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课题。四化、政治及阶级斗争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乃是当前亟待研究和回答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从所谓“二律背反”谈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以来,各级报刊上发表了论述四化与政治、四化与阶级斗争关系问题的大量文章,其中有不少新鲜提法。归纳起来,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强调与论证三者之间内在联系及一致性的提法,主要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伟大的阶级斗争”;“实现四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等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新时期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发展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在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问题上,把文艺服从和围绕“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展为服从和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文艺的价值标准问题上,把抽象的政治标准发展为具体的生产力标准;在文艺创作的目标模式问题上,将单纯的“道德新人”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批判继承中西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将“两用”原则和“双百”方针奠定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上。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西方敌对势和千方百计对我进行“四化”、“分化”,同我争夺青年一代;国内各种 腐败现象也影响大学生成长。因此,应充实教育内容,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唯物论、义利观、科学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并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增强针对性、适应性,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职高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绝大多数将直接投身到建设“四化”的实践中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职高阶段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必须努力提高职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其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三方面的整体教育,达到加强学校德育功能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效果,从而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如果说普高思想政治课教学会受应试教育干扰,或多或少跟着高考指挥棒转;那么职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可摆脱升学率的束缚,在提高实效性方面多…  相似文献   

5.
《广义政治论》一书提出了“社会政治”、“主体社会主义”和“人民宪政”三个概念。对它们的理解,“社会政治”应体现为非阶级斗争的政治、大众的政治和非意识形态的政治;双重转型背景下的主体社会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制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为政府培育市场、政府实现市场所无法实现的社会公平、国家保持适量的国有经济并使其保持效率;中国缺乏西方式的宪政传统,但中国以“三个代表”为特征的执政理念比西方的宪政更为积极,更有利于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宪政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6.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人们曾认真地冷静地思考过社会主义的过去和未来。一个重要教训是,人们似乎淡忘了阶级斗争,谁谈论阶级斗争谁就是“左倾”,就是“老左”。事实如何呢?我国现阶段究竟还存在不存在阶级斗争呢?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我们不能以阶级斗争冲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绝不意味着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应该看到,国内外敌对势力从未放松过阶级斗争。我作为一个青年,深深感到,为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青年一代进行适当的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方法的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它是…  相似文献   

7.
国际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政治的理论概括为以下十一个方面:国际政治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生产方式对国际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国家的目标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和交换关系决定的;无产阶级国家依然是民族国家,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是不可分割的;民族殖民地人民必须进行解放斗争;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是紧密相连的;和平是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平等是各工人政党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工人政党应把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划分历史时代;最后,号召工人阶级要“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实现“四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毛泽东一再坚持的理想,也是邓小平坚定不移并倾尽心血、不断实践的信念。毛泽东认为“四化”应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和文化。但最终没有坚持下去。事实上,毛泽东把苏联作为我国的“四化”标准参照对象,并认为实现“四化”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需要。邓小平继承并丰富了毛泽东界定的“四化”内涵,转换了中国“四化”标准参照对象。对“四化”重要性的感受更迫切、更深刻。  相似文献   

9.
《艳阳天》所表现的主要矛盾冲突并非“阶级斗争”,而是萧长春、马之悦之间的权力斗争、品格意志之争。所谓“阶级斗争”其实只是萧马权力之争的附属物,政治风云的变幻只是他们斗争的背景,“阶级斗争”只是刷在作品表层的一层油漆。作品中“反面人物”马之悦的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性格比较鲜明独特。该书对正直人格的歌颂、对坚强意志的赞美、对进取精神的肯定,今天仍具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具有“先进性、特色性、示范性”等特征。皖西地区拥有悠久的皋陶文化、楚文化、汉文化、红色文化和山水文化等,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文化,以“省级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为依托,构建具有示范性高职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三融合、一主导”的教学模式、“一库、四化”的运行模式、“一统、二分”的管理模式,以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明确阐述了党中央关于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针。这是对我国阶级斗争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于进一步清除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澄清一些模糊认识,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在后革命时代,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毛泽东认为:一个是以建设为主题的革命,即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一个是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革命,即“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直至“文化大革命”。邓小平则认为:一种是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的革命,一种是生产力方面的革命。改革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分别是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毛泽东时代到邓小平时代,革命重心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发展生产力的战略转移。后革命时代的革命观逐步确立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的观念,这是对传统革命观的超越与发展,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以来,人们在积极探索一条适合新时期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在探索过程中,有一些思想认识问题是值得研究和需要澄清的。比如,有些人曲解“四化是最大的政治”,并以此作为放松甚至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依据”。这是错误的。我们认为,第一,“四化是最大的政治”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十年动乱中,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将党内非党因素称为“党内的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剖析。其在思想政治上的表现,就是精神“缺钙”,“总开关”失灵;在党的组织纪律上的表现,就是纪律成了“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在党的制度建设上的表现,就是权力总在制度的“笼子”外面;在党的作风建设上的表现,就是“四风”问题很严重;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上的表现,就是特权现象很严重;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的表现,就是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内非党因素严重腐蚀党的机体,必须“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加以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15.
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总结出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是在革命和建设中“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为党的政治建设开辟道路;改革开放中“讲政治”为党的政治建设修基固本、全面从严治党中“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现党政治建设的飞跃与成熟;理论逻辑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思想观点为党的政治建设贡献智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提供指导;实践逻辑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等。  相似文献   

16.
编纂地方志之我见李宝志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是一项极其浩繁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是与当前“四化”建设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工作。新编地方志是地方的科学文献,具有“资治”、“教育”、“存史”的作用。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在贯彻和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建设“四化”中,离不...  相似文献   

17.
以列宁的建党思想为指导,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建立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注意群众路线与民主政治相结合;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腐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毛泽东晚年民主思想的三大特点。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 基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破坏了民主建设;2. 毛泽东的民主政治建设探索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没能使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过分注重“民主手段论”,忽视民主体质属性;4. 过分推崇、迷信“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分析一个人犯错误的原因时,往往离不开阶级根源和认识根源这两个方面。然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却往往只注重追究阶级根源,而忽视了寻找认识上的原因。在我国的今天,作为剥削阶级的阶级已被消灭,举国上下进入了一个把工作重点放到“四化”建设上来的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在于坚持原则内涵,拓展实践途径,从实践的过程和成效上去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要坚持科学化教育、艺术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内在统一,通过推动学科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要求;通过推进文化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导向要求;通过创新教育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方法应用要求;通过强化队伍建设,体现“以人为本”的组织保证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划清“以阶级斗争为纲”与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斗争的界限,必须澄清以下问题,第一,不能把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教育和措施当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加以否定;第二,不能把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当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否定;第三,不能把警惕党内特别是领导层出。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当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否定;第四,不能把教育人们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还有被改变颜色的危险的论断当作“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否定;第五,不能把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都看成“以阶级斗争为纲”来全盘否定;第六,不能把正确开展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当作“以阶级斗争为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