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制度学理论揭示,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前在条件。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首先是一种契约社会;而人类各地域政治中所期待的“和谐”社会,尽管政治文化有所不同,但一定是诚信品质丰厚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党和国家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社会.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推进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谈一些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杨艳 《职业》2010,(21)
构建和谐校园是笔者所在学校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学校改革发展实际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校园是师生利益至上、以人为本、民主法制、诚信友爱、高雅高尚的校园,是各种关系协调融合的"六和"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班级的和谐,而班级和谐的主导者是班主任.如何把自己的班级变的和谐,笔者想就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认识.  相似文献   

4.
和谐:现代公共关系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 《公关世界》2008,(5):41-42
安顺为和,协调为谐,社会和谐,天下大同,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孜孜以求的美丽梦想与希望。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一体化的信息时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那么,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和谐的经济关系与和谐的政治制度,而且更需要社会成员和谐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氛围之下,党和政府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没有良好的诚信环境,市场经济体制无法顺利运行,更无法建立起稳定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经理人的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建立职业经理人诚信档案,使诚信档案成为个人、组织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7.
杜小平 《城市》2007,(6):49-51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阶段.按照现代社会学理论的认识,在城市社会中,社区是社会的空间单元,社区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个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发展,必须与作为局部和基础的社区紧密联系,才能使城市社会在整体上保持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随着综合贸易改革试点的设立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带动,义乌外贸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义乌常驻及入境客商人数众多,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在这里接触、碰撞与融合,在丰富了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当地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文化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较好地融入文化教学,缩短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周期,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体人民努力的大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经济的强大、政治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更需要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现代社会当中每个人所必备的素质。而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大学生诚信素质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的道德文明程度,更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把重要标尺。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正确树立不仅关系到其个人人格的塑造,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与传承。但目前个别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缺失,诚信度仍有待提高。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和"理念是人类追求社会和谐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分析当代中国"和"理念的发展历程,总结"和"理念在当代中国政治实践中的应用价值,阐释和拓展当代中国"和"理念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地位,作为生态资源之一的土地资源,在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必须服从自然生态规律,确保自然资源持续再生,实现经济发达、生态优良、人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2 生态文明与土地综合整治 2.1 相关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土地综合整治,就是调整人与地的关系,确保资源再生,满足社会发展对资源的持续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新思想,新路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在经济,政治,教育,社会活动中尊重人的平等地位,强调人权和社会地位平等。"人"为经济政治生活的中心,国家为人民之本;"人性原则"提倡人性解放,万物平等,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和谐原则,即天人合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合作,人口与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从人本主义来审视城乡一体化,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与政治,更多体现在思想和文化,生态与环境的统筹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批判继承人类几千年和谐思想文化基础上一次重大的思想超越,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特点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治国理政方略。正确理解和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意蕴,对于当下中国的和谐社会建构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菁  谢娜 《职业》2005,(5):16-18
社会不和谐因素在薪酬方面的三大表现 职业:社会和谐包括很多方面内容,您认为薪酬问题占据什么位置? 苏海南:社会分配问题在社会和谐中应该说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它是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的渠道.因为社会和谐离不开物质资料的支撑.而物质资料是人们通过劳动、工作创造的,人们凭借劳动享有物质资料分配的权利,通过合理的分配使每个人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达到小康甚至富裕.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人民生活才能安康,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够有效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够形成诚信的社会风气.俗话说"饥寒起盗心",如果人们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肯定会用一种失衡的心态去看待社会或采取一些过激行动.而我们工薪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来源就是薪酬.中央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也可以说薪酬收入是"民生之源".可见,合理的薪酬分配对于构建起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易》作为人类最早的智慧精华,是展现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体现,同样也是引导我们前行的明灯与启示录。它涵盖了传统的中华文化和文明思想,是自然与哲学理论的根源,《周易》不仅仅浓缩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精华,同时也可称作点睛之笔。当今社会中,虽然经济政治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我们却面临着"诚信"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面临着来自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做出构建对话协商的政治共同体、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合作共赢的经济共同体、交流互鉴的文化共同体、绿色低碳的生态共同体的倡导与应对,争取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企业,实现员工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政治思想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为和谐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相反,和谐企业建设也对政治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内容。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针对当今的新形势、新现象,在分析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兴起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土地退化、森林锐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不均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严峻的现实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价自身的社会经济行为和所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后代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发布的以大规模的行动保护环境,包含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全球化与社会经济管理 全球化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全球化浪潮,其中,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资源跨国界的横向流动和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投资及经济活动在全球拓展,推动了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新的地域和经济领域重新配置.因此,在人类新的发展历程中,怎样加强社会经济管理,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必须要研究全球化形势下新社会经济发展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