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构想了善治下的教育制度,将人的美好生活方式、城邦善治与教育融合在一起,据此出发将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公共事业,同时设定了自由教育的精神和传统,确立了体、德、智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这些教育思想不仅代表古希腊教育发展史上的最高成就,而且对西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古希腊历史上,亚里士多德是较早思考理想城邦问题的哲学家。在对待如何构建理想城邦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有许多思考,包括“公正”是政治共同体秩序的基础,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和教育使城邦成为团体而达到统一,并提出了包括当政者要注意细节讲诚信、最优良的政治共同体应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城邦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并要实现自给自足、凡是对城邦共同体有卓越贡献的人理应在城邦中享有更加显赫的地位、城邦各部族间的失调易引发内乱、城邦的至善是不使城邦毁灭以及共同的文化活动使人们获得集体认同感等构建理想城邦的七大途径。探析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构建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项松林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4-7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深入分析了当时城邦出现动乱、内讧、政变等现象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提出了相应防范和救治的对策和方法,阐发了稳定城邦的基本原则,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稳定思想。在现时代背景下,凸显和挖掘亚里士多德关于社会稳定的思想资源,对于我们维护社会稳定,防范社会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田道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9-25
城邦的由来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自然主义立场。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并给出了相应的论证。但是,这个主张却引起后世许多学者的争论和批评。当代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两位重要学者大卫·凯耶特和弗雷德·米勒分别对这个主张作出阐释,但是他们的解释存在各种问题。根据派生的内在目的论解释,我们不仅可以恰当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城邦的自然生成论的深刻含义,而且可以认识到城邦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究竟具有怎样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5.
俞可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91-103
关于政体的分类与评析,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什么是最好的政体和什么是最坏的政体,也是亚里士多德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长期的流行观点认为,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最好政体是君主制。然而,国际学术界晚近关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研究对流行的观点提出了不少挑战。其实,既不是君主制也不是贵族制,共和民主政治才是亚里士多德追求的理想政体。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把共和民主当作最好的政体,是因为:其一,任何优良政体最终都会发生变异,而在所有的变异政体中,共和政体的变异相对说来危害最小。其次,共和民主政治条件下,最高统治权由公民轮流执掌,这最有利于城邦国家的政治稳定。其三,民主政治的权力基础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掌权有利于城邦的长治久安。最后,广泛的公民参与,有利于公民对城邦承担责任,从而有利于实现城邦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政治学》主要关乎政体的选择和维持,在亚氏政体分析的思维进路中,首先是坚持系统科学方法,将政体看成一个系统,这是分析政体的起点;其次,坚持中道方法,通过现实观察和逻辑推论,寻求现实中的稳定政体;最后,坚持价值方法,探讨遵循至善这一终极价值原则的理想政体。亚氏政体思想的方法论思维对现代政治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城邦”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中的基石性概念,也是整个希腊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自然、政治和善既是亚里士多德“城邦”哲学的三层重要内涵,也是透视“城邦”哲学的三个重要维度。自然是其城邦哲学的本原性之维;政治是其城邦哲学的现实性之维;善是其城邦哲学的理想性之维。三维互构互渗的共在,是理解亚里士多德城邦哲学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许午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74-7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位政治思想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系统阐述了他所设想的最为理想的政治制度。作为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非对他老师的政治思想全盘接受。笔者比较了两者对国家起源、阶级构成及政体形式等政治学基本问题看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齐杏发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5):52-56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方法论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资源。《政治学》主要关乎政体的选择和维持,在亚氏政体分析的思维进路中,首先是坚持系统科学方法,将政体看成一个系统,这是分析政体的起点;其次,坚持中道方法,通过现实观察和逻辑推论,寻求现实中的稳定政体;最后,坚持价值方法,探讨遵循至善这一终极价值原则的理想政体。亚氏政体思想的方法论思维对现代政治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对希腊城邦危机的理性思考。他设计构思了一个与现世城邦完全对立的理想城邦:强调社会分工以求实现城邦内部的和谐统一,用共产共妻制度消除统治集团内部的阶级分化与党派斗争,让哲学家当政以行仁政。柏拉图的理想国虽然是唯心主义的空想,但其主张不乏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11.
杨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6):59-62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史上的第一部伦理学专著,亚里士多德在此书中着重阐述了他关于友爱的看法。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不仅是某种德性,也是生活中最必需的东西;友爱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友爱是联系城邦的纽带。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的思想是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的主要渊源和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我国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和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儒家圣人政治与西方契约政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小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3):40-43
中国的传统政治是以圣人为核心的圣人政治,基于社会契约的西方传统政治是契约政治。在中国文化中,圣人是理想和价值的体现,因此形成了“圣人为王”的传统,这个传统逻辑地预设了圣人的万能和常人的无能,常人需要圣人的指导,按照圣人的意图来生活,常人没有自己的权利,因此无法形成民主思想。与儒家的圣人政治形成对比的是西方的契约政治,它基于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形成了一种平等与民主的政治传统。这是中国社会政治的追求方向。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层次性、可变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某些规律,能为完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创造一定条件。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俊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4):406-410
法治政治是观察法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新视角,是认识社会政治现象的"广义政治"的思维方式。根据法治政治的观念,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现象,政治是通过法律规则谋求社会公共秩序、分配社会利益的活动;崇尚法治政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并因此而区别于东方权力政治的文化传统;法治政治本源于自然或人的规则理性;法治政治是以规则为本位的政治治理方式;法治政治的最高实现形式必然是宪法政治。 相似文献
15.
施雪华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4):505-511
现代代议民主政体之所以能取代传统君主专制政体,其决定性因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政治核心价值的独特性:它们比奴隶制和封建制生产方式及其政治核心价值更具有推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增殖能力及其配套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王宏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35-37
政治文明的入宪将政治文明提升到法律的层面,使期待有了法律的意义具有了规范的性质。首先表现为要求政治规范化,这种要求不仅仅来自于政治文明自身的特征也来自于宪法的规范性。它必将在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意识三个方面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包心鉴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2):6-15
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 ,再一次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是化解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这一目标 ,在我国现阶段 ,则要突出地完成三项任务 :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管理体制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相配套的民主调控体系 ;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和完善政治权力运行体制和机制 ,坚决抑制和消除市场经济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改造小生产社会政治心理 ,规范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 相似文献
18.
坚决反对腐败、搞好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对反腐败工作有利有弊。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是腐败现象的易发期,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紧迫性,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增加腐败成本,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从制度上堵住腐败的漏洞。 相似文献
19.
郭剑鸣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3(1):77-82,88
政治主要是一种知识形态,而非经验形态。人类对政治的认知水平是与其知识的演进同步的,知识是科学政治生活的基因。把政治生活解读为知识的运动,推动政治知识化,有利于开启政治平民化、摆脱政治神秘化,是实现科学执政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