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安军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0):126-127,131
幸福是什么,人生的最终目的在于什么,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培养对象,应该拥有怎样的幸福观。从多方面做起,积极营造获得幸福感的良好环境,更好地获得幸福感。同时运用悖论思维,认识、理解培养正确幸福观过程中出现的悖论问题,对研究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幸福的阐释,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追求和创造幸福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幸福观是新型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顺应社会各方面发展进程产生的,也必然引起社会政治的新发展。科学幸福观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新的要求,它不仅对当前经济分配机制提出新要求,而且对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进行有序的调节,从而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解决社会问题,促使社会各结构合理运行、规范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新一轮世界范围内各国构建幸福国家和幸福社会的浪潮中,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中国共产党人幸福观研究背景进行理性分析,对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的幸福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为人民的幸福开辟了通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幸福观。需要传统幸福观向现代幸福观的嬗变、更新和转型。树立以人为本的幸福观,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与追求国民幸福总值,将追求个体幸福与追求社会幸福,将追求物质幸福与追求精神幸福等结合起来,以科学的幸福观丰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杰出的政治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幸福问题予以较多关注。毛泽东的幸福观经历了从"为他人谋幸福"到"为人民谋幸福"的转变,主张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的幸福观以人民群众为本位,以人民生活是否富裕为界定标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幸福观对当前"幸福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幸福观博大精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经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准确而具体地回答了要实现谁的幸福、幸福的源泉在哪里、如何实现幸福层次的跃升、通过什么路径实现幸福、如何为实现世界幸福贡献中国智慧等一系列关涉幸福的基本问题。习近平幸福观的多重维度及其内涵要义,旨在为全体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提供观念引导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幸福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就是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构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必须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设法治国家。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培养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的幸福梦。  相似文献   

9.
从幸福评定的基本依据、幸福关怀的对象范围和幸福实现的时间预期三重视角考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新时代实现人民幸福在逻辑上是贯通的,可以为当下实现人民幸福提供遵循.在幸福评定的基本依据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大众幸福的评定依据在于辩证立场下的物质维度和精神维度的统一,在新时代我们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途径推进人民幸福;在幸福关怀的对象范围上,马克思主义强调立足于公平正义基础上个体维度和他人维度的统一,在新时代我们提出"更加公平"以及全面小康的目标,促成幸福对社会成员的最普遍惠及;在幸福实现的时间预期上,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应统一于当下维度和未来维度之中的历史进程,在新时代我们倡导"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德国著名古典唯物主义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以其独树一帜的人本主义幸福观奠定了他在西方伦理学史上独特地位,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幸福观的意义与价值不仅在于他建立了系统的幸福论体系,还在于他以人本主义幸福观为基础探讨了幸福观与宗教批判之间的内在关联,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的人本主义幸福观有助于号召人们追求现实的利益和幸福,用"爱"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团结起来,为实现人类的共同幸福而斗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人人追求的理想。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其幸福观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大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幸福观,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幸福观从总体上来看,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分析后,提出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史上,人们对幸福的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西方有快乐论和完善论,中国则有儒家道德幸福论、道家自然幸福论、道教长生不老幸福论、佛教普渡众生幸福论、“存天理,灭人欲”论和“民生是社会活动原动力”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旧的幸福论进行创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错误幸福观,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感受和获得。当前的错误幸福观主要有:金钱至上幸福观、享乐主义幸福观和极端个人主义幸福观。这些幸福观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极端腐朽的和极度自私的。这种错误幸福观的滋长和蔓延,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危害巨大,应该坚决反对和制止。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幸福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多维度的幸福观.幸福建立在生理和社会基础之上,生命是幸福的载体;体会和感悟是幸福的表征;劳动与创造是幸福的源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幸福的精髓;个人与社会的结合是幸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中开展幸福观教育,应使大学生清醒认识到自我幸福是与祖国命运、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勤奋学习,踏实肯干,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学会感恩、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当下,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民族宗教是道教,日本的民族宗教是神道教,同时两国又是多教共存、多元崇拜。在道教、神道教和多教共存的深刻影响下,执着追求现世幸福成为中日两国百姓幸福观的共同特征。这种追求现世幸福的内蕴的外化形式,就是中国人梦想"福禄寿"三星高照,而日本人执着信仰"七福神",但两者本质上都是想得到现世的利益和幸福。  相似文献   

17.
幸福问题是个万古常新的伦理学问题,许多哲学家都对“幸福”问题有过阐述,亚里士多德汲取了梭伦、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以及柏拉图等哲学家关于幸福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幸福观。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幸福就是中道,幸福需要外在的善作为补充的,这些论述告诫人们,幸福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幸福就是思辨的生活,幸福应该遵循“小我”与“大我”相统一的原则。本文试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来源、内容及对当代生活的启示三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幸福观是对前人幸福追求的总结和超越。他把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统一起来,追求人的自我解放与人类的自我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和人类的自由,最终达到"解放全人类"的最高理想,从而把人类的幸福追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的幸福观具有"利他的"、"实践的"和"积极的"三个主要特点,并且在人生实践中身体力行,达到了知行统一的崇高境界。总结、学习马克思的幸福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进行幸福研究和实践,对于追求幸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伦理学思想理论,不仅可以作为人类用以长期思考自身生存和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也能够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借此帮助和引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对于我们在目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太雷1921年初所写反映其幸福观的家书,开始展现其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大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他向妻子指出,剥削阶级做官发财的"富贵"是"害人的东西";同我们谋求的幸福是"完全相反背的";决心为人民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的人生幸福观及其光辉革命历程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当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