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三强是我的老师,在他的学生中,我跟他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告诉记者。1948年,新中国还未成立,何祚庥还是清华物理系的一名学生,也是地下党的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2.
九十九岁的王会尧老先生,是一位传奇式的归侨教师,凡是认识他的人部为他的经历啧啧称奇。我和老先生相识已久,好儿次想写他,部因为事务太忙未能如愿,近日我与《汕尾日报》记者梁水良专程前往海丰县彭湃中学教师村拜访了他。这位寿星园丁精神依然矍铄,身板也还硬朗,不让人扶,独自带我们上楼。  相似文献   

3.
4月1日,记者接到一位8岁男孩打进的求助电话, 该男孩叫田鑫,自爸爸死后,一直与妈妈生活在一起,虽然妈妈对他很好,可他总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有个爸爸。为此他想求记者叔叔帮其呼吁一下,自己想招聘一个爸爸。同时他还开出招聘条件:1.不吸烟、不喝酒,不打人、不骂人。2.对我和妈妈都好。3.年龄在38岁左右……由于此事过于奇特,放下电话,记者马上赶到这个男孩的家,对男孩和他的母亲尹红梅进行了采访,于是得到了这篇单亲男孩渴望父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一天,辽宁日报社离休的高级记者蒋少武接到一个电话,一个遥远而略显急促的声音对他说:“我是尉凤英,你还记得我吗?我现在想写回忆录,你手头还能找到我当年的照片吗?”尉凤英?怎么会不记得!不仅蒋少武记得,当今中年以上的人对这个曾在中国响亮了20余年的名字,...  相似文献   

5.
周启予 《老年人》2011,(6):34-34
春节过后不久,一天,我正与女儿闲坐聊天,外侄孙女带着三名记者走进门来,说是来采访我。我有些愕然。既来之,我也就索性与记者攀谈起来。记者问我年高八十有五,怎么想起写博客,短短一年多时间竞在网上写出百余篇作品,还颇受人青睐。我连说那是我随意写的,是网友和女儿鼓励我才坚持下来的。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00,(1):14-14
河南兰考县委书记宗家邦,口出狂言:“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终被免掉职务。去年9月,河南电台记者王小兵到兰考采制国庆特别节目《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在宗家邦处遇到麻烦,先是不接受采访,第二天答应吃中饭再说。记者几经周折在一家宾馆找到他,请他谈谈新时期如何继承发扬焦裕禄精神。他打着酒嗝说:“焦裕禄同志在兰考有好多事都没办好。”记者提醒他配合,他突然生气,大声喝道:“我对你的问题不感兴趣,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点评:兰考有个焦裕禄,这位继任者就像戴了“紧箍咒”。一听焦裕禄精神就烦,烦的是焦裕禄只做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7.
一个大四毕业生的四级情结王军是山东某高校一名海洋生物专业的大四毕业生,此前一段时间一直四处奔波找工作。他的专业成绩相当出色,按理应该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事实却并非如此。为了了解一些具体情况,记者找到王军,并对他进行了采访。记者:目前找到有意与你签约的公司了吗?王军:没有,我正在努力与其中的一家公司商量呢,最终会不会成功,我也没信心。记者:我们了解到,你的专业课成绩是相当不错的,按常理你应该会比别人有更优越的条件,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王军:我的英语四级到现在还没过,所以一直没拿到学位证书,很多公司都不要…  相似文献   

8.
不要轻易说“不行” 本刊记者:我的朋友昨天兴奋地告诉我,他母亲的乳腺癌复诊结果显示恢复的非常好,这让他们全家都兴奋极了。他的母亲五年前被查出乳腺癌且有淋巴转移,但他们全家都觉得她一定没事,他母亲也非常乐观,没多久后家里又新添了一个成员,他的母亲告诉他们:“我一定没事,还得看着大孙子长大呢!”  相似文献   

9.
火华 《老年世界》2011,(22):26-27
那天,《北方新报》的记者告诉我:阿拉腾奥勒去世了。我非常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在前几天。我们还在一起相聚,没几日他却突然离我们而去,没来得及留下告别话语与嘱托。我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相似文献   

10.
认识王微先生已经半年有余,作为一名走在危机管理最前沿的实战专家,我始终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不似危机凶猛的平和气质,或许是曾当过记者、讲师的缘故,王微先生身上总是流露着一股淡淡的文人气质,随和或许是对他性格的最好注解。十年前,他是北京电视台的一名前沿记者,走在新闻真相的最前端;  相似文献   

11.
称呼的困扰     
到新单位实习三天了,可我还不知道该叫我们领导什么。这个难题让我心情沮丧。 在毕业之前能赶上这家报社招人,而且我又被推荐去实习,这让所有的人都有些羡慕。刚报到的那天,我拿着校宣传部领导的条子去找他的老同学──报社政教部主任。有了这种关系,第一次应聘的我心里略略有了底。报社的走廊寂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我在政教部的门外屏住呼吸一分钟,然后怯怯地敲了门。 屋内王主任正在和一名记者说话,我按吩咐坐在一边。王主任和记者的交谈琐碎而漫长,条子和推荐者给我的信心很快在尴尬的等待中烟消云散。当我注视着一缕阳光已经…  相似文献   

12.
马超 《老人天地》2010,(7):29-29
陈冰永远地去了。我禁不住翻阅我生命中66年来与他交往的章回。翻到1945年的冬天,我和陈冰坐在济南前线的一间草房里.面前烤着火。我们的谈话很亲切、随便。当时陈冰是《大众日报》(山东省委党报)的领导人之一.我只是刚从敌占区出来的学生.在通联科当内助记者。陈冰叫我帮助沙洪.我感到很亲切、很感动。因为我还没入党,不愿意谈婚姻之事。  相似文献   

13.
他,13岁参加红军,人不及步枪高;他,长征两过雪山草地,拖着马尾过沼泽,掉队后独自爬过沪定桥;他,随西路军血战古浪,枪林弹雨成血人;他,在炮火中翻译西安事变电报;他,被俘后忍辱负重,逃脱魔爪千里乞讨找红军;他就是钟发镇,一个充满传奇的老红军。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带着崇敬之心,记者来到了兴国县长冈乡钟发镇的家里,年过九旬的钟老愉快的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兴国县党史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钟发镇是现在兴国县参加过长征唯一还幸存在世的老红军了。今年92岁了。钟老伸出指头向记者比划着数字,现在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见,腿脚也不灵了。记者眼前的钟发镇,是位身材瘦小的慈祥老人,虽然行动不  相似文献   

14.
典型病例:有一位大公司的经理,从来都是干起工作不要命,企业界的朋友给他送了个“铁汉”的绰号。有一次,他因病住进了医院,还动了手术。医生叮嘱他务必静养一个月,可是他刚过七八天就出院了,还坐进办公室处理起了工作。记者前来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不在医院里休息一段时间,他很自豪地回答说:“因为我是铁汉!”此言一出,顿时赢得一片赞叹之声。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他就因为手术后复原不好不得不再度住进医院。专家诊断:现实生活中不乏和这位“铁汉”一样的人,他们在心态上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爱逞英雄,把他们统称为逞英雄…  相似文献   

15.
诈骗犯被骗     
在西南某监狱采访,诈骗惯犯王越向记者叙述了一件他被骗的事:在重庆飞往广州的航班上,王越正闭目养神。突然,旁边戴宽边眼镜的年轻人碰了他一下,挺歉意地说:“对不起,打扰您了。我的名片掉在您的脚旁,劳驾劳驾。”王越拾起散落在地上的几张名片,瞥了一眼,原来年轻人是广州一家报纸综合新闻部的记者刘力涛。在递还名片的瞬间,王越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如请记者写篇关于自己的稿件刊登在报纸上,再带上报纸同别人谈“生意”不是更方便吗?没上过报的经理还算经理吗?这世道,  相似文献   

16.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亲眼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记忆最深的是他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还有他老人家接受法国、南斯拉夫、西班牙、英国、丹麦等广播电视记者的采访等。  相似文献   

17.
林荫 《现代妇女》2008,(11):18-20
十年婚姻的打磨,我从一个内心柔软的女人,变成了凌厉能干的女强人,劳碌而憔悴,全都拜他所赐。大我十岁的老公不是我的依靠曾经以为这场婚姻是对我的救赎。那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时段,和相恋五年的男友分手,被挤兑出原单位应聘到一家报社做实习记者,终日为转正问题忧心忡忡。我29岁了,我有点急,怕自己嫁不出去,在那间租来的斗室里孤独终老。经别人介绍,我认识了周海。他比我大十岁,本科毕业,在某公司当普通职员,有套小房子。除了年龄大些外,应该说条件还可以。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记者在街上碰到一位朋友,发现他面容憔悴,精神不振,忙问原因。他向我大倒苦水:半年前他母亲全身瘫痪,卧床在家,不得不请专人照料。上个月,他父亲又因偏瘫住进了医院。一个月来,他要上班,要照顾母亲,还要每天往医院跑,为父亲送饭喂药,擦背翻身,晚上守在医院彻夜陪护,弄得疲惫不堪。据了解,他父母亲是江西人,退休前,都是中南大学的教授,他是唯一的儿子,在长沙没有任何亲戚。他还告诉我,要是医院在护理方面更完善一些,护士的工作更到位一些,病人的家属就不用那么操心,也就没有这样劳累了。他露出一丝苦笑:在医…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写过一篇题为"妻子"的纪实文学,那是一位记者朋友的自述。我这位朋友身世坎坷,从50年代中期便开始倒霉,受尽苦难,直到70年代末才得以平反,恢复职称地位。就在这时,他那位一直支撑着他、没有多少文化的妻子病故了。  相似文献   

20.
有"三湘第一枪手"之称的邹之夫是长沙新闻圈里出了名的"另类记者",身为湖南多家媒体兼职记者的他,为了采访到第一手资料,常常剑走偏锋,出奇制胜。他先后反串过流浪汉、打工仔、嫖客、吸毒者等多种角色,冒着巨大风险,克服种种困难,采写了一大批真实、生动且具有轰动效应的长篇报道。为此,他多次遭到不明身份者的恐吓、威胁,不得不一再变换住址。一位被他揭过短的女明星甚至还气急败坏地警告他:小心我灭了你!数月前,不安分的邹之夫再度出击,卧底一个女老板的"爱情游戏"中,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他可是惹上了大麻烦。主动出击,机关算尽为做富婆"面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