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珂 《阴山学刊》2010,(6):26-29
明代中后期文人画再度兴盛,讲求笔墨意趣画风取向的花鸟画高度发展。且在丰富多彩的美感内涵观照下,花鸟画于题材取向、内容意蕴、绘画形式与风格意境等方面,出现风貌鲜明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
花鸟画是中国独有的画种,从萌芽到成熟完备,花鸟画史历经数千年.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一百年间,整个中国经历了一段向现代社会形态艰难转型的特殊时期,花鸟画的发展也出现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纷繁复杂的多元化局面,关于花鸟画的发展方向也出现了更多选择和困惑.这种选择的多元和困惑的多样与当代花鸟画创作者们所面临的情况十分相似.所以,通过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叶这大约一百年花鸟画发展的几种趋势的归纳和比较研究,得出更加理性的比较认识,对于当代花鸟画创作或能给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周雨 《江淮论坛》2005,(4):126-129
文人画素重超凡脱俗的清雅趣味,学界论述颇多.然对其反面--"俗"--的审美辨析尚欠精深.本文首先概括出画风中"俗气"表现有三艳俗,又名烟火气;世俗,又名市井气;庸俗,又名匠气.继而从传统文化中探本溯源,指出俗的古意来源,正好与画风之俗相对应.分别是俗指民间,与朝廷士大夫趣味有别,对应于艳俗;俗指常人之欲,文人则超脱声色货利,对应于市井气;俗指平庸,文人重我求不朽,对应于匠气.  相似文献   

4.
广西的花鸟画艺术在近现代美术发展中有着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然而对广西近现代花鸟画发展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学术界目前尚为空白.文章对广西花鸟画现状及创作前景进行了探究,旨在为探索和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广西花鸟画学科创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陈慧琴 《阴山学刊》2001,14(4):31-32
新古典主义特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流行于法国的古典主义思潮,其代表人物达维特,以古希腊艺术为范本,构图力求严谨、均衡,表现一种肃穆而严峻的美.达维特的艺术,鲜明地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光辉片断,他开辟的画风促进了法国和欧洲19世纪艺术朝着现实主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红善书善印,又善画善文,尤以艺术手段自由地表现民族传统历史题材见著.因为是同乡且同道的缘故,所以我有机会较早地接触到正红的艺术,见识到他成长的历程,并得以窥见他书风、印风、画风、文风乃至学风发展衍变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由于中国传统陶瓷绘画与写意花鸟画有着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造就了它们可以交叉融合的必然.写意花鸟画语言运用于陶瓷绘画,既要承继写意性绘画的艺术精神、笔墨技法,也要尊重陶瓷工艺特点.两者的融合教学中要选择符合学生基础现状的技术路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点,在技法实践教学的同时,融入写意花鸟画的理论核心和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8.
画家王乃壮同志是花鸟画领域中很有抱负和创造性的探索者之一。他创作出一批别具风格、很有特色的花鸟画,引起人们的惊喜和注意。运用中国画工具,吸收西洋画技法创作的“水墨粉彩”画,是老画家林风眠所开创的。他承林风眠,但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现在,经过许多画家的努力,这一流派不仅形成而且千姿百态了,在人物、风景和书籍装帧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它不仅革新和丰富了传统绘画技法,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八大山人是历史上著名画僧,与石涛、渐江、髡残并为清初四大画僧。 石涛、渐江、髡残主要画山水,而八大山人画花鸟画,偶画山水。他的绘画对其后的花鸟画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八大山人只是画僧,而不是高僧,宋以后真正能称作高僧的大约只有弘一法师了。八大山人出家的原因基本上是政治的失势和生活的无奈,后来他也就把做和尚和道士当作一个安身立命的职业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的意境是中国画最具回味的特征,画家创作的心境在意境的构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伯年曾取法朱耷写意,但个人化经历造就了两人的写意效果南辕北辙,深入经历与写意的关系,对阐释欣赏中国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东坡论摩诘之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后,天才一言,遂成定论,但千百年来,心领神会式的理解,妨碍了我们对它作出细致和理性的评析,而今一般解释王维诗中有画也都是说他的诗形象鲜明,有声有色,有对比,有衬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够精确,因为这只是优秀诗歌的一般特征,作为王维诗歌的一大个性特征还嫌研究得不够深细。我们认为,“诗中有画”还突出地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 诗中有画法——他的某些诗中融会了绘画的法则。(2) 诗中有画意——他的山水诗与水墨画有着内在精神上的契合。(3) 诗中有画风——他的山水诗与他的绘画在风格上是一致的,以下试述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明清资本主义在江南的萌芽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风尚的改变极大地影响着文人花鸟画的审美意识,从吴门画派到"扬州八怪" 再到清末的海派、京津派和岭南派,现实主义审美意识由弱到强得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发展,其内容题材、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等无不折射出市民要求表现现实生活和世俗情感的审美要求.探讨文人花鸟画中现实主义的审美意识对现代花鸟画的创作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明代独树一帜的花鸟画家孙隆,是一位善于学习古人,又不拘泥于古人,敢于创新的杰出的艺术大师。其花鸟画的艺术成就,自成一家的“没骨图”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很有影响。孙隆对我国花鸟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流传至今的珍贵作品,为我国绘画艺术宝库增添了异彩。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的孙隆《花鸟草虫图卷》,是一件十  相似文献   

14.
宋代花鸟画严谨造型,生动逼真,其写实特点在画史上有一席地位。成就原因是历史积淀、时势崇尚及宫庭爱好等因素之所致。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们因传教之需向中国输入了大量的西洋绘画。西洋绘画的输入对中国传统画风产生了重要影响,画坛上开始出现传统绘画与西洋绘画相融合的新局面。“西画东传”是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美的审美历史进程中,屈原是一个先行者和开拓者.他扩大了人们的审美领域,在自然美的审美发展轨迹中,占有十分显著的地位.他最早对自然山水美进行了可喜的探索与创造性的反映,最早把自然山水美创造性地溶入他"金相玉质,百世无匹"(王逸《楚辞章句序》)的艺术形象之中,成为屈赋的意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魏晋南北朝之后山水诗、花鸟画的发展,显示人们在自然山水美的审美历程中由朦胧走上自觉的时代的话,那么在此前的漫长历程中,屈赋是第一声春雷,是从对自然山水美的原始审美形  相似文献   

17.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大师.然而,少有人知的是画家吴冠中还有一个散文的世界.吴冠中的散文世界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总的来讲,可以用《吴冠中文丛》的第二章节“文心画眼”来概括.而吴先生一生独特而强烈的文风和画风的形成,不得不说到他对鲁迅先生的崇拜.这也导致吴冠中一生从事文学艺术的“横站”态度.而以吴冠中为代表的画家散文也必将显现出自己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吴定川,甘肃榆中青城人,生于1952年,现就职了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他凭勇气、凭毅力、更凭真才实学誉满画界,被人称之为驰骋画坛的“黑马”,其画风奔放、洒脱、意境深邃、耐人寻味,正如人们所赞“他的画寓意与抒情互补,意境与寄托交融,运笔大胆独特,乃大家之风范”。吴定川自幼颇受父亲影响,其父吴兆鸿早在40年代曾在甘肃榆中青城书院任美术教师,是一位善良、淳厚、耿直而颇有造诣的乡村画家。吴定川从小不但深受其父水墨丹青的熏陶而酷爱绘画,更重要的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如何做人的影响,他中、小学时候,其绘画直…  相似文献   

19.
王维的山水画虽被后人尊为一宗之祖,但他的画法,一般人知道得很不清楚。现在根据古文献,综述他的山水画的特点如下:(一)“破墨”的画法。历代名画记记王维“破墨山水,笔迹劲爽”。“破墨”即水墨之意,则“破墨”山水应有渲染。此即所谓“始用渲淡”(“渲淡”即渲染)。同书又说:“王右丞之重深”。汤垕画鉴说:“王右丞维工人物山水,笔意清润”。米芾画史:“世俗……多以江南人所画雪图命为王维,但见笔清秀者即命之”。“清秀”与“清润”相近。“重深”、“清润”的画风需要渲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画的多元化发展的现实出发,结合现代高校中国画的教学实际,阐述了以任伯年为代表的写真写实并融合西方绘画艺术的中国画的道路,论述了现代高校中国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