般的经济效益,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中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即生产技术方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工业布局和经济布局都不很合理,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也存在着许多弊病,这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最大障碍。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邓小平同志更明确地提出:注意经济效益是各项工作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方针。在我们山东如何贯彻这一方针,使我省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使生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认真清理了经济建设工作中的左倾错误,经济工作实行了从片面追求产值、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性转变,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摆到了重要地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更改资金及其它措施投资逐年增加,1978年为168亿,1979年为176亿,1980年为187亿,1981年为225亿,1982年为290亿,1983年为358亿。1983年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这对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这几年更改投资的状况和技术改造工作的进展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1.相当一部分更改投资没有真正用于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企业技术进步缓慢。不少地区和企业以局部利益出发,用更改投资搞新建扩建和新的  相似文献   

15.
天津工业经济效益怎么样? 存在什么问题? 提高的途径是什么? 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从1982年2月至7月,对10个工业局(包含无线电联合公司)、27个公司、8个大厂的经济效益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情况看,近几年,我们在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工业生产还没有完全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长期积累下来的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正> 全国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发展了党的十二大关于“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指导思想,把提高经济效益定为实现经济建设战略目标、完成今后五年经济发展任务,解决国家财力不足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它明确指出:“各部门、各地方和所有企业一定要牢固地树立提高经济效益的观念,绝不能只讲投入,不讲产出,只向国家要投资,不为国家作贡献。”“我们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  相似文献   

17.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强调:“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赵紫阳同志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必须把根本出发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使我国经济更好地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的转变。商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商业经济效益,对实现这个转变,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于1982年12月25日至29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暨1982年学术讨论会,各地、市、县及省级有关部门、大专院校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教育和实际工作的同志共一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1982年学术讨论会主要内容,省农委负责同志作了“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和今后发展趋势问题”,“江苏省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报告,苏州地区负责同志到会作了关于苏州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报告,大会收到各种论文和调查报告共37篇。  相似文献   

19.
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务之急。要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有必要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明确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 通过关于经济效益的讨论,许多企业都有这样的要求:在表述经济效益概念时,能联系实际引出几点基本要求,并讲清道理,以利生产。这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之一。 所谓经济效益,简单地说就是:经济工作对于社会在经济方面的有效性和受益性。与过去“经济效果”的提法相比,“经济效益”强调了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决定1991年为“质量、品种、效益年”目的是通过广泛开展这一活动,大力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使企业逐步走上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发展道路。这是巩固治理整顿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深层次经济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信贷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如何落实国务院的号召,通过自身业务的正确决策,去配合推动活动的健康发展,这是当前银行信贷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认真解决好。我们认为,正确的信贷决策,必须以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五条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