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引理将群分解为重倍集之并,然后经为主,右陪集之并,并利用映射证明左,右倍集个数相等,进而证明代表元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引用了陪集的定义和性质,在陪集上定义了一个新的二元运算,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 Fuzzy 陪集形式提出了共轭 Fuzzy 子群的定义,并给出了一组等价定义,讨论了共轭Fuzzy 子群的一些性质,其中主要结果是定理4,它利用共轭 Fuzzy 子群刻划了正规 Fuzzy 子群的特征,最后给出了寻找共轭 Fuzzy 子群类全体 Fuzzy 子群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测集合的几个等价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给出了一维有界点集E为可测集的几个等价定义(充分必要条件),并证明其等价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的历史上,王明集“左”右倾错误于一身,其根源在于:是错误的国情分析带来政治上的“左”右摇摆,是盲从共产国际导致政策上的忽“左”忽右,是根深蒂固的主观主义使其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王明的教训又一次证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陪猎笔记》是清代诗人查慎行著录的扈从行程日记。《陪猎笔记》在其文本表层体现为“润色鸿业”之作,在其文本潜层却是查慎行纪恩心态的表达书写,具有标记查慎行人生节点的文本意义。出于查慎行“翰林诗人”视角的记事选择,《陪猎笔记》通过实录笔调,详细记写扈从行旅中的君臣诗文酬和活动、翰林集体编书过程,呈现出皇室文学生活与官修书籍生产活动的多元样态及丰富具象。《陪猎笔记》的记事内容兼有历史记实与文学叙事的复合意义,具有珍贵的“诗史互证”“书史互证”的文本价值。《陪猎笔记》的文本细读及其文献价值的阐释,对于重新认知清代扈从笔记具有典型个案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公文术语义位的义值系统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其基义的单义性与多义性、精确性与模糊性,以及语体陪义、风格陪义、形象陪义、属性陪义与公文术语语用的庄重和生动风格的关系,时代陪义与文言色彩术语语用,情态陪义与委婉术语的使用,新义位与公文术语系统成员的淡入、淡出,外来陪义和公文术语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难经》最早记载肝的具体形状“独有两叶”“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考察历代医籍肝脏图像,在晚清受西医影响之前,脏腑全图中的肝脏形态多绘为简化的二叶,在肝脏图中则以绘为两片,“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为常。古代肝脏图像的基本形制,虽与实际解剖相较有所形变,但多有相通之处,是基于实际解剖观察所得。其整体二叶之形与肝应春气,木之甲坼皆两叶相应,其“左三叶,右四叶”的小叶之数和肝体阴用阳的特性相关,是以象数符号展示肝脏的生理机能和特性。中国古代脏腑图像的绘制集解剖观察、中医理论、象数文化等于一体,是科技和文化汇融为一的典型代表,不可简单视之。  相似文献   

9.
以集论与空间为基点,导出证明有关铀象集的一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证明明了实数集上单侧连续函数定义的集函数可唯一延拓成环F上的测度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古代“尊左”与“尚右”问题新探──兼谈以“左右”示“尊卑”的“三分法”康一、“虚左”与“位右”是否矛盾《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公子从车骑,虚左”句,课本对“左”的往解是:“左,左边的位子,是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位在廉颇之右”句,课本对“右”的...  相似文献   

12.
归纳出孤立点集及其导集的6个性质;还通过几个实例讨论了孤立点集之导集的可数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矩阵的逆定义,引出矩阵的左逆、右逆定义,并分别给出矩阵有左逆、有右逆的充分必要条件。定义1数域P上n阶矩阵A叫做可逆的,如果存在P上n阶矩阵B,使AB=BA=E。判断数域P上的n阶矩阵A是否可逆,我们有:定理1数域P,上n阶矩阵A可逆定理2数域P上的n阶矩阵A、B互为逆矩阵.这两个定理的证明是很容易的,但学生在使用时,往往会忘记大前提:即A、BEMn(P)一(数域P上n阶方阵)。这里仅管有AB=E。,但A、B均不可逆,因为它们都不是方阵。类似于刻划映射的左(右)逆映射概念一样,可以定义矩阵的左(右)逆矩阵。定义2设Amx…  相似文献   

14.
张海鹏 《华人时刊》2007,(11):64-66
随着社会的进步,服务业越来越细化和人性化。于是,产生了很多新兴的服务职业,“陪购”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笔者前不久采访了一位月入6000元的职业“陪购”,从而了解了这个新兴行业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5.
具有极大左(右)理想子环是单环构成本原环因而是构成J—半单环的一个充分条件。本文证明了具有极大左(右)理想子环是单环构成J—半单环的一个必要条件,并得到了具有左(右)拟正则元是单环构成本原环因而是构成J—半单环的一个充分条件。此外还证明了根基环的全矩阵环仍是一个根基环。  相似文献   

16.
李善所说之《集》多非作者本人手编,故从文献可信度的层面上说,《文选》未必不及之。以《集》一诗一题而《文选》合之,且两者题异,便断《文选》"误",及以《文选》一诗而《集》为若干首,便说前者"盖误"等等,均未为得。以古还古,将《文选》放在古代文化背景上考察,而非仅就《文选》以观《文选》,时至今日,实在难以找到能证明《文选》成书仓促之坚实材料,哪怕就是一条。  相似文献   

17.
在近似(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半群中的粗子集、粗直积和粗左(右、双边)理想,以及粗双理想,并对它的一些代数结构作出定性的描述,讨论了粗集理论在半群的应用,丰富了半群中的粗集理论。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11,(3):52-53
陪老婆逛街的下场 甲:“今天和老婆逛街了。” 乙:“不错呀,都买什么了?” 甲:“她买了鞋、裙子、首饰。” 乙:“挺多啊,那你买东西了吗?” 甲:“买了,我买了单。”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学归纳法能证明一个表示逻辑定理的全称命题的真实性,即通过证明一集合对象具有某性质,从而证明该集合所有对象具有该性质,其原因在于用归纳法证明的集必须首先是一个用归纳定义给出的归纳集,它是与自然数集相同的最小归纳集,它具有封闭性,即:如果该集合的初始元有某性质,并且有一生成函数使得在初始元基础上,可不断生成新的元,如果这些生成元也有该性质,那么由生成元运用生成函数所生成的其他生成元,也有该性质,于是可断定,该集合中所有元都有该性质.归纳集所具有的这种封闭性质,就是数学归纳法原理.它是一前件真而后件不能假的蕴涵命题,因此归纳证明实际是通过证明它的前件(奠基和归纳两步)真,从而证明后件(归纳命题)必然真的演绎证明.  相似文献   

20.
我国陪审制度之“陪”,从清朝末年的引进,发展到如今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其中内含了多重的语义和价值吁求.现行立法中的“人民陪审员”,既不是英美法系大众化的“陪审团成员”,也不是大陆法系专家化的“参审员”.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应当把握人民陪审之“陪”的语义及其折射的伦理价值需求,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平衡和协调民意监督、政治民主和司法借力这“三重价值期望”,保证人民陪审员的实质性参与,将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一分为三”: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人民陪审团制度、机册(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专册(人民)陪审员制度,真正实现人民陪审的司法借力和“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